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2011D-5006-0105)

作品数:19 被引量:379H指数:11
相关作者:谭秀成李凌罗冰陈培元杨辉廷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四川盆地
  • 13篇盆地
  • 7篇储层
  • 5篇雷口坡组
  • 3篇台地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气田
  • 3篇茅口组
  • 2篇地层
  • 2篇须家河组
  • 2篇盐岩
  • 2篇岩溶
  • 2篇致密砂岩
  • 2篇砂岩
  • 2篇生物礁
  • 2篇四川盆地东北...
  • 2篇四川盆地东部
  • 2篇碳酸盐台地
  • 2篇盆地东部

机构

  • 19篇西南石油大学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国石油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川庆钻探工程...
  • 2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3篇谭秀成
  • 9篇李凌
  • 6篇罗冰
  • 5篇杨辉廷
  • 5篇陈培元
  • 4篇丁熊
  • 4篇刘宏
  • 3篇杨新涛
  • 2篇颜其彬
  • 2篇洪海涛
  • 2篇肖笛
  • 2篇王海芳
  • 2篇陈韵骐
  • 2篇周涛
  • 2篇江兴福
  • 2篇夏吉文
  • 2篇周素彦
  • 2篇程遥
  • 2篇王文飞
  • 2篇邹娟

传媒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油气藏评价与...

年份

  • 3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灰泥丘发育特征及储集意义被引量:87
2013年
基于岩心及野外剖面观测,研究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灰泥丘发育特征及其储集意义。四川盆地灯影组普遍发育台内小型灰泥丘,发育规模不大,单个旋回厚度多小于2 m,但其发育频率很高,尤其在灯影组二段和四段频繁出现。构成灰泥丘的颗粒主要为与蓝菌群落建造有关的凝块石、藻叠层、核形石及粘结岩等,这些微生物粘结捕获灰泥,为灰泥丘建造的主体,相关的岩石类型主要有藻粘结凝块云岩、藻粘结骨架云岩以及与藻粘结凝块云岩共生的波状—柱状藻叠层云岩等。多期灰泥丘呈明显正地貌特征,发育大量格架构造、斑马状构造与层状晶洞构造;具有完整的丘基—丘核—丘坪、丘基—丘核—丘盖2种沉积演化模式,前者最为普遍。灰泥丘与储集层关系密切,丘核常发育规模不等的孔洞,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条件,丘滩复合体构成了四川盆地灯影组的主力勘探对象。
李凌谭秀成曾伟周涛杨雨洪海涛罗冰边立曾
关键词:蓝藻菌震旦系灯影组四川盆地
塔河油田6~7区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建模被引量:11
2014年
塔河油田6~7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受岩溶作用影响,非均质性极强.因此,准确地刻画储集体的形态及三维空间展布对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至关重要.在对研究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纵向发育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采用“多点统计学”进行储集相建模的基本思路.根据地震属性与孔洞型储层之间的对应关系优选“特征属性”,建立基于“特征属性”的“训练图像”;以钻井、地震识别以及测井解释成果作为硬数据,地震波阻抗的溶洞发育概率体作为软数据,进行“储集相”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实现了对孔洞型储集体形态的模拟,而且再现了孔洞型储集体的复杂结构及空间分布,同时模拟结果与该类型储集体的纵向发育规律相符.
陈培元杨辉廷刘学利钟学彬杨新涛
关键词:三维建模碳酸盐岩塔河油田
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古岩溶地貌恢复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56
2014年
中二叠统茅口组是四川盆地南部重要的天然气产层之一。在中二叠世末期由东吴运动引起的地层暴露和风化淋滤的影响下,茅口组海相碳酸盐岩发育了风化壳岩溶型储层,但其岩溶古地貌迄今未得到准确恢复,影响了对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分布的正确认识。本文以录井、测井及岩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为依托,通过地层精确划分、对比以及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在茅口组顶部侵蚀面上、下地层中优选并确定了长一段顶面和茅三段底面两个全区稳定分布的、近等时的地层界面作为恢复岩溶古地貌的基准面。在分别编制研究区残余地层等厚图和印模地层等厚图的基础上,采用残余地层厚度法和印模地层厚度法,运用Surfer软件分别恢复了研究区龙潭组沉积前的岩溶古地貌和长一段沉积后茅口组顶部潜山地貌。这两种方法恢复的茅口组顶部古地貌所反映的地形起伏变化和总体格局基本一致,可以划分出岩溶台地、岩溶斜坡和岩溶盆地3个二级地貌单元以及溶丘、残丘、丘丛、浅洼、浅谷等次一级地貌单元。指出岩溶台地主要以泸州古隆起为核心向四周展布,整体地势较平缓,山体多呈圆丘状,低矮坡缓,不发育峰丛地貌;岩溶斜坡分布于岩溶台地外围,其中的岩溶缓坡主要展布于研究区北部和东部,岩溶台地西缘则表现出岩溶陡坡地貌;岩溶盆地分布于研究区西南部的宜宾、沐川、绥江等地区,地势平坦,以平原地貌为主。茅口组岩溶古地貌单元与大型储集空间及油气产出状况关系的分析表明,岩溶古地貌控制了岩溶型储层的发育与分布,进而控制了天然气产量的分布。指出岩溶缝洞型储层在岩溶台地和岩溶斜坡上基本同等发育,岩溶台地为重点勘探的有利区带,岩溶陡坡带则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肖笛谭秀成山述娇陈韵骐夏吉文杨坚周涛程遥
关键词:古地貌恢复岩溶储层茅口组
川中—川南过渡带雷口坡组台内滩组合特征被引量:33
2012年
以四川盆地川中—川南过渡带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主力产层雷11亚段海相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钻井、录井、测井及岩心等大量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台内滩结构特征、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研究区雷11亚段台内滩岩石类型主要包括亮晶鲕粒灰岩、残余鲕粒云岩,亮晶砂屑灰岩、残余砂屑云岩和亮晶砂屑云岩,亮晶生屑灰岩、残余生屑云岩及其过渡类型等,它们分别是构成鲕滩、砂屑滩、生屑滩的主要岩石类型。台内滩垂向上以发育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为特征,包括滩基、滩核和滩盖3个沉积单元;横向上具有明显的3分性,可分为滩核、滩缘、灰质滩间海3个微相。海平面升降变化引起的海水深度和水动力条件变化控制滩体的发育特征与叠置样式;隆坳分异的古地貌决定台内滩体的差异分布和横向组合特征。
丁熊陈景山谭秀成罗冰吴家杰杜本强
关键词:结构特征主控因素雷口坡组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碳酸盐台地巨型浅滩化研究被引量:26
2014年
碳酸盐台地演化过程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沉积现象,即浅滩化,并通常认为其连续性较差.本文报道了最近在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新发现的一种罕见的碳酸盐台地"巨型浅滩化(mega-shoaling)"现象.研究区于中三叠世雷口坡期在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发育了受限的陆表海型碳酸盐台地,其中的雷-1-1亚段B层沉积了一套几乎遍及全盆地的滩相颗粒岩,形成所谓的巨型(盆地规模)浅滩化特征.根据岩芯精细描述和薄片镜下鉴定,发现这套滩相颗粒岩以砂屑云岩(灰岩)为主,其次为鲕粒云岩(灰岩),以发育局限泻湖-台内滩、局限泻湖-台内滩-台坪和潮坪-潮缘滩这3种向上变粗、变浅的沉积序列为特征;多旋回小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发现,这套滩相颗粒岩在横向上具有良好的可追踪对比性和等时性;基于岩芯刻度测井方法建立的测井相模板,对全盆地235口井进行了逐井解释,发现滩相颗粒岩的累计厚度一般在10~40 m,连续分布面积超过1.5×105 km2,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的碳酸盐台地确实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型浅滩化作用.重点从古构造与古地貌、古气候、海平面相对升降变化和古水动力等成滩条件角度分析了这种巨型浅滩化的成因,认为多种地质因素的有机结合为巨型浅滩化创造了有利的地形条件,包括平静的古构造环境、相对平坦的古地貌和蒸发岩的填平补齐作用;在稳定沉降的碳酸盐台地上,具有快速海侵到缓慢海退的多旋回高频海平面升降变化,这既有利于颗粒滩在垂向上的多旋回连续叠加发育,也有利于颗粒滩的横向迁移、连片和叠置,从而形成大面积连续分布的巨型颗粒滩沉积,形成巨型浅滩化.对这种碳酸盐台地具有现今盆地尺度的巨型浅滩化研究,有助于丰富完善对碳酸盐台地滩相沉积的认识,还因滩相沉积通常发育优质油气储层,所以还具有重要的储层地质学意义.
谭秀成李凌刘宏曹剑吴小庆周素彦石学文
关键词:碳酸盐台地雷口坡组中三叠统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三段颗粒滩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通过对钻井、录井、测井及岩心等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三段颗粒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残余粒间孔保存型储层和同生期岩溶型储层是研究区雷三段颗粒碳酸盐岩储层的两种主要成因类型;残余粒间孔保存型储层以残余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要的储集空间,管状喉道和缩颈喉道发育,较好的孔喉配置关系使储层多表现为中孔中渗、储渗能力较好的特征;同生期岩溶型储层以孤立的粒内溶孔和铸模孔为主要储集空间,喉道欠发育,中孔微喉的配置关系导致储层多表现为中孔低渗、渗透性偏低的特征;分别形成于台地边缘和台地内部的颗粒碳酸盐岩为两种颗粒滩储层的形成提供了早期物质基础;单滩体的厚度直接控制着两种颗粒滩储层的储渗形式;成岩演化是两种颗粒滩储层定型的关键。
丁熊谭秀成李凌罗冰唐青松马华灵
关键词:储层四川盆地
川东北普光地区礁滩型储层敏感性分析
2013年
在对川东北普光地区长兴一飞仙关组礁滩型储层岩性、黏土矿物、物性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33套193个岩心进行岩石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普光地区长兴—飞仙关组储层岩石速敏、水敏和碱敏的损害程度为弱—中等偏弱;盐敏对T_f_(1-2)储层的损害程度为中等偏弱—中等偏强,对P_2ch储层为零—弱;酸敏对T_f_(1-2)储层的损害程度为中等偏弱—强,对P_2ch储层为零—中等偏强。总体看来,川东北普光地区长兴—飞仙关组礁滩型储层的敏感性为弱到中等偏弱。该地区的储层敏感性研究为下一步的油气开采提供了依据。
王海芳杨辉廷陈培元李郭琴刘瑜
关键词:敏感性四川盆地东北部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台缘带鲕滩分布规律被引量:16
2012年
对四川盆地飞仙关组台缘带鲕滩分布规律的认识不清,极大地制约着该区鲕滩气藏的勘探开发成效.以四川东北部飞仙关组为例,分析台缘带鲕滩的发育特征,探索其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区内飞仙关组鲕滩沿台地边缘呈NW向展布,并在NE、NW两组基底正断裂交叉处向台地内部呈指状延伸,其延伸方向与台地边缘近于垂直.讨论认为基底断裂同沉积活动形成的古地理格局、沉积古地貌与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共同控制了该区飞仙关组台缘带鲕滩的纵、横分布规律.指出NW向基底断裂的同沉积张裂活动形成了台坳分异的沉积格局,控制了台缘带及台缘带鲕滩相带展布;NE向基底断裂的同沉积正断活动加剧了台地边缘带的沉积地貌分异,台缘带鲕滩发育于NE-SW向基底断裂"断隆"地貌高地,并向台地内部延展,形成"北西控带、北东修饰"的断控型台缘鲕滩指状窄相带分布规律.考虑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对鲕滩沉积厚度及沉积范围的叠加影响,总结了台缘鲕滩的分布模式.
刘建强罗冰谭秀成江兴福李宗银乔琳薛玖火赵长城
关键词:基底断裂台地边缘飞仙关组沉积学油气藏
川东北普光地区礁滩型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根据岩心、铸体薄片、压汞、扫描电镜、物性等资料,对四川盆地普光地区长兴-飞仙关组礁滩型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岩石成分非均质性、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孔隙类型非均质性、裂缝类型非均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普光地区长兴-飞仙关组储层在岩石成分和孔隙结构上表现出较强的微观非均质性,而在孔隙类型和裂缝类型上表现出弱非均质性。综合分析认为,普光地区长兴-飞仙关组礁滩型储层为中等微观非均质性储层。该研究方法对相似地区的礁滩型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有借鉴意义。
王海芳杨辉廷陈培元曾超刘瑜
关键词:微观非均质性四川盆地东北部
四川盆地东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台内藻礁沉积特征被引量:7
2015年
四川盆地东部月005-H1井发现了中二叠统茅口组三段中发育的小型台内藻礁。岩心分析表明,该生物礁以藻格架灰岩为主,造礁生物以叶状藻为主、见少量苔藓虫,含虫筳类、非虫筳有孔虫、腕足类、双壳类、海百合、棘皮类等附礁生物,藻片之间沉积有灰泥和少量生物碎屑。礁体纵向上发育两个较为完整的旋回,每个旋回发育四个成礁阶段,单个旋回厚度约1.5 m,每个旋回发育四个礁阶段,并可划分出礁基、礁核、礁盖(基)等亚相类型。认为该生物礁的形成与峨眉地裂运动引起的基底正断活动有关,形成于"堑—垒"构造格局的浅水型碳酸盐岩断隆之上。推测该类藻礁灰岩可能与茅口组古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关系密切。
罗冰王文飞陈韵骐肖笛程遥李爽徐发波谭秀成
关键词:四川盆地茅口组生物礁礁灰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