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ADJ001)
- 作品数:30 被引量:72H指数:4
- 相关作者:朱宗友吕世荣杨卫军聂海杰郭咔咔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阜阳师范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关于“以人为本”中“人”的问题的思考被引量:6
- 2009年
- 在讨论"以人为本"的时候,学界有人把这里的"人"理解为"一切人"。文章认为,不论从党的文献、从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还是从党的宗旨和目标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看,"以人为本"中的"人",都应理解为人民群众。
- 吕世荣朱宗友
-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民
- 全球化背景下党的领导面临的新挑战
- 2011年
- 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明显的特征。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全球化对党的政治领导提出的新挑战主要体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问题上。全球化对党的思想领导提出的新挑战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被动摇的危险。全球化对党的组织领导提出的新挑战主要体现在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作用的发挥受到严重影响。
- 朱宗友
- 重构马克思的生态学--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观的解读被引量:3
- 2011年
- 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生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生态学的核心;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人类异化、自然异化以及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异化。福斯特系统地重构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就是要恢复作为生态学家的马克思。福斯特重构的"马克思的生态学",从生态学角度重新梳理了马克思的思想轨迹,使得马克思生态学思想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福斯特对于马克思生态观的解读以及对"马克思的生态学"的重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生态问题的新思路和范式。
- 杨卫军
- 关键词:福斯特
- 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晚期阿尔都塞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
- 2014年
- 晚期阿尔都塞基于反对唯心主义的哲学视角,特别是反对目的论的理论旨趣,试图揭示出思想史上隐匿的"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潜流",进而开启一条新的唯物主义路径。为此,晚期阿尔都塞以偶然性为核心原则,其理论考量从本体论进入历史观层面,从而试图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表明,阿尔都塞晚年远离了马克思主义,其理论也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
- 邓远萍郭咔咔
-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目的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探析被引量:4
- 2010年
-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上,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上,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战略问题上,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在发展商品经济问题上等许多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 朱宗友胡鹤玖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
- 马克思意识形态范畴的历史变革及其多维内涵
- 2014年
- 意识形态是个历史范畴,它孕育于启蒙运动,由特拉西最先创立,并随着拿破仑的批判而转变成一个否定性范畴。通过将自身思想发展与时代问题深层契合,马克思破除了传统意识形态范畴的抽象性、形而上学性和非现实性,逐步确立了蕴含多重内涵的意识形态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范畴。马克思在实现对传统意识形态理论的超越之际,也为我们今天认识和应对意识形态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导引。
- 聂海杰
- 关键词:意识形态特拉西拿破仑
- 马克思的资本拜物教批判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资本论》蕴含着马克思对资本拜物教的整体性理解,揭示了资本拜物教发展历史的三重幻象,即:资本自我增值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本体逻辑的存在幻象,资本拜物教徒的思维形式成为日常生活意识的客观思维幻象以及资本利益至上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理念的制度幻象。"三位一体"的社会结构幻象遮蔽了资本拜物教生产方式的剥削关系本质和内在的主体悖论。马克思的资本拜物教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为认识全球化时代的意识领域新变化提供思路,为认识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多元价值观提供借鉴。
- 吴永辉
- 关键词:拜物教意识形态资本
- 马克思哲学的变革与传统西方哲学的理论困境被引量:2
- 2011年
- 一、传统西方哲学的理论困境
反思西方哲学的历史,这一哲学不仅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1.哲学追求“自由”与实现“自由”途径的矛盾西方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把成为“自由思想”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认取哲学为惟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惟一学术。”(亚里士多德,第5页)黑格尔也说过:“哲学的出现属于自由的意识,
- 吕世荣
- 关键词:传统西方哲学马克思哲学亚里士多德
-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意识形态效应被引量:2
- 2012年
-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带有"范式"更换意义的深刻变化,它包括社会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并由此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明显变化。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它带来了意识形态成分的变化、意识形态运行方式的变化。面对这些由社会转型的意识形态效应,我们只有坚定立场,同时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方式、新途径、新策略,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和牵引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 周宏吕世荣
- 关键词:社会转型意识形态社会主义
- 马克思感性的人学对环境伦理学本体论的超越
- 2011年
- 当代环境伦理学的本体论困境在于:在人学问题上的误区;自然价值论的证明;"自然主义谬误"的羁绊。马克思感性的人学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生物人"和人类中心主义"理性人"的扬弃与超越。马克思感性的人学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出发点,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入手,为环境伦理学摆脱本体论困境寻求一条可能的出路,进而从理论预设走向环境保护。
- 杨卫军
- 关键词:环境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