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09YS59)
-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 相关作者:周丽昀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 克里斯·席林“技术化的身体”思想评析被引量:8
- 2009年
- 赛博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技术的内化,导致了人们对身体的不确定性的关注。在以往关于技术与身体关系的经典表述中,身体通常被看做是技术的来源或场域。席林的"技术化的身体"强调技术和身体的相互作用,对技术与身体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认为技术对身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身体取代、身体延伸/扩展以及身体的公共的/政治的变革。这一思想具有丰富深刻的理论蕴涵:回到身体,重视身体的实在性和一贯性;主张身体是社会建制的多维媒介;把肉身实在论作为身体、技术和社会的分析工具;在赛博空间与身体空间的互动中反思技术和人性。
- 周丽昀
- 关键词:赛博空间
- 走向多元自然主义——拉图尔身体政治学思想探微被引量:2
- 2009年
- 周丽昀
- 关键词:拉图尔身体治学思想自然主义大众文化人类学家
- 身体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后现代视域被引量:12
- 2009年
- 建立在二元论基础上的传统生命伦理学不断遭遇实践有效性的考验,尤其是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涉身自我"凸显,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身心二元对立的界线,从而导致其确定性丧失。而近年来兴起的身体伦理学,是用后现代主义方法深化并推进生命伦理学研究,可视为生命伦理学发展的新阶段。因为在后现代视域中,身体伦理学是建立在涉身自我的基础上,而不是普遍的理性原则基础上。身体为医学实践提供了全新的存在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伦理学的分析方式。身体伦理学基于涉身自我的物质性和含混性,对二元对立的伦理范畴进行反思和批判,通过关注身体体验和文化差异,对生命伦理学的传统范式进行了前提反思与理论重构。身体伦理学能促进更加民主公正的医学实践,塑造自我反思的生命伦理学,拓宽伦理实践的适当性范围。
- 周丽昀
- 关键词:生命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