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61040)

作品数:36 被引量:927H指数:19
相关作者:潘竟虎张建辉李俊峰李真李瑶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嘉峪关市教育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4篇历史地理
  • 3篇生物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城市
  • 6篇ESDA
  • 6篇GIS
  • 4篇遥感
  • 4篇协调发展
  • 4篇GWR
  • 4篇城市群
  • 3篇地级
  • 3篇地级及以上城...
  • 3篇地理加权回归
  • 3篇植被
  • 3篇生态
  • 3篇空间自相关
  • 3篇NPP
  • 3篇CASA模型
  • 3篇雾霾
  • 2篇植被净初级生...
  • 2篇中国城
  • 2篇中国城市群
  • 2篇中国省域

机构

  • 35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兰州大学
  • 3篇嘉峪关市教育...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信息技术有限...

作者

  • 34篇潘竟虎
  • 5篇李俊峰
  • 5篇张建辉
  • 4篇李真
  • 4篇李瑶
  • 3篇张文
  • 2篇文岩
  • 2篇从忆波
  • 2篇刘晓
  • 2篇王春娟
  • 1篇贾文晶
  • 1篇刘伟圣
  • 1篇黄克军
  • 1篇王卫国
  • 1篇陈蜒
  • 1篇白燕

传媒

  • 5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经济地理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人口与发展
  • 2篇克拉玛依学刊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城市问题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城市观察

年份

  • 4篇2017
  • 10篇2016
  • 14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省区域生态补偿标准测度被引量:19
2014年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构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以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基于地理学的尺度关联与尺度转换视角,综合考虑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生态系统价值的判断,从生态区、市、县3个空间尺度对甘肃省2011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补偿迫切度和补偿额度及其空间差异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生态区中甘南高原和河西山地荒漠生态区应优先获得补偿,沿黄城镇生态区应优先支付补偿;补偿优先级最低的县均为市辖区和矿业县,阿克塞、肃北、玛曲和肃南等生态输出地区应优先获得补偿;嘉峪关、兰州和平凉3个地级市的生态补偿量为负值,需要支付生态补偿金,酒泉、甘南、张掖等市州的生态补偿量为正值,需获得生态补偿。
潘竟虎
关键词:生态补偿生态服务价值当量
基于ESDA-GWR的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空间动态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采用分形、ESDA、重心转移及GWR等空间分析手段和方法,研究了2000年以来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的空间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低城镇化水平县区和低城镇化水平县区所占比重较大,占甘肃省县区总数的72.41%,低城镇化水平的县区数量在持续减少;甘肃省城镇人口规模分布较为分散且分布不均;10年间,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率重心向南偏移,并且在空间上凸显出"两大高水平集聚区";经济及产业结构因素和教育文化程度因素会促进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民族因素问题会导致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减慢。
胡艳兴潘竟虎李瑶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ESDAGWR
基于ESDA-GWR的1997—2012年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被引量:38
2015年
利用1997—2012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结合重心转移、ESDA及GWR等模型和方法,分析了近16年间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空间相关性、异质性及影响因素,根据碳排放量划分标准将各省份划分为不同的碳排放区.结果表明:16年间碳排放量的重心向西迁移;我国省域碳排放量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自相关性在整体上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001年全局Moran's I指数达到最高值,为0.3012;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冷热点格局表现出冷点扩张、热点被压缩的趋势;影响碳排放量的6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总人口>人均GDP>煤炭消耗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第二产业比重>人口老龄化率,只有人口老龄化率这一指标表现出负相关性;近16年我国省域碳排放量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2012年已有13个省份属于超重型碳排放区,表明我国要加强碳减排的力度.
胡艳兴潘竟虎王怡睿
关键词:能源消费碳排放ESDAGWR
中国城市群“四化”协调发展效率测度被引量:32
2015年
中国城市群是伴随国家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城市群"四化"协调、同步发展应是未来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和"新常态"。但目前关于城市群"四化"协调的研究还很薄弱,亟需加强。"四化"协调发展不仅是现阶段的现实需求,也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提供了识别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的新视角。以中国23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技术,对2011年各城市群的"四化"协调发展及其效率的空间差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2011年"四化"协调发展综合指数、耦合度和协调度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各城市群在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上相对于工农业发展水平更为滞后,城市群间的发展差异较大。城市群"四化"协调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只有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属于"四化"高耦合且高协调的同步发展型城市群。兰西和黔中城市群内部"四化"协调发展最不平衡,呼包鄂、晋中、长三角等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四化"协调较为均衡。中国的城市群总体效率相对较低,23个城市群2011年"四化"协调发展综合效率的平均值仅为0.815,达到最优效率的81.5%,处于效率中等水平,达到DEA效率最优的只有海峡西岸、中原、天山北坡和兰西4个城市群。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0.923和0.884,多数城市群仍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东部城市群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四化"协调发展效率,而西部城市群仍以粗放型的规模增长为主。旨在为评估我国城市群"四化"协调发展的效果提供定量的测算依据,进而为提高中国城市群的投入产出效率与空间集聚效率奠定科学的决策基础。
潘竟虎胡艳兴
关键词:城市群
近20a来甘肃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研究被引量:25
2016年
以甘肃省87个县域为研究单元,基于1991、1996、2001、2006、2011年的统计数据,采用ESDA、重心迁移、GWR等方法对甘肃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并分析区域差异的空间异质性及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1—2011年间,甘肃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呈现总体上升、期间波动的态势,重心自西北向东南迁移。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空间自相关特征明显,热点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河西走廊中部,冷点区主要聚集在陇中和甘南,20 a间,冷、热点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人均粮食变化驱动因素的非均衡联动局域性特征显著,人口数量对人均粮食占有变化的影响最大,呈负相关,其次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率;多个影响因素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经度或纬度地带性规律。
潘竟虎张建辉胡艳兴
关键词:地理加权回归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与可接近性被引量:41
2014年
选取中国298个国家湿地公园样本,利用最近距离指数、K指数、核密度等计量地理学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98处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可接近性,并测算县域单元的整体可接近性;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分析了县域可接近性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省际和经济区的分布差异均较大;国家湿地公园的平均可接近时间为144.07 min,全国60%的区域国家湿地公园可接近时间在2 h以内,30 min以内的可接近性区域占全国总面积的13.29%,可接近时间最长的地点位于青藏高原,高达1283 min;可接近性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县域可接近性的Moran I为正值,国家湿地公园与其邻近地区的可接近性呈显著正相关;可接近性热点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热点-次热点-次冷点-冷点自东向西分布的格局;国家湿地公园的服务范围整体表现为西部>东部>中部的特征。
潘竟虎张建辉
关键词:空间结构国家湿地公园GIS
甘肃省生态资产价值和生态-经济协调度时空变化格局被引量:19
2017年
在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数据支持下,对甘肃省2000和2010年的生态资产价值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定量测度。构建空间生态资产价值经济协调度模型,测算了甘肃省生态资产价值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状况。结果表明:1)甘肃省生态系统在2000和2010年的生态资产价值分别为2 430.84×10~8和2 487.40×10~8元;2)林地对甘肃省生态资产价值的贡献量最大;陇南市和甘南州的生态资产价值占甘肃省总价值的一半左右;3)生态资产价值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特征,11 a间生态资产价值增加较多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中部和陇东;4)11 a间,甘肃省各市州生态资产价值与GDP比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小,生态资产价值增长与GDP增长不协调;5)生态-经济协调分区中,潜在危机区的面积最大,其次是低度冲突区和关系恶化区。
李真潘竟虎胡艳兴
Measurement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four modernizations" and its efficiency ofprefecture level cities or above in China被引量:2
2016年
The efficient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so called 'Sihua Tongbu' in China, an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four modernizations') is not only a practical need but also an important strategic direction of integrating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recent China. This paper evaluated the comprehensive,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al indices of 'four modernizations' of China's 343 prefecture-level administrative units, and calculated their efficiency of 'four modernizations' in 2001 and 2011. The efficienc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he efficiencies and their changing trend during the period 2001–2011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 model.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of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prefecture-level units was explored by using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 Finally,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revealed with the aid of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 mode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rehensive,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al indices and efficiency of 'four modernizations' of China's prefecture-level administrative units have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ces and show diverse regional patterns. Overall, the efficiency is relatively low, and only few units with small urban populations and economic scale are in DEA efficiencies. The efficiency changing trends were decreasing during 2001–2011, with a transfer of high efficiency areas from inland to eastern coastal are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per capita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boast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efficiency.
jinghu panyanxing hu
关键词:EFFICIENCY
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异质性的EOF和GWR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利用自然正交函数(EOF)揭示中国各省份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变动的时空特征,借助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了碳排放量驱动因素的空间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整体处于增长状态,但其增长速度有减缓趋势;EOF第一模态结果显示,碳排放量以四川省为中心向南北方向扩散,低值区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第二模态结果显示,碳排放量增长速度表现出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较快,而中部省份碳排放量增长速度较慢的态势.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总人口变化量、人均GDP变化量、城镇化率变化量、二产比重变化量、贸易开放程度变化量和能源消耗强度变化量,其中,总人口变化量的影响程度最为剧烈,每当总人口变化1%时,碳排放量相应地会变化0.5358%.
胡艳兴潘竟虎李真白燕张建辉
关键词:能源消费碳排放地理加权回归时空异质性
甘肃省县域单元农村空心化差异的PCA-ESDA测度被引量:13
2013年
利用PCA-ESDA空间分析方法,测度了甘肃省县域农村空心化程度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格局。甘肃省农村空心化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格局,高值区集中于河西走廊经济发达县域,低值区集中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甘南高原等落后地区,在空间上体现出两极"俱乐部趋同"的集聚态势。按照各县土地、人口、经济子系统的交互特征,将甘肃划分为5个农村空心化区,并提出了分区调控对策。
潘竟虎李瑶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ESDA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