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501)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姚煦王宝玺张宇刘军顾汉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肤
  • 3篇特应性
  • 3篇特应性皮炎
  • 3篇皮炎
  • 3篇细胞
  • 2篇性疾病
  • 2篇受体
  • 2篇凝集素
  • 2篇凝集素受体
  • 2篇免疫
  • 2篇过敏
  • 2篇过敏性
  • 2篇过敏性疾病
  • 2篇儿童
  • 2篇发病
  • 2篇C型凝集素
  • 2篇C型凝集素受...
  • 1篇大细胞
  • 1篇单纯疱疹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机构

  • 10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1篇姚煦
  • 3篇王宝玺
  • 3篇张宇
  • 2篇顾汉艳
  • 2篇刘军
  • 1篇张晓宁
  • 1篇苏惠春
  • 1篇王苏

传媒

  • 7篇中华皮肤科杂...
  • 4篇国际皮肤性病...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微生物群与特应性皮炎被引量:10
2016年
皮肤的微生物群与机体保持着稳态关系,影响皮肤的屏障和免疫功能。皮肤微生物群的构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优势菌和皮肤微生物群的多样性降低是特应性皮炎的主要特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度繁殖加重了特应性皮炎的炎症反应。表皮葡萄球菌虽然也是特应性皮炎优势菌,但通过树突细胞、分泌IL-17A的Th17细胞/IL-17通路调节皮肤屏障免疫反应,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过度繁殖,发挥保护性免疫防御作用。马拉色菌可以通过定植、致敏和交叉反应等多种机制诱导和加重特应性皮炎的炎症反应。皮肤益生菌的研究有望为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苏惠春姚煦王宝玺
关键词:皮肤益生元
C型凝集素受体Langerin的研究进展
2013年
朗格汉斯细胞是存在于上皮能提呈抗原的树突细胞。Birbeck颗粒是其电子显微镜下的特征性细胞器,Langerin(CD207)是其细胞表型特征。Langerin除了表达于朗格汉斯细胞表面,也表达在真皮的树突细胞和机体其他组织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Langerin能降低HIV-1感染的风险、抗真菌感染、调节接触超敏反应、辅助朗格汉斯细胞相关疾病的诊断及增强疫苗功效,希望能为探索相关皮肤疾病新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提供思路。
王苏姚煦
关键词:朗格尔汉斯细胞LANGERIN
Allergin-1在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肥大细胞脱颗粒是ⅠI型过敏反应的主要事件,IgE与肥大细胞上高亲和力IgE受体结合后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产生组胺、花生四烯酸及白三烯等过敏介质,产生一系列的过敏症状。肥大细胞膜上抑制性受体Allergin-1和高亲和力IgE受体交联后抑制高亲和力IgE受体胞内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信号传导,可能产生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抑制信号,参与调节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断过敏性炎症发生。
张宇姚煦
关键词:变应原肥大细胞
C型凝集素受体树突细胞特异性捕获细胞间黏附分子3非整合素细胞表达模型的构建及功能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构建C型凝集素受体树突细胞特异性捕获细胞间黏附分子3非整合素(DC—SIGN)细胞表达模型,为后续进行DC—SIGN蛋白受体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方法PCR扩增获得DC—SIGN分子的cDNA,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巨细胞病毒启动子-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质粒(PCMV—EGFP),EGFP位于Dc—SIGNN末端,转染人胚肾细胞癌I-IEK293T细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DC—SIGN重组分子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DC—SIGN—EGFP融合蛋白的细胞定位情况,并进一步检测转染表达的DC—SIGN受体对过敏原抗原的识别和内吞过程。结果构建的荧光融合蛋白重组表达质粒,经PCR及Western印迹证明DC—SIGN表达成功;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DC—SIGN融合质粒的HEK293T细胞的DC—SIGN受体表达量增多(约50%)。重组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显示,绿色荧光标记的DC—SIGN位于细胞膜上,可结合红色荧光素标记的过敏原抗原Derp2,并可将Derp2内吞人细胞内。结论构建的DC—SIGN—EGFP融合蛋白在293T细胞内表达后具有细胞表面受体分子的特征性分布,可被DC—SIGN特异性抗体识别并具有摄取过敏原功能,是研究DC—SIGN分子功能的理想细胞模型。
张宇姚煦顾汉艳王宝玺刘军
关键词:受体有丝分裂原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是一种针对已存在的机会性感染或其他抗原的病理性炎症反应,常发生于HIV感染的患者经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目前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介绍皮肤相关的一些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尽管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最初研究仅涉及HIV阳性的人群,但研究发现还存在其他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相关的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张晓宁姚煦
关键词: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皮肤表现自身免疫疾病
单纯疱疹病毒包膜糖蛋白gC合成及验证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单纯疱疹病毒(HSV)包膜糖蛋白(gC)并进行验证.方法 分两段合成gC蛋白,分别合成基因GC-F和GC-R,并分别将基因亚克隆进pSumo-Mut(含Stu Ⅰ和Xho Ⅰ酶切位点)和pCzn1(含Nde Ⅰ和XhoI酶切位点)表达载体,获得pSumo-Mut-GC-F和pCzn 1-GC-R质粒.将两重组质粒转化ArcticExpress^TM(DE3)原核宿主菌,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Ni柱亲和纯化,最终获得高纯度蛋白.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重组GC-F和GC-R两段蛋白与HSV IgG的结合情况.结果 应用全基因合成方法获得GC-F和GC-R基因片段,经SDS-PAGE鉴定分析,主要分布于沉淀层,经亲和层析后获得的蛋白纯度在80%以上,并可被人抗HSV-1抗体(IgG)阳性血清识别.结论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融合表达载体,并经IPTG诱导成功表达gC蛋白,与HSV-1感染血清反应阳性,是后续进行功能研究的理想实验材料.
张宇姚煦顾汉艳王宝玺刘军
关键词:湿疹单纯疱疹病毒属包膜糖蛋白
抗菌肽与皮肤屏障功能
2015年
抗菌肽作为皮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抗微生物活性,通过多种信号途径参与调节机体免疫,维持皮肤正常的微生态环境,增强角质形成细胞功能,是皮肤屏障的免疫调节因素,其表达水平与某些感染性和炎症性皮肤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在皮肤病的治疗上也有广阔的前景.
刘笑纯姚煦
关键词:皮肤免疫调节抗生作用抗菌肽
特应性皮炎与维生素D被引量:6
2015年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易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特应性疾病的炎症性皮肤病。在西方国家中,儿童发病率达15%-30%,成人发病率为2%~10%。我国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上海3~6岁儿童患病率达8.3%,南京市2—6岁儿童患病率为5.88%,已接近发达国家。
张警兮姚煦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维生素D儿童发病率炎症性皮肤病特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
抗组胺药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抗组胺药物是皮肤科治疗过敏性疾病最常见的药物之一,在大部分人群中有着较好的疗效及耐受性。由于其适用范围广泛,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应用抗组胺药时应充分考虑每一种药物的药效学、代谢特点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权衡用药收益和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选择相应的安全性高的抗组胺药物,或者通过减少常规用药剂量、延长用药间隔时间等方法使安全性达到最大。
温未姚煦
关键词:组胺H1拮抗剂孕妇老年人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
经皮免疫机制及其在过敏性疾病的应用进展
2016年
经皮免疫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治疗途径,是将抗原和佐剂局部应用于皮肤,诱导机体产生系统性免疫应答的接种方式,该方法安全有效,有望成为具有吸引力的传统疫苗替代途径。经皮免疫诱导不同方向免疫反应,但是皮肤免疫耐受方面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大多数研究基于动物模型,动物与人类皮肤存在结构差异,需建立更多研究实现动物模型向人体的转化。并非所有的疫苗都适用于皮肤接种,研究必须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各种改良的疫苗递送系统及其在相关疾病上的临床应用尚待进一步发掘。
刘笑纯姚煦
关键词:皮肤疾病过敏反应免疫疫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