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Z0515008)
- 作品数:8 被引量:492H指数:7
- 相关作者:陈秀琼黄福才黄金火陈超马晓龙更多>>
- 相关机构:莆田学院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旅行效用概率模型与旅游业滞区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旅游流的空间分配是旅游研究的重点.从效用的角度研究旅游流的空间分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众多的预期目的地中,旅游者最终选择的是在一定经济和时间花费约束下可感受效用值最大的目的地.然而Rugg的旅行效用模型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未列明具体的消费技术矩阵,对具体变量与效用的关系未作明确阐述.(2)该模型没能反映出多产品组合间的竞争关系和权衡取舍关系.所以Rugg的旅行效用模型缺乏可操作性.借鉴并修正Rugg的旅行效用模型,对旅行效用变量进行界定和识别,建立旅行效用概率模型,用于分析旅游流的空间分配,并据此提出王瑛、王铮界定的"旅游业滞区"发展策略.最后以福建为例,结合线性规划技术和Lancaster效用理论说明旅行效用概率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基于旅行效用概率模型,还可以简便地绘制在不同时间和预算约束下各目的地所对应的客源地的旅游域,对其目标市场进行界定.
- 陈秀琼黄福才
- 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被引量:337
- 2006年
- 采用可以多层次分解的Theil系数测量1990 ̄2004年我国入境旅游时间尺度上的地带间、地带内和省际差异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990 ̄2004年中国入境旅游省际差异逐渐缩小,变化速度变缓;地带内差异大于地带间差异,地带内差异是构成省际差异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东部地带内差异是我国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主要贡献者。总体上看,中国入境旅游省际差异20世纪90年代初居高不下,90年代中期急剧缩小,21世纪初持续下降,并有小幅波动;地带间差异除1991年和2003年急剧上升外,其余年份持续下降;东部地带内差异较大,但差异迅速缩小,中部地带内差异居高不下,变化明显,西部地带内差异较小,波动不明显。结合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进行比较研究,有两个有意义的发现:一是入境旅游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和经济差异逐渐加大的发展方向刚好是相反的。研究结果验证了发展入境旅游可以起到调整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能起到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二是中国入境旅游地带间差异逐渐缩小,而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地带间差异却逐渐扩大,说明入境旅游在缩小地带间差异方面也发挥一定的作用。
- 陈秀琼黄福才
- 关键词:THEIL指数入境旅游
-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被引量:97
- 2006年
- 基于交通网络和旅游资源禀赋的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具有一定欠缺性。借鉴Shih研究成果,基于旅游者行走游线和旅游流量,分析社会网络理论的程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3个指标作为衡量区域旅游进出通道和中心性、可进入性和旅游集散中心的意义,将目的地划分为区域旅游核心区、缓冲区和边缘区,并对区域旅游分工和设施配备要求提供理论指导。旅游核心区应配备旅游中心、信息中心和口岸交通设施,旅游缓冲区应加强旅游景区建设,旅游边缘区在加强景区建设的同时还应强化宣传工作。探讨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优化措施,并对福建进行实证研究。
- 陈秀琼黄福才
- 关键词:社会网络理论
- 资源型城镇旅游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探寻资源型城镇旅游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对策。方法理论推导、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结果构建了基于综合环境持续改善基础上的以名气、人气和财气相互转化的旅游资源型城镇持续发展模式。结论以西安市临潼区为样本的该类资源型城镇旅游业可通过该模式指导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 黄金火马晓龙
- 关键词:资源型
- 福建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演进规律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通过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业务矩阵评估法建立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分析主要客源地入闽旅游者、目的地市级区域及旅游创汇空间竞争的发展态势;运用亲福度、地理集中度模型进一步分析旅游市场竞争格局演变.揭示了福建旅游市场的现实竞争态势,预测旅游市场未来发展趋势,为福建区域旅游规划甚至旅游业发展方向提供科学参考.
- 陈超
- 关键词:地理集中度
- 莆田市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在对莆田市旅游发展条件分析和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演变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莆田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一心七瓣"的扇型格局,并依此设计出十大亮点旅游开发项目、两大旅游营销项目和三大旅游节庆项目等措施保障旅游发展空间合理布局,实现将莆田发展成为滨海旅游胜地的目标。
- 林明太黄金火
- 关键词:旅游发展
- 台湾入闽旅游市场趋势预测被引量:7
- 2007年
- 台湾入闽旅游客源市场对福建旅游业的发展有相当明显的影响。以1998–2005年台湾入闽旅游人次占赴大陆比例及台湾赴大陆旅游人次为依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GM(1,1)模型预测入闽旅游客源市场趋势,通过后验差比值C和小误差概率P分析表明,模型精度高;用该模型预测了福建"十一五"台湾入闽旅游客源市场规模,并结合调研情况综合分析台湾入闽旅游市场特征,为福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对台宣传促销提供参考。
- 陈超
- 关键词:GM(1,1)模型灰色预测
-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空间结构与若干地理因素的关系被引量:28
- 2005年
-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建立了85处国家地质公园。最邻近点指数判别表明:国家地质公园在空间分布上属于凝聚型,受中国大地构造控制,形成了东部沿海带、武夷山带、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带、环青藏高原带、秦岭带、南岭带6个集聚带。进一步分析国家地质公园与区域经济水平没有明显的耦合关系,但与城市发展水平的空间耦合关系明显。说明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不仅依赖于地质遗迹资源,而且还与周边区域的城市发展水平有关。由于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因此随着这些区域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建立更多的国家地质公园对大西部开发和中部经济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黄金火
- 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