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858) 作品数:14 被引量:41 H指数:3 相关作者: 喻春钊 王伟林 余翔 李泉 骆霞岗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 东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外周血中乳腺上皮小黏蛋白、人乳珠蛋白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乳腺上皮小黏蛋白(SBEM) mRNA、人乳珠蛋白(hMAM) mRNA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Nested-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9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40例非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BEM、hMAM mRNA,并对9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 SBEM、hMAM mRNA仅在乳腺恶性肿瘤外周血中表达,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 mRNA阳性表达组生存率47.7%小于阴性组85.1%(P<0.01),hMAM mRNA阳性表达组生存率46.3%小于阴性组84.0% (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BEM、hMAM mRNA阳性表达有相关(P<0.01).结论 外周血中SBEM、hMAM mRNA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预后,两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尤小兰 王元杰 王伟林 余翔 喻春钊关键词:乳腺癌 微转移 生存率 Girdin对胰腺癌细胞Aspc-1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18年 我们通过腺病毒干扰Girdin表达,观察Girdin对胰腺癌细胞Aspc-1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人胰腺癌细胞株Aspc-1购自上海博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抗体购自美国Abcam公司;Tirzol购自美国Invitrogen 公司;反转录试剂盒购自日本TaKaRa公司;SYBR Green购自德国Roche公司;基质胶购自美国BD公司. 2.方法:利用Girdin干扰腺病毒转染Aspc-1细胞,应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Girdin基因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 王盛 蔡则灵 吴凯 王武林 陈浩 雷亿群 喻春钊关键词:人胰腺癌细胞株 ASPC-1 细胞侵袭能力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TRANSWELL Polo-like kinase 1在胰腺癌凋亡、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Polo-like kinase 1(Plk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过表达。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癌症的靶点得到了广泛研究。为了研究其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构建特异性Plk1 shRNA、腺病毒载体导入的RN... 李泉关键词:胰腺癌 凋亡 文献传递 经内镜肠道植管术的配合及护理 被引量:3 2015年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重建肠道菌群的有效手段,已被用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慢性便秘等疾病的治疗。主要的移植途径包括经中消化道胃镜输入、结肠镜途径和灌肠[1~4]。我们主要将FMT用于难治性肠病的挽救治疗。 陈红英 施春霞 吴婷婷 吴红艳 彭炤源 崔伯塔 张发明 喻春钊关键词:植管 ENTERAL 慢性便秘 FECAL 美沙拉嗪 Polo-like kinase 1短发卡RNA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其生物学应用 2016年 目的构建针对人类Polo-like kinase1(Plk1)基因的短发卡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腺病毒包被。方法设计并合成含有小发夹结构的Plk1 shRNA对应模板序列,退火并与pYr-1.1载体重组质粒;通过LR体外同源重组将pYr-1.1-Plk1—shRNA表达框构建至pAd—DEST腺病毒表达载体上;包装重组腺病毒;感染人类胰腺癌细胞BxPC-3验证干扰效率。实验分3组:对照组(Control)、空载组[rAd-增强绿色荧光蛋白(tAd—EGFP)]、实验组(rAd—shPlk1),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lk1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腺病毒感染BxPC-3细胞后,RT-qPCR检测Plk1 mRNA表达量:对照组1.047±0.315、空载组1.121±0.199、实验组0.119±0.050;Western blot检测Plk1蛋白表达量:对照组0.760±0.088、空载组0.743±0.101、实验组0.050±0.043,实验组较对照组及空载组Plk1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G2期细胞比例:对照组6.077±0.056、空载组6.533±1.644、实验组33.427±7.774,实验组G:期细胞数比例显著高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1)。感染24h后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成功构建包被有Plk1 shRNA的腺病毒表达载体,且重组腺病毒载体可以抑制Plk1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周期G2/M期停滞和促进细胞凋亡。 李泉 毛永欢 余翔 蔡则灵 王伟林 喻春钊关键词:KINASE 短发卡RNA 重组腺病毒 胰腺癌 RNA干扰 Polo样激酶1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观察Polo样激酶1(Plk1)基因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3组:对照组(Control)、空载组[rAd-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实验组[rAd-短发卡RNA(shRNA)].RNA干扰(RNAi)技术靶向沉默Plk1基因,构建人类Plk1-shRNA,通过腺病毒感染的方式导入体外培养的PANC-1细胞.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lk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PANC-1细胞的凋亡变化;Transwell方法检测PANC-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RT-qPCR结果显示Plk1 mRNA水平表达量:对照组:1.011±0.153;空载组:0.943±0.052;实验组:0.256±0.008;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lk1蛋白水平表达量:对照组:0.920±0.029;空载组:0.883±0.029;实验组:0.013±0.005.实验组Plk1的表达量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下调Plk1,PANC-1细胞24 h后凋亡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加(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侵袭能力,对照组:0.127±0.021;空载组:0.121±0.016;实验组:0.046±0.010;迁移能力,对照组:0.440±0.037;空载组:0.417±0.034;实验组:0.112±0.012;实验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较对照组和空载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lk1的表达与胰腺癌的凋亡、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且采用RNAi技术靶向沉默Plk1基因可以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凋亡,抑制其侵袭和迁移. 毛永欢 李泉 蔡则灵 余翔 喻春钊关键词:POLO样激酶1 胰腺癌 脱噬作用 低位直肠癌及其腹腔镜手术特殊性与预防性造口的选择 被引量:13 2017年 直肠癌是大肠中第二常见的肿瘤(28%)[1],我国以中低位直肠癌占大多数[2]。近20年来,直肠癌手术中越来越重视微创和保肛[3]。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中[4~6]。直肠癌切除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吻合口漏[3]。国际直肠癌研究组(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f Rectal Cancer)发布了吻合口漏的通用定义[7],定义为导致肠管内外相通的吻合口处的肠壁缺陷。 吴凯 喻春钊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保肛术 直肠下段 肛管减压 直肠手术 腹腔镜应用 胃食管反流病的外科治疗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3 2017年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各种外科手术方式,为临床医师选用更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外科手术是临床上治疗GERD的常用方法。本文通过总结回顾近5年国内外的文献,比较各术式的优缺点,同时结合最新进展,阐明不同情况下手术方法的选择。近年来,传统开腹手术由于伤口大、并发症多、恢复慢等缺点,正逐渐被取代。腹腔镜技术是目前治疗GERD的主流方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与此同时,内镜技术的无创性、可重复性、较强的恢复性使其在GERD的治疗中起到独到的作用。由于国内常规开展的抗反流手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所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手术方法显得愈发重要。 郑力铭 蔡则灵 王盛 喻春钊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手术方式 外科治疗 腹腔镜穿刺孔大出血的预防和处理(附五例报告)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后穿刺孔大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至2013年8月间5例腹腔镜手术后穿刺孔大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5例病人术后出血量500-1200ml,均经再次腹腔镜探查手术,最后确诊为腹壁穿刺孔出血,除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为脐部交通静脉损伤出血外,其余4例均为腹壁肌层或腹膜外动脉损伤出血;并在腹腔镜直视下穿刺孔部位重新缝合止血,均治愈。结论腹腔镜手术中重视穿刺孔出血是防止术后腹腔大出血的重要原因。 董小刚 王伟林 王杰 何震宇 喻春钊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过表达Plk-1对gemcitabine诱导的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Plk-1基因过表达对gemcitabine诱导胰腺癌细胞AsPC-1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①将携带有人外源性Plk-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AsPC-1细胞系设为处理组,转染空载体设为对照组,无处理组设为空白组,转染24 h后,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利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鉴定AsPC-1细胞内Plk-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组细胞凋亡的改变。③不同浓度gemcitabine作用于转染细胞,MTT法测定转染48 h后细胞增殖能力。结果①测序结果表明成功的从AsPC-1细胞总RNA中扩增Plk-1基因。RT-PCR结果表明:未转染组AsPC-1细胞组、转染空载体pcDNA3.1组及pcDNA3.1/Plk-1组24 h各组细胞内Plk-1 mRNA相对量分别为(2.14±0.16)、(2.18±0.15)、(2.58±0.18),转染pcDNA3.1/Plk-1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未转染组AsPC-1细胞组、转染空载体pcDNA3.1及pcDNA3.1/Plk-1组24 h各组细胞内Plk-1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为(0.989±0.018)、(1.022±0.021)、(1.243±0.143),转染pcDNA3.1/Plk-1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在gemcitabine作用下,pcDNA3.1/Plk-1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及空载体转染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AsPC-1/Plk-1转染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亦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及空载体转染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胞浆过表达Plk-1活性分子可明显降低gemcitabine诱导的AsPC-1细胞凋亡,增强其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 余翔 王兴伟 李泉 骆霞岗 王伟林 喻春钊关键词:GEMCITABINE 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