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725006)

作品数:24 被引量:975H指数:14
相关作者:龚六堂严成樑杨俊王弟海郭凯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财经大学学科建设基金中国发展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经济增长
  • 5篇资本
  • 5篇福利
  • 5篇财政
  • 4篇社会保障
  • 4篇社会福利
  • 4篇财政政策
  • 3篇养老
  • 3篇养老保险
  • 3篇知识
  • 3篇税收
  • 3篇公共
  • 3篇公共支出
  • 3篇保险
  • 2篇养老保险制度
  • 2篇知识生产
  • 2篇人力资本
  • 2篇社会保障基金
  • 2篇投资回报
  • 2篇资本积累

机构

  • 24篇北京大学
  • 11篇中央财经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美国波士顿大...

作者

  • 23篇龚六堂
  • 11篇严成樑
  • 3篇杨俊
  • 2篇王弟海
  • 2篇周铭山
  • 2篇梅冬州
  • 2篇郭凯明
  • 1篇崔小勇
  • 1篇李宏毅
  • 1篇张全升
  • 1篇林忠晶
  • 1篇周炎
  • 1篇张薇薇
  • 1篇彭小平
  • 1篇陈昆亭
  • 1篇姜神怡
  • 1篇颜瑾

传媒

  • 3篇经济研究
  • 3篇财经问题研究
  • 3篇经济学动态
  • 3篇经济学(季刊...
  • 2篇世界经济
  • 2篇南开经济研究
  • 2篇金融研究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系统科学与数...
  • 1篇经济科学
  • 1篇管理世界
  • 1篇世界经济文汇
  • 1篇中国会计评论

年份

  • 2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与社会福利损失分析被引量:32
2010年
税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宏观公共财政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重点,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基于一个包含政府生产性公共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以我国1980—2006年的经济为样本经济,通过参数化和数值模拟考察了我国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以及社会福利损失的大小。研究发现,在样本经济的参数环境下,我国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较小,但税收的社会福利损失较大;适当提高税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原因是,税收通过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直接的促进作用要比其对劳动供给和投资的扭曲更大;税收通过提高消费增长率和休闲水平从而对社会福利有正向影响。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通过税收融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严成樑龚六堂
关键词:税收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公共支出
社会保障、家庭养老与经济增长被引量:108
2012年
本文通过引入社会养老替代家庭养老的经济机制,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对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可以降低年老人对子女赡养的依赖程度,促使家庭减少生育率。当父母生育更多的是为了将来获得养老保障,而从子女数量中获得的直接效用相对较低时,家庭会转为增加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从而促进人力资本与经济的增长。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完全基金制,现收现付制替代家庭养老的作用更明显,对减缓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更显著。
郭凯明龚六堂
关键词:社会保障家庭养老生育决策
垄断企业的拆分可以改善社会福利吗?——基于一个熊彼特增长框架的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关于现实经济中大的垄断企业是否需要拆分一直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拆分可以消除垄断,加强竞争,从而促进创新,这将最终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另一种观点认为,拆分使得垄断利润减少,消除规模效应,这可能不利于创新,因而拆分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坏的。基于Aghion和Howitt(1992)的熊彼特增长模型,本文考察了拆分对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拆分对研发投资规模和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企业拆分越多,研发投资规模越小,经济增长率越低;拆分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从社会福利水平极大化的角度出发,垄断企业是否需要拆分取决于竞争性均衡经济中研发投资规模与社会最优经济中研发投资规模的对比。本文旨在运用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从社会福利水平极大化的角度出发,为垄断企业的拆分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严成樑龚六堂
关键词:拆分经济增长社会福利
熊彼特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被引量:85
2009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熊彼特增长理论(Schumpeterian Growth Theory)的兴起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经济增长理论,其不仅为内生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而且为我们研究其他问题提供了一个更为一般性的分析框架。熊彼特增长理论的核心特征是内生的研发和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从代表性的熊彼特增长模型、熊彼特增长理论的应用、基于熊彼特增长理论的实证研究、熊彼特增长理论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等几个方面较为详细地回顾了近二十年来这一领域发展中较为重要的文献。本文旨在通过梳理这一领域文献的发展脉络和内在演化逻辑,为国内学者研究熊彼特增长理论提供一些线索。
严成樑龚六堂
关键词:知识
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框架评述
2008年
养老保险问题是经济学家和各国政府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完善的前提下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显得更有意义了。已经有大量的文献对养老保险开展了研究,研究方法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但是采用的模型框架基本可以分成三类:离散代际交叠模型(OLG)、有限期的 Blanchard(1985)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等。本文以这三种基本框架为主线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对其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
龚六堂林忠晶
关键词:养老保险一般均衡模型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工资增长影响的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统筹层次不断提高和覆盖范围的逐渐扩大,养老保险制度会对宏观经济的均衡工资率水平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是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选择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1997年和2005年的改革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改革对工资总额增长率的影响,并结合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客观全面地评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结论为:1997年的改革提高了缴费率水平,降低了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增长率;而2005年的改革加大了养老金计发工资基数的激励系数,提高了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率。
杨俊龚六堂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政府公共支出理论框架评述被引量:7
2011年
政府公共支出是使得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政府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宏观公共财政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研究领域,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政府公共支出理论研究涉及的两个基本的问题是:政府公共支出占GDP的最优比例是多少,即最优的政府公共支出规模为多大;分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最优比例是多少,即最优的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应如何确定。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关于政府公共支出的几类代表性框架、核心假定和主要结论,旨在加深我们对政府公共支出作用于经济增长机制的认识,并为国内学者研究类似问题提供一些研究线索。
严成樑龚六堂
关键词:公共支出经济增长社会福利
内生人力资本机制与人口政策效应被引量:7
2008年
人力资本被认为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但在Lucas(1988)之后,人力资本内生理论特别是在微观基础和内生机制问题方面,没有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本文在理性最优行为假设下,引入父母对于子女教育和培养的最优选择行为,建立内生人力资本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可供选择的人力资本形成机制的解释,得出了一些基本符合实际的结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模型的可信性。同时,本文将模型结论应用于人口政策分析,得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陈昆亭周炎姜神怡
关键词:智商教育
财政支出、税收与长期经济增长被引量:233
2009年
本文在一个具有内生化劳动选择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考察了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结构与税收结构通过影响家庭的劳动—休闲选择、储蓄—消费选择以及生产性公共支出占总产出的比例,从而影响经济增长;Barro(1990)关于所得税税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的结论并不一定总是成立。进一步地,本文运用1997—2007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生产性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生产性公共支出并不一定总能促进经济增长,生产性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可能的原因是,生产性公共支出的规模超出了地区经济的适可范围或是生产性公共支出的使用效率较低。
严成樑龚六堂
关键词:经济增长财政政策税收公共支出
自然资源禀赋税对地区收入差异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采取了标准的财政分权框架,试图研究次优解情况下,中央政府自然资源禀赋税对地区收入差异的影响。在内生劳动供给基础上,随着自然资源禀赋税的提高,消费者总收入反而增加。两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越大,中央政府所征收的自然资源禀赋税就越高,两地的收入差距越大。与中央政府一揽子转移支付类似,中央政府的自然资源禀赋税同样具有扩大地区差距的作用。自然资源禀赋越多的地区,消费者提供的劳动越少,总收入水平(劳动收入加上自然资源禀赋)反而比禀赋少的地区低。地区间的公平程度越高,消费者效用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个人福利。资源禀赋高地区的个人有减少劳动供给的激励,由此可以平衡区域差异,提高福利水平。当中央政府可通过征收自然资源禀赋税平衡支出,且两地除资源禀赋差异外,其余同质时,中央政府对两个地方政府的一揽子转移支付之和为0。此时,一揽子转移支付政策能极大地改变地区的福利格局和收入分配结构。
张薇薇龚六堂
关键词:财政分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