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0ZR1414100)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1
相关作者:吴辉林军罗文俊张经朱建荣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植物
  • 2篇生物量
  • 2篇浮游植物
  • 1篇调蓄
  • 1篇营养盐
  • 1篇植物生物
  • 1篇植物生物量
  • 1篇三峡工程
  • 1篇生物量分布
  • 1篇物量
  • 1篇环境因子
  • 1篇浮游植物生物...
  • 1篇长江口
  • 1篇长江口外

机构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1篇刘莲
  • 1篇徐丽丽
  • 1篇朱建荣
  • 1篇张经
  • 1篇罗文俊
  • 1篇林军
  • 1篇吴辉

传媒

  • 1篇水产学报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江口外海区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0
2011年
根据2006年7月对长江口外海域67个站点的大面积综合调查结果,分析了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细胞丰度和叶绿素a转换生物量的分布特征。硅藻细胞丰度占绝对优势,其中以菱形海线藻和中肋骨条藻数量最大。各站点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范围1.42~448.25×106 cell/m3,平均值为90.47×106 cell/m3。通过细胞体积生物量转换法,计算了2006年夏季长江口外海区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转换生物量,平均值为4.41 mg Chl.a/m3,各站点间变幅较大,范围从0.02到34.08 mg Chl.a/m3。长江口外海区夏季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在冲淡水区最高,江苏外海居中,而近河口区和台湾暖区最低。转换生物量大于4.0 mg Chl.a/m3的高值区位于冲淡水区(3 m层)盐度为28.0的等值线两侧,且处于NH3-N和P的低值区。悬浮物浓度、温盐、水体稳定度和营养盐是影响长江口外海域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在本次调查期间长江口外海不存在氮营养盐限制,冲淡水区存在明显的P营养盐限制,台湾暖流区存在潜在的Si营养盐限制。
林军朱建荣张经吴辉罗文俊
关键词:浮游植物生物量环境因子
三峡工程调蓄水对长江口外海浮游植物生态动力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海洋模式ECOM-si,建立长江口外海包含环流场、温盐、泥沙和NPZD型生态模型的物理-生态耦合数值模式。利用历次定点、断面观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模拟精度,且稳定性良好,可用于研究长江口外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以及长江入海径流量受三峡工程调蓄前后,不同月份下泄水量的增减分别在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对长江口外营养盐和浮游植物月平均生物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长江口外营养盐增减的绝对量由近河口区向远河口区递减;且调蓄引起的营养盐增减峰值时间上自西向东推迟、峰值滞后。枯水年受径流调蓄的影响最大,径流调蓄导致的营养盐增量在各区均是枯水年明显大于丰水年和平水年,而在过渡区和远河口区10月后因蓄水导致的减量则相反。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情势与营养盐较为一致,枯水年影响最大,且自西向东峰值滞后;此外,由于硅藻和甲藻的竞争作用,硅藻在流量增加季节的生物量增幅大于流量减少季节的生物量减幅,而甲藻则相反。三峡工程的径流调蓄有利于增加长江口外海域的年均浮游植物生物量,但年平均增幅较小。
林军吴星辰刘莲徐丽丽闫庆
关键词:长江口外三峡工程营养盐浮游植物生物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