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922)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3
相关作者:崔凤梅黄铖铖胡明江古桂雄孙秀锦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小鼠
  • 2篇射线
  • 2篇基因
  • 2篇甲基化
  • 2篇Γ射线
  • 2篇DNA甲基化
  • 1篇蛋白
  • 1篇电离辐射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白细胞
  • 1篇血清
  • 1篇血清LDH
  • 1篇遗传学
  • 1篇照射
  • 1篇乳酸脱氢酶
  • 1篇射线照射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方...

机构

  • 6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崔凤梅
  • 4篇黄铖铖
  • 3篇孙秀锦
  • 3篇古桂雄
  • 3篇胡明江
  • 2篇王道锦
  • 2篇涂彧
  • 2篇程跃进
  • 1篇包广粮
  • 1篇李超
  • 1篇李莉
  • 1篇孙亮
  • 1篇徐晓婷
  • 1篇秦颂兵
  • 1篇童建
  • 1篇周菊英

传媒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氚水的内照射损伤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为探讨氚水染毒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改变,小鼠腹腔注入不同初始量的氚水,2、4、6、10和28 d眼球摘除取血,处死后取两侧股骨,并计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表明,随氚水初始注入量的增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相应增高(p<0.05),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相应降低,但只有初始注入量为16.65×105Bq/g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氚水初始注入量相同时,随注入后时间延长,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持续增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第2天至第6天持续下降(p<0.05),第10天后已恢复。表明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可作为氚水染毒后的早期辐射损伤指标。
崔凤梅胡明江包广粮孙亮王道锦童建
关键词:氚水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嗜多染红细胞微核
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疗效与血清LDH、PA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前白蛋白(PA)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70例NSCLC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及紫杉醇和顺铂同步放化疗、序贯化疗治疗。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缓解、无效和复发或远处转移时的LDH及PA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LDH、PA水平与NSCLC各时期之间的关系。结果①70例患者均完成同步放化疗。总有效率78.6%,1年生存率为70%,3年生存率为32.8%;②与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血清LDH值明显升高(P<0.01),血清PA值明显降低(P<0.01);③与放疗前比较,在放疗有效的患者中可见LDH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水平上升,PA值无明显差异,放疗无效的患者LDH及PA水平变化不大;④在随访期内,出现远处转移及复发的61例患者血清LDH水平均升高,占91%,PA降低,两者水平与放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②血清LDH及PA水平可作为判断NSCLC病情的辅助指标,在不同时期追踪检测血清LDH及PA值对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有指导意义。
李莉李超徐晓婷秦颂兵周菊英崔凤梅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化疗乳酸脱氢酶前白蛋白
miR-34a在辐射损伤时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60Coγ射线诱发大鼠肝脏BRL细胞辐射损伤时p53激活诱导的miR-34a改变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方法以大鼠BRL肝细胞为研究对象,予4 Gy60Coγ射线照射后,分别培养4、12、24、48 h。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BRL细胞周期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34a mRNA和c-myc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53蛋白和Myc蛋白的表达。结果 60Coγ射线4 Gy照射后4 h即出现G2期阻滞(P<0.05),至照射后24 h,G2期阻滞恢复;照射后12 h起,S期细胞减少(P<0.05),出现G1阻滞,48 h仍未恢复。照射后4 h p53蛋白和miR-34a mRNA表达增加(P<0.05),12 h均有下降(P<0.05),24 h和48 h已基本回至正常水平,而c-myc在照射后4 h开始呈持续降低趋势,48 h有所恢复。结论细胞在电离辐射引起DNA损伤后,早期即激活了p53蛋白,p53蛋白调节miR-34a表达,可能再经由miR-34a的靶基因c-myc介导,使细胞阻滞于G1和(或)G2期进行DNA修复。
孙秀锦黄铖铖涂彧古桂雄程跃进崔凤梅
关键词:MIR-34AP53基因C-MYC基因电离辐射细胞周期
60Coγ射线照射致小鼠肝脏的miRNAs表达改变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应用miRNA芯片筛选4Gy60Coγ射线照射后小鼠肝脏中差异表达的miRNAs,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差异表达miRNAs调控的主要功能。方法SPF级C57BL/6J小鼠接受4Gy60Coγ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后,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计数。应用miRNA芯片筛选照射后小鼠肝脏中差异表达的miRNAs,用miRNA特异引物对部分差异表达miRNA进行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验证。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miRNAs靶基因及调控功能进行预测。结果4Gy吖射线照射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t=2.87,P〈0.05),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t=-2.91,P〈0.05)。miRNA芯片结果显示,照射组与对照组差异表达的miRNAs共17个,其中9个表达上调,8个表达下调。miR-124和miR-34a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GO分析发现,与黏附、细胞周期相关的通路被抑制,一些免疫相关通路被激活。结论miR-34a和miR-194参与了急性辐射损伤的调控,起主要调控作用的miRNAs还有miR-124、miR-382和miR-92a。
孙秀锦崔凤梅黄铖铖胡明江王道锦涂彧
关键词:Γ射线照射MIRNA生物信息学方法
表观遗传学与神经发育性疾病被引量:3
2010年
研究认为,一些复杂性疾病与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以及非编码RNA调控等表观遗传过程相关。现将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机制和与表观遗传学相关的神经发育性疾病论述如下。1表观遗传学概论表观遗传学的概念在1942年提出,
黄铖铖崔凤梅古桂雄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非编码RNAX染色体失活复杂性疾病基因组印记
^(60)Coγ射线诱发小鼠DNA甲基化改变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基因组启动子甲基化谱及DNA甲基化酶1(DNMT1)表达量在60Co-γ射线照射小鼠各组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小鼠接受4Gy60Co-γ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后,均眼球摘除取血后处死,收集各脏器组织,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计数,应用甲基化DNA免疫沉淀-芯片(MeDIP-chip)杂交技术对γ射线照射小鼠肝组织基因组启动子(promoter)CpG岛甲基化改变进行分析,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各组织DNMT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小鼠基因组启动子甲基化谱发生了明显改变,照射组1 300个基因的启动子CpG岛发生了新的甲基化,660个基因发生去甲基化;提高筛选标准,最后可得到发生明显甲基化的基因有Trim71、Sema3f、Pcdh8、Sox4、1110034A24Rik、Limk1、Nefl、Xpr1,明显去甲基化的基因有Sfrs18、Dr1、Ankrd42、Nae1、Sfi1、Accn1、Srd5a1、Nsun2、Eif1a、Dusp5;照射组小鼠除肺组织外肝脏、肾、睾丸及脑组织的DNMT1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电离辐射损伤中基因组启动子甲基化模式发生了改变,DNMT1表达增加可能是导致启动子发生甲基化的原因。
黄铖铖孙秀锦胡明江程跃进古桂雄崔凤梅
关键词:DNA甲基化DNA甲基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