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科技预先研究项目(30404010103)
-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4
- 相关作者:顾国华陈钱隋修宝左超钱惟闲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兵器科技预先研究项目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扫描面阵的红外预警系统及其探测性能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前红外搜索跟踪(IRST)系统普遍采用红外焦平面传感器,线阵FPA使系统达到了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然而由于线阵FPA扫描系统的固有限制,IRST系统不能实现任意方位的潜在目标跟踪,而采用面阵FPA的IRST系统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但帧积分时间内探测器的扫描运动使图像存在严重的拖尾,给目标探测带来了影响。介绍了一种基于面阵FPA的全方位红外预警系统设计,并对采用线阵和面阵FPA探测器的系统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通过目标能量累积技术弥补目标拖尾对面阵FPA扫描系统探测性能的影响,实验验证了能量累积技术可以使面阵IRST达到接近线阵IRST的探测距离,同时具有更低的虚警率。
- 胡永生陈钱顾国华钱惟闲
- 关键词:红外预警系统
- 环境温度对红外图像非均匀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8年
- 定量分析了SOFRADIR公司生产的320×240凝视型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关键偏置电压FID、VEBASAGE对焦平面探测器输出的影响.通过测试发现,焦平面驱动电路板所处系统内部环境温度在某一温度附近有振荡现象,理论上推导出了焦平面驱动电路所处系统内部环境温度在(-10℃,40℃)的缓慢漂移以及振荡均能使关键偏置电压产生毫伏级漂移的结论.结果表明,焦平面驱动电路所处系统内部环境温度变化严重影响了焦平面探测器输出的稳定性并改变了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为基于环境温度补偿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研究提供了依据.
- 隋修宝陈钱顾国华
- 关键词:光学红外图像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
- 基于焦平面归一化响应特性的红外非均匀性校正被引量:11
- 2011年
- 红外焦平面阵列的非均匀性噪音是制约红外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非均匀性校正是红外焦平面器件应用的一个关键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焦平面归一化响应特性且易于实现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并基于像元分布的卡方直方图提出一种新的图像非均匀性评估方法,即校正比例.该方法的校正输出考虑了每个像元的观测值与焦平面的响应信号的平均值,校正参量通过将像元的输出与其理想校正结果之间的偏差用焦平面响应的平均值建立联系而计算得到.提出的校正比例兼顾考虑了焦平面响应的时间与空间特性,比现有的图像非均匀性评估方法更能合理衡量焦平面的非均匀性程度.多种非均匀性校正的评价数据以及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校正效果优于两点校正法与原值拟合二阶校正法,并对于响应异常的像元具有较强的校正能力.此外其校正准确度高,所需参量少,易于实时处理,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 左超陈钱顾国华
- 关键词: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
- 基于运动补偿的红外图像噪音时域ⅡR滤波算法被引量:2
- 2009年
- 从模式识别的角度出发将图像分为运动区域和非运动区域,采用基于噪音分布模型的运动检测技术与基于概率松弛法的运动区域标号技术相结合对这两种区域进行具体划分,对分类后的图像采用时域ⅡR滤波,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影响因子,以期达到最终的运动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抑制了噪音,同时并未引起明显的运动模糊,图像的视觉效果得到了极大改善.
- 钱惟贤陈钱顾国华管志强
- 关键词:时域滤波
- 576×6热像仪帧频提高方法被引量:5
- 2009年
- 为了提高576×6红外热像仪的帧频,分析了扫描型焦平面探测器的扫描原理,提出了3种帧频提高方法:双向扫描成像;减少帧内无效扫描像元;缩短列周期时间。其中,双向扫描成像突破了当前通常只采用正程扫描时间成像的限制,扫描摆镜正程扫描时间和回扫时间均用来成像,提高了热像仪的成像效率;减少帧内无效扫描像元则推导出了标准输出格式下的探测器最小输出列数,减少甚至消除无效列数成像;缩短列周期则阐述了降低列周期方法以直接降低帧周期成像。分析表明,3种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576×6热像仪帧频。
- 刘宁陈钱顾国华隋修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