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8068)
- 作品数:24 被引量:66H指数:5
- 相关作者:都雪静王占宇储江伟张鹏陈琳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纯电动SUV的RCAR低速结构正面碰撞仿真及优化被引量:3
- 2020年
- 为研究某款纯电动SUV低速正面碰撞耐撞性能,提高其保险等级,根据欧洲的RCAR低速碰撞测试规程,应用ANSA软件建立纯电动SUV低速结构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利用LS-DYNA和Hyper View软件分析该电动车SUV前端关键部件的变形和吸能情况,针对其耐撞性不足的问题,从提高其刚度和强度方面进行结构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前端关键部件的耐撞性整体有所提高,吸能盒吸能和变形均明显改善,且吸能盒的压缩距离为111.8 mm,该值接近防撞梁距离风扇和其安装板的最小距离110 mm,对风扇的挤压明显减小,前纵梁的塑性变形由45.41%降低为12.52%。并针对优化后吸能盒压缩距离和前纵梁塑性变形不满足RCAR测试要求问题,应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关键部件的整体厚度进行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吸能盒的压缩距离为105.44 mm,前纵梁的塑性变形为5.04%,达到RCAR测试要求,前端结构的耐撞性提高了,并且达到了轻量化的效果。
- 都雪静陈占丽
- 关键词:结构优化
- 纯电动SUV正面25%偏置碰撞仿真和优化被引量:5
- 2020年
- 为研究某款纯电动SUV在正面小重叠碰撞下的安全性能,根据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发布的测试规程,应用ANSA软件建立纯电动SUV正面25%偏置碰撞模型,利用LS-DYNA显式求解软件进行了计算。通过HyperView后处理软件分析了整车加速度、前围板最大侵入量、关键部件变形和吸能情况,发现该车型碰撞力有效传递路径为上纵梁传递到A柱,轮胎通过悬架系统传递到中地板边梁和门槛梁,而关键吸能部件(吸能盒和前纵梁)没有成为有效的碰撞力传递路径;乘员舱相关部件(A柱、A柱上边梁及中地板边梁等)刚度不足,该车型乘员舱变形严重。针对该车型在正面25%偏置碰撞试验中乘员舱变形严重的问题,从改善碰撞力传递路径和采用轻型铝合金材料以提高乘员舱刚度两个方面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整车碰撞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乘员舱侵入量明显减小,前围板最大侵入量由246.59 mm减小到151.29 mm,降低了38.65%,结构评级由“差”提升到“良好”。针对提高乘员舱刚度后整车加速度峰值过大的问题,进行了L9(34)正交试验分析,得到了在前围板最大侵入量由151.29 mm降低到146.49 mm的前提下,整车加速度最大峰值由55.86g降低到44.77g的最优组合方案。
- 王占宇周士兵张本宏郭晓光周华晨
- 关键词:汽车工程结构优化
- 纯电动SUV的RCAR低速碰撞吸能盒耐撞性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针对某款纯电动SUV铝合金吸能盒在低速正面碰撞工况中耐撞性问题,笔者应用计算机仿真分析的方法,根据欧洲的RCAR低速碰撞测试规程,对该纯电动SUV进行了低速结构正面碰撞仿真模拟研究,分析了该电动车SUV铝合金吸能盒的变形和吸能情况,并根据RCAR测试要求以及吸能盒优化原则,设计了4种吸能盒优化方案,根据吸能盒的耐撞性评价指标,通过量化的标准分析4种优化方案铝合金吸能盒的耐撞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纯电动SUV初始模型中的铝合金吸能盒耐撞性较差,碰撞后造成车身结构损坏严重;对比分析4种优化方案,方案四铝合金吸能盒低速碰撞耐撞性最好,相比于初始模型耐撞性明显提高。
- 都雪静陈占丽周华晨张美欧宋佳丽
- 关键词:车辆工程耐撞性
- 公路路面热辐射对汽车排放NO_x扩散特性的影响
- 2013年
- 针对公路沥青路面热辐射,建立了三维大气流动及机动车排放物扩散的CFD仿真模型,进行了非定常三维湍流流动模拟;结合气象因素及单车排放NOx扩散浓度的实地测试,研究了路面热辐射对机动车排放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路表加热作用所产生的热力环流使得污染物能够被有效地输送和扩散至上空,从而使得近地面的污染物浓度下降;随地表温度增高,输送效应增强;在尾气排放方向处于距排气口10 m远处,人的呼吸带高度处NOx浓度仍然较高;NOx扩散浓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符合,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
- 王占宇都雪静陈琳李金鹏郭欢欢
- 关键词:环境工程数值模拟
- 突发事件下公路应急物资调度优化被引量:5
- 2021年
- 为了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考虑事故发生后道路被破坏、应急物资需求量不确定和各事故点需求紧迫度不同的情况,研究突发事件下公路应急物资调度优化。根据事故后道路破坏状态,确定救援车辆修正后的行驶速度;利用三角模糊理论,将事故点的模糊应急物资需求量转化为确定值;在传统TOPSIS法的基础上,利用主客观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并且采用B型关联度来客观描述评价对象与正、负理想解之间的距离,利用改进的TOPSIS法通过以上方法得到各事故点的需求紧迫系数,以保证配送的公平性。在此基础上,针对三级调运网络,建立多目标应急物资调度优化模型,结合雅安地震实例,利用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重大突发事件下,引入需求紧迫度的公路应急物资调度,不仅能实现对需求紧迫度较高的事故点优先配送,而且得到的应急物资调度方案使配送时间节省了21%,车辆运输成本减少了25%,物资需求满足度达到100%;同时考虑灾后道路破坏和模糊需求的情况,使得应急物资调度优化更加符合现实情况。
- 都雪静王爱辉孙菲菲
- 关键词:交通安全多目标决策突发事件
- 基于RCAR试验的电动SUV低速保险杠耐撞性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为研究某款纯电动SUV保险杠在低速正面碰撞工况下的耐撞指标,提高其耐撞性能。首先依据RCAR保险杠低速碰撞试验及评价方法,建立某纯电动SUV正面全宽低速保险杠碰撞有限元模型;其次,从防撞梁、吸能盒的吸能和变形以及车体损坏情况等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防撞梁强度不足,导致吸能盒未发挥低速吸能效果,风扇受到挤压。最后从防撞梁截面型式、材料,厚度3个影响防撞梁强度的因素出发,提出3种优化改进方案。研究表明,方案3防撞梁低速碰撞耐撞性最好,在满足轻量化要求的同时满足了RCAR测试的要求。
- 都雪静陈占丽
- 关键词:保险杠低速碰撞耐撞性
- 汽车碰撞翻滚事故逆向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为了真实、准确地再现汽车碰撞翻滚事故过程,分析了汽车翻滚事故的力学模型及翻滚过程。针对某一实际案例,通过对事故现场勘查结果的仔细核查,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PC-Crash建立车-车碰撞模型,设置事故车辆参数及事故信息参数,在模型中以二维和三维视图的形式逆向还原了汽车碰撞翻滚的整个过程,并通过碰撞速度的计算验证,得出此种方法逆向分析误差为2%,证明了该逆向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 都雪静乔凯凯
- 关键词:PC-CRASH
- 基于Petri网的汽车总装线生产物流优化被引量:2
- 2017年
- 基于汽车总装线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运用Petri网的基本理论和模型的构造块为基础进行建模,通过对汽车总装线上各个工位的工作时间、工人数及工位数的数据采集,采用3σ准则获得仿真时的输入参数数据;根据各模块的功能与联系,实现Petri网模型与Arena仿真模型的对接,形成汽车总装线的Arena仿真模型;输入各有效工作时间,实现汽车总装线的物流仿真并结合汽车总装车间的历史数据,实现模型可靠性验证;以仿真的结果计算总装线的平衡率、工作负荷率及资源利用率,重新划分工作站,为汽车总装配线物流系统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 都雪静王真真
- 关键词:生产物流汽车总装线PETRI网资源利用率仿真模型
- 复合材料发动机罩的行人头部保护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为研究聚丙烯复合材料发动机罩的行人保护性能,应用ANSA软件建立发动机罩和行人头部冲击器的有限元模型;参照欧盟EC 78/2009行人保护法规要求,选取碰撞危险点;应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相同结构下聚丙烯复合材料发动机罩和钢制发动机罩的行人保护能力以及静态刚度,比较不同配比材料发动机罩的吸能特性和头部碰撞损伤的相关加速度值,并针对铰链处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表明:所设计的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发动机罩在保证刚度的条件下,有明显减重效果,并在头部碰撞区域对行人头部有较好保护效果。
- 都雪静王艺群
- 关键词:发动机罩复合材料行人保护结构优化
- 基于ANSA正面100%碰撞的某SUV车身耐撞性分析
- 2021年
- 为研究某SUV在100%正面碰撞事故中的耐撞性,基于ANSA建立某SUV整车正面100%碰撞仿真模型。依据《C-NCAP管理规则(2018年版)》法规中正面碰撞试验及评价方法进行碰撞分析,以B柱加速度、车门变形量、保险杠变形量、前围板侵入量等作为评价指标,对车身耐撞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保险杠与前纵梁变形良好,是碰撞过程中主要吸能部件;左右两侧B柱最大加速度分别为35 g、38 g,满足碰撞要求;门框变形量分别为22 mm、14 mm,满足变形要求;前围板最大侵入量为153.1 mm,超出目标值,需要进行结构或强度的改进和优化,并提出优化方案。
- 都雪静宋佳丽
- 关键词:ANSA耐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