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71089)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杜如虚孙蓉吴晓琳朱朋莉更多>>
相关机构: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相变材料
  • 1篇微胶囊
  • 1篇微胶囊相变
  • 1篇微胶囊相变材...
  • 1篇无机复合
  • 1篇无机复合材料
  • 1篇相变特性
  • 1篇纳米
  • 1篇纳米胶囊
  • 1篇近红外
  • 1篇近红外光
  • 1篇近红外光谱
  • 1篇近红外光谱分...
  • 1篇光谱
  • 1篇光谱分析
  • 1篇红外
  • 1篇红外光
  • 1篇红外光谱
  • 1篇红外光谱分析
  • 1篇复合材料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篇朱朋莉
  • 2篇吴晓琳
  • 2篇孙蓉
  • 2篇杜如虚

传媒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热处理对PMMA@PCM纳米胶囊相变特性的影响及机理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以石蜡为芯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层的纳米胶囊相变材料。胶囊的直径为100-400nm,相变焓可达29J/g,封装比率约为35%。采用差示热扫描量热仪(DSC)对PMMA@PCM经40℃、60℃及100℃热处理后相变特性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相变温度均有所升高。凝固温度的升高是由于胶囊表面形成了一定量的相变晶种,而熔化温度的升高则是由于纳米胶囊体积的增加而引起的热传导率降低。这一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分析纳米胶囊相变过程的微结构变化理论。
吴晓琳孙蓉朱朋莉杜如虚
关键词:纳米胶囊相变材料相变特性
有机/无机复合微胶囊相变材料的近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通过傅里叶变换近红外(FT-NIR)光谱分析技术,探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相变材料(PMMA-SiO2@PCM)微胶囊相变过程的光谱学特性和相变机理,分析相变过程微胶囊的微结构变化特性.结果显示:微胶囊中,石蜡的融化过程就是-CH2对称伸缩振动逐渐增强和非对称伸缩无规则振动共存的振动变化过程.石蜡相变过程中,其近红外吸收峰强度的变化仅是壳层材料吸收峰强度变化幅度的一半.同时,近红外光谱可以用来辅助分析微胶囊的核壳结构,实现微胶囊相变过程监测.近红外光谱在微胶囊相变材料相变过程的应用对相变机理的研究及高效相变材料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吴晓琳孙蓉朱朋莉杜如虚
关键词:微胶囊相变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