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09103)
-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3
- 相关作者:叶文华史中权张伟胡芳刘世豪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灰色关联和模糊聚类的机床温度测点优化被引量:23
- 2014年
- 针对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中温度测点优化选择的问题,提出采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机床温度测点进行优化选择。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温度变量与主轴热误差之间的相关系数,并据此优选温度变量,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所选择的温度变量进行聚类,确定关键温度变量,结合关键温度变量建立热误差线性回归模型。在精密卧式加工中心MCH63上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温度测点的数量由29个减少到6个,机床轴向热误差由41.3μm减小到7.6μm。
- 张伟叶文华
- 关键词:热误差灰色关联分析模糊聚类
- 基于刚柔-机电耦合的龙门机床主轴进给驱动联合仿真被引量:4
- 2016年
- 以龙门机床主轴进给驱动为研究对象,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其多体动力学模型,确定了丝杠、滑枕柔性和导轨—滑块结合面参数,构建了主轴进给模块刚柔耦合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模型,通过二者间的接口,建立了龙门机床主轴进给驱动刚柔-机电耦合仿真模型,对三环PID参数进行了整定。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伺服系统具有快速、稳定和准确的特点。该仿真模型也实现了复杂机电系统的联合仿真。
- 胡芳叶文华
- 关键词:龙门机床伺服进给系统机电耦合联合仿真
- 多轴联动条件下插补速度实时可调的前瞻控制算法被引量:10
- 2014年
- 针对目前多轴联动条件下S形加减速算法复杂,一条插补线段内最大进给速度不能实时可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插补速度实时可调的前瞻控制算法。算法首先根据机床特性和线段夹角建立了小线段衔接处进给速度的约束条件,然后采用加速度跟随原理提出了最大进给速度连续可调的S形加减速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加速度自适应调整的前瞻处理算法。该算法在不降低轨迹插补精度的前提下,能以最大的速度通过线段的转接点,从而使整个线段插补过程具有高度的柔性和快速性,能满足现代数控系统对前瞻处理的实时性要求。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降低了机床运动时的振动,与传统速度规划算法相比,同等加工条件下,加工效率明显提高,工件表面质量也得到改善。
- 史中权叶文华
- 关键词:加减速控制数控系统
- 基于音圈电机作动器的主轴振动LQG控制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为克服被动动力吸振器偏离最优状态时抑振效果严重降低的不足,针对动刚度较低的铣削加工机床的主轴振动控制,设计了一种混合动力吸振器的主动振动控制系统。该吸振器以音圈电机为作动器,以位移和速度作为状态反馈信号,直接对铣削刀具施加控制力,从而达到抑制主轴振动的目的。在分析音圈电机驱动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两自由度的铣刀与主轴振动力学模型,推导出系统的状态方程,并采用线性二次高斯控制(LQG)最优控制方法对振动控制模型进行了仿真,最后在实际的数控雕铣机床上进行了相关的铣削主轴振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主轴切削振动,基于振动位移反馈的抑振效果优于基于振动速度反馈的抑振效果,但基于振动速度反馈能更有效地抑制高频的共振峰值,实际系统应根据振动反馈信号实时调整主动控制参数。
- 史中权叶文华
- 关键词:音圈电机动力吸振器最优控制切削颤振
- 复杂工件加工工艺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为了提高一种复杂工件的加工精度,对加工工艺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工件的精度要求,提出了工艺系统的设计准则。根据被加工工件的特点和工艺设计准则,选择合适的卧式车床和刀具,并设计夹具装置和辅助装置,经装调后形成工艺系统。将工件毛坯装夹于工艺系统,并设计工艺方案,选择合适的切削条件进行加工。加工得到的工件成品经检测,其精度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证明所设计的工艺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工程实用性。
- 周晖徐彬单文勇刘世豪姚克恒
- 关键词:复杂工件车床夹具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