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3034038)

作品数:19 被引量:312H指数:9
相关作者:于涛方吴志强李娜顾朝林陈爽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军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5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军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城市
  • 8篇竞争力
  • 7篇城市竞争力
  • 5篇都市
  • 4篇都市区
  • 4篇竞争优势
  • 3篇人口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内部资源
  • 2篇经济结构
  • 2篇就业
  • 2篇就业结构
  • 2篇空间分布特征
  • 1篇地方化
  • 1篇第五次全国人...
  • 1篇都市连绵区
  • 1篇都市圈
  • 1篇新经济

机构

  • 17篇同济大学
  • 6篇南京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交通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8篇于涛方
  • 6篇吴志强
  • 4篇李娜
  • 2篇顾朝林
  • 1篇许有鹏
  • 1篇刘娜
  • 1篇蔚芳
  • 1篇陈爽

传媒

  • 3篇规划师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城市规划汇刊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人口与经济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人文地理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国外城市规划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 1篇城市规划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Chines...
  • 1篇2004城市...

年份

  • 1篇2006
  • 10篇2005
  • 8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NFLUENTIAL FACTORS COMBINATION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STAGES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Case Study of Suzhou in China
2004年
The urba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rely on the combin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influential factors. As a dynamic progressive process, the city at different time has different competition influential factors combination. Because of this, the urba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ake on time-series characteristics. Stages of urban competition can be summed up into three ones, the basic factor-driven, the investment-driven and the innovation-driven. The finding of the study on the stages of urba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Suzhou is that in the current stage of Suzhou its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the investment-driven. The investment, especially FDI, plays remarkable functions for Suzhou competition with other cities.
yruTao-fangGUCHao-lin
论城市竞争力及评价方法和程序被引量:27
2005年
本文对国内外“竞争力”辨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其结论是:城市竞争力是指一定竞争环境中,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以创造价值或财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城市竞争力概念和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环境学派”、“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城市竞争力的一般评价方法:区域经济学方法、基准法和SWOT方法。最后总结了城市竞争力评价的一般程序。
李娜于涛方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内部资源
基于行业人口的环渤海地区区域结构研究
各类区域均可在归并为两类,即均质区和枢纽(节点)区。本文从“均质区”入手,对环渤海湾地区的449个县、市、区按照就业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相应都市区的结构特征以及都市区的空间组合特征等,进而...
于涛方
关键词: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长江三角洲
文献传递
中国城市全球化与地方化程度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全球化和地方化以及伴随的全球空间和地方空间是新经济时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即全球化过程中的全球体系优势源泉和地方化过程中的地方据点优势源泉。中国城市加速其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城市竞争以及城市—区域一体化也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加剧和加速,城市发展取决于其全球性的链接程度以及区域竞争力的高低和地方根植程度。该文分析新经济时代全球化和地方化过程中城市发展和城市竞争的基本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城市的全球化和地方化程度。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全球化和地方化作用相对显著;中西部地区由于区域整体竞争力低、城市区域整合度差,影响了该区域的城市竞争优势。
于涛方刘娜
关键词:地方化新经济时代城市发展主成分分析竞争优势整合度
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崛起的条件和机制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昆山、萧山、江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迅速崛起的中小城市。它们是沪宁、沪杭或者宁杭城市带上的一个节点 ,又位于上海、杭州和南京大都市圈的周边地区。通过分析发现沪宁杭周边地区中小城市的崛起的条件如下 :这些中小城市所在区域为企业选址提供了必要的宏观区位背景、交通条件 ,为企业“落脚”提供了良好的微观选址条件 ,并且创造了多核心的产业载体。此外 ,本文对沪宁杭周边地区中小城市的崛起机制进行了剖析。
于涛方吴志强
关键词:大城市城市竞争力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边界界定研究被引量:33
2005年
都市连绵区的边界界定对象包括两个方面,都市连绵区的整体空间范围边界界定和内部结构边界界定。对长江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所有的238个县、市、区的就业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相应都市区的结构特征以及都市区的空间组合特征等,进而确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整体范围边界和内部结构边界。其结论包括①长三角都市连绵区的整体空间范围包括苏州、无锡、宁波的全部以及上海、南京、常州、杭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和绍兴、舟山的部分县市区;②长三角的内部结构可分为三大部分,以上海为中心的环太湖城镇密集区,以南京为中心形成沿长江城镇区,以杭州、宁波为中心形成环杭州湾城镇密集区,其内部边界界线分别以镇江丹徒区、嘉兴—湖州为边界地带。从核心城市上海角度看,整个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内部结构呈现“圈层推进+轴线延伸”的空间特征。
于涛方吴志强
关键词:城镇密集区内部结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结构都市区环太湖
论城市竞争与竞争力的基本理论被引量:10
2004年
在城市竞争力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归纳城市竞争与竞争力的若干规律。①新经济时代城市竞争机制呈现与传统经济时代不同的特征;②城市竞争力取决于'起动和活性作用'的资源因素、成长性激励作用的内部能力因素,及起推动和滞缓作用的外部环境因素;③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资源和内部能力的组合反映和决定了城市竞争态势及竞争的核心能力。一方面,影响因素的静态组合状态,反映了竞争'类型'的不同;另一方面,影响因素的动态组合,表现为竞争优势驱动的'时序'特征;④全球化、地方化过程作为竞争的外部环境提供了城市的全球体系优势及地方据点优势源泉;⑤城市竞争在全球、区域及城市层面上具有不同的空间投影。
于涛方顾朝林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竞争优势
江苏沿江城市适宜度评价被引量:4
2005年
城市适宜度的提出一方面源于目前城市发展存在的各种严重问题;另一方面源于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目标.其研究角度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城市微观地段或城市某个层面的城市适宜度研究;另一类是把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进行适宜度的分析.为把城市作为一个巨系统,即需在分析城市适宜度的概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建立城市适宜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选取江苏沿江8市,采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分析城市适宜度.评价总得分依次顺序是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泰州和南通.其中前 4 位都位于长江南岸,其经济基础雄厚、具有较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而江北的扬州、泰州、南通等则相对得分较低,反映了江苏沿江城市适宜度的区域差异和空间特征.
李娜于涛方许有鹏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城市特色、竞争优势与竞争战略被引量:35
2004年
城市特色维持、孕育和塑造着城市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城市特色决定和影响着城市的职能类型,城市职能类型凸显不同的城市特色内容和形式。基于城市特色的城市竞争战略和策略主要包括城市特色的识别、城市特色的保护与培育等。
于涛方
关键词:城市特色竞争优势城市职能竞争力
基于行业门类人口的环渤海湾地区区域结构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是区域结构的两个重要方面。人口是区域特别是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之一。各行业门类人口的就业结构和空间分布则同时反映了区域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特征。我们对环渤海湾地区所有的449个县、市、区的就业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相应都市区的结构特征以及都市区的空间组合特征等,进而确定了环渤海湾地区的内部结构。从分析结果来看,环渤海湾地区内部结构相对松散,不是一个紧凑的经济实体单元。作为一个整体,环渤海湾地区远远未达到都市连绵区的水平,虽然其京津地区以及辽中地区初显其连绵区特征。
于涛方吴志强
关键词:区域经济结构空间分布特征都市连绵区经济区域就业结构都市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