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32B03)

作品数:29 被引量:209H指数:8
相关作者:聂小安常侠陈洁王义刚金立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江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与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合作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化学工程
  • 7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增塑
  • 8篇增塑剂
  • 8篇催化
  • 8篇催化剂
  • 6篇环氧
  • 5篇聚乳酸
  • 5篇甲酯
  • 5篇复合材料
  • 5篇复合材
  • 4篇木粉
  • 4篇木粉复合
  • 4篇环氧脂肪酸甲...
  • 4篇固体酸
  • 3篇乙酸
  • 3篇树脂
  • 3篇热稳定
  • 3篇热稳定剂
  • 3篇酯化
  • 3篇稳定剂
  • 3篇木粉复合材料

机构

  • 20篇中国林业科学...
  • 10篇国家林业局
  • 6篇江南大学
  • 4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宜兴汉光高新...

作者

  • 10篇聂小安
  • 6篇陈洁
  • 6篇常侠
  • 5篇金立维
  • 5篇王义刚
  • 4篇李梅
  • 4篇刘振兴
  • 4篇肖国民
  • 4篇夏建陵
  • 3篇蒋剑春
  • 3篇汪梅
  • 3篇李守海
  • 2篇蒋平平
  • 2篇顾怡
  • 2篇张明明
  • 2篇米桢
  • 2篇冷炎
  • 2篇周路
  • 2篇李科
  • 2篇黄坤

传媒

  • 5篇工程塑料应用
  • 4篇林产化学与工...
  • 4篇生物质化学工...
  • 2篇现代化工
  • 2篇化工时刊
  • 2篇化工进展
  • 2篇Chines...
  • 1篇塑料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工业催化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塑料科技
  • 1篇热固性树脂

年份

  • 2篇2016
  • 6篇2014
  • 13篇2013
  • 8篇201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核烷基咪唑过氧磷钨酸盐相转移催化剂合成及催化烯烃环氧化性能被引量:8
2013年
合成并表征了一类双核长链烷基咪唑阳离子修饰的过氧磷钨杂多酸盐催化剂[Dnmin]1.5PW4O24,考察了催化剂在过氧化氢为氧源的烯烃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研究表明,这类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表现出相转移催化现象,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其中,双核十二烷基咪唑杂多酸盐催化剂[D12min]1.5PW4O24的活性最佳,其环己烯转化率和环氧环己烷选择性分别达到97.7%和96.3%.催化剂在经过简单离心分离后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4次后环己烯转化率和环氧环己烷选择性仍可分别达到72.4%和97.2%.催化剂[D12min]1.5PW4O24在其它几种烯烃的环氧化反应中均表现出相转移催化特性,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吴江浩蒋平平冷炎叶媛园秦晓洁
关键词:烯烃环氧化反应相转移催化剂
聚乳酸接枝硅烷偶联剂的制备及对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通过反应挤出制备了聚乳酸接枝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PLA-g-MPS),研究其在聚乳酸/木粉(PLA/WF)复合材料中的偶联作用。核磁共振氢谱证实MPS已接枝到PLA上。使用溶剂洗脱复合材料粒子中的PLA相从而得到WF相,对其红外光谱的分析表明PLA-g-MPS可与WF发生共价键偶联作用。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在大分子偶联剂用量仅为3%时,相比未添加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17.5%,12.4%和88.4%。对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分析表明,添加大分子偶联剂会提升PLA与WF间相互作用力从而使材料在玻璃态下的储能模量升高。
杨琳强金立维
关键词:聚乳酸偶联作用
离子液体制备及其化工应用进展被引量:35
2014年
回顾了离子液体的发展阶段及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有机化合物具有的一些优异性质,如低的饱和蒸气压、良好的溶解性、热稳定性、高电导率和宽的电化学窗口等。综述了离子液体的种类、构效关系及制备方法,介绍了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方面的应用,作为溶剂在各类常见的有机反应中的影响和优势,包括氧化反应、Friedel-Crafts反应、Diels-Alder反应、碳-碳偶联反应、酯化反应、环氧化反应等。与传统催化剂进行比较,突出了不同类型的离子液体催化剂对不同催化反应效果的优势,指出了离子液体催化剂发展的趋势。提出了离子液体今后将突出在节能减排、非均相高效催化方面的应用前景。
蒋平平李晓婷冷炎董玉明张萍波
关键词:离子液体催化剂制备萃取分离溶剂
环保型增塑剂DOTP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以对苯二甲酸(PTA)与对苯二甲酸回收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为原料在复配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OTP)。讨论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合成工艺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路线为:纯PTA质量分数占总原料的10%,醇酸物质的量之比2.4∶1,催化剂用量0.3%,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220℃;脱色剂用量为5%,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1 h。按此工艺所制得产品体积电阻率≥9.0×1011Ω.cm。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GC含量高达95.94%。与DOP相比性能优良,耐热性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常侠聂小安陈洁高一苇刘倩许彬
关键词:酯化增塑剂DOTP
单硬脂酸甘油酯的应用研究及其生产工艺现状被引量:17
2013年
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单硬脂酸甘油酯的性质,其主要应用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描述,介绍了国内外制备单硬脂酸甘油酯的几种主要的生产工艺路线,并对其高纯产品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一些理论探索,以求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周路洪梅顾怡王远肖国民
关键词:单硬脂酸甘油酯
磁性纳米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磁性纳米催化剂是一类具有磁响应特征的催化剂,由于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良好的反应选择性及优良的磁响应性等优点,克服了纳米催化剂活性高但难分离的缺点,是生物柴油制备过程良好的甲酯化反应催化剂,为生物柴油催化剂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磁性纳米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刘振兴聂小安米桢王义刚
关键词:生物柴油固体酸固体碱
丙烯海松酸及其噻二唑衍生物的制备及抑菌活性被引量:6
2014年
松香与丙烯酸通过D-A加成反应,制得左旋海松酸丙烯酸加合物(丙烯酸松香),该化合物经进一步分离提纯得到丙烯海松酸。以丙烯海松酸为起始原料,经酰氯化,酰肼化,双酰肼化和关环反应等步骤合成了6个噻二唑类衍生物分别为:丙烯海松(2-甲基)噻二唑(5a)、丙烯海松(2-苯基)噻二唑(5b)、丙烯海松(2-苯乙基)噻二唑(5c)、丙烯海松(2-对氟苯基)噻二唑(5d)、丙烯海松(2-对氯苯基)噻二唑(5e)、丙烯海松(2-对硝基苯基)噻二唑(5f),通过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初步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制备的化合物5f对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达到64 mg/L,比市售杀菌剂新洁尔灭(128 mg/L)的活性高。
李健饶小平宋湛谦肖国民商士斌
关键词:松香丙烯海松酸噻二唑抑菌活性
桐酸基C_(22)三元酸钙盐的制备及其PVC复合热稳定体系优化设计被引量:2
2013年
以桐马酸酐——C22三元酸单甲酯(MEMAA)为原料,采用复分解反应合成了桐酸基C22三元酸钙盐(TOTC),并利用FTIR表征其结构。通过刚果红法和热老化烘箱法考察了亚磷酸三苯酯(TPP)﹑季戊四醇(PER)、β-二酮(DT)对桐酸基C22三元酸钙/硬脂酸锌体系初期着色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完成了桐酸基C22三元酸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体系的配方优化设计。结果表明:TOTC、ZnSt2、DT、TPP、PER的质量比为48∶12∶2∶5∶10时,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体系热稳定性最佳。在100g PVC/40g DOP体系中加入最佳配方条件下的桐酸基C22三元酸钙锌复合热稳定剂3g,185℃下静态热稳定时间可达50min,热稳定性优于部分国内市售产品,与德国熊牌钙锌复合热稳定剂相当。
汪梅李梅李守海杨小华黄坤夏建陵
关键词:钙锌复合热稳定剂辅助热稳定剂正交实验法
白花树果油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的制备及其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以白花树果油为原料,磷钨杂多酸季铵盐为催化剂,制备了白花树果油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通过FT-I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Keggin型结构。通过正交实验探索了白花树果油甲酯环氧化的最优工艺条件:脂肪酸甲酯为10 g,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双氧水质量分数为25%(均基于甲酯质量),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0.5 h,溶剂乙酸乙酯用量为20 mL时,产物环氧值可达5.30%。在增塑剂质量为环氧树脂质量的10%时,对比了白花树果油EFAME、DOP、DOTP对环氧树脂128/934固化体系的增塑性能,实验结果表明,EFAME可有效改善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柔韧性,增塑性能优于石化增塑剂DOP、DOTP,可望成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绿色替代品。
刘振兴聂小安王义刚
关键词:白花树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
可降解聚乳酸/天然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2年
从复合材料的植物纤维原材料类型、加工复合方式、增塑改性及增容改性等方面论述各种因素对可降解聚乳酸/天然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该类型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且着重介绍了增容改性的几种不同方式,并就此类型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与前景进行展望。
张燕李守海黄坤李梅夏建陵
关键词:天然植物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增容改性可生物降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