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ZW023)

作品数:14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志清陈东杨基燕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学
  • 2篇艺术

主题

  • 8篇乐府
  • 7篇音乐
  • 4篇南朝
  • 3篇齐梁
  • 3篇乐府诗
  • 2篇体式
  • 2篇文学
  • 2篇南朝乐府
  • 2篇乐府文学
  • 2篇乐章
  • 1篇独唱
  • 1篇对唱
  • 1篇雅化
  • 1篇雅乐
  • 1篇演唱
  • 1篇艺文志
  • 1篇音乐观
  • 1篇音乐观念
  • 1篇音乐环境
  • 1篇音乐美学

机构

  • 13篇吉首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中国劳动关系...

作者

  • 14篇王志清
  • 1篇杨基燕
  • 1篇陈东

传媒

  • 3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文艺研究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朝时代中原旧曲的“新声化”现象被引量:1
2010年
南朝时代,以相和歌为代表的中原旧曲和南方新声—吴声、西曲在共存中实现着新、旧递嬗,在此种音乐背景下,旧曲显示出"新声化"趋向。音乐的"新声化"包括曲调和体式的新变,曲辞的"新声化"主要反映为曲辞内容的艳情化。中原旧曲"新声化"在乐府史上的意义体现在:延续了中原旧曲的艺术生命力;丰富了乐府诗的创作方式;显示了音乐在乐府艺术中的重要位置。
王志清
关键词:南朝旧曲
论南朝乐府新声的发展历程被引量:3
2009年
南朝乐府新声,即吴声和西曲,渊源于徒歌民谣,经"被之管弦"发展为乐歌,并经历了消费期和转化期两个阶段。在南朝新声由下而上的动态演进过程中,晋宋齐与梁陈时代的新声在辞乐面貌、创制方式、乐歌定位及乐歌与诗歌的关系等方面体现出一定差异,反映了乐府新声的诗体特征和一般的发展规律。
王志清
关键词:南朝
论萧梁宫廷音乐文化建设与乐府诗发展被引量:1
2010年
以梁武帝为核心的萧梁宫廷音乐建设雅、俗乐并重,富于新变特征,直接促成了萧梁时代乐府诗的总体繁荣,推动了汉魏旧曲的创作热潮以及吴声西曲的宫廷化历程,产生了新的俗乐歌词体式、风格和新的俗乐创作方式,由此反映出宫廷雅俗乐建设、宫廷音乐审美旨趣与乐府诗发展的密切关系。
王志清
关键词:宫廷音乐乐府诗体式
鼓吹曲的传播与齐梁时代鼓吹曲辞的创作被引量:2
2011年
鼓吹经历了民间音乐、宫廷俗乐、雅乐鼓吹的变迁,形成了铙歌俗乐鼓吹和朝廷雅乐鼓吹两个音乐系统。雅乐鼓吹经由乐府机构传承、乐人的音乐活动、师徒相授的传承模式以及乐谱的记录特点等增加了鼓吹传播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传播效果。铙歌俗乐鼓吹通过给赐方式流向民间,留存数量多,传播范围广,是齐梁鼓吹曲辞创作的主要音乐背景。齐梁鼓吹曲辞的创作在乐府史上具有新变意义。
王志清
关键词:齐梁
论南朝乐府“吴声”的演唱形态
2010年
依据文献记载及对歌辞内容的分析判断,本文认为南朝时的新型乐歌——"吴声"具有组曲联唱、单曲独唱及男女对唱等多种演唱形式。这些演唱形式的出现伴随着"吴声"从民间徒歌发展为艺术歌曲这一过程,与民间对歌风气的留存及其在上层社会、宫廷的传唱、表演有密切关系。
王志清
关键词:表演形态联唱独唱对唱
南朝乐府“吴声”的形成历史和歌辞特征被引量:1
2010年
南朝乐府"吴声"中的部分曲调是由民谣经"被之管弦"发展而来的娱乐乐歌,同时还存在着多种音乐来源,不宜被简单地称之为"民歌"。作为娱乐乐歌,"吴声"的歌辞制作体现出模式化倾向,具体包括运用套式语,歌辞的仿制、借用等。"吴声"在进入上层社会和宫廷后,又接受了文人文学和宫廷文学的改造。
王志清
关键词:民谣乐歌
“吴声”的雅化与风格演变
2010年
乐府的雅化包括观念层面的俗、雅变迁和实践层面的俗乐雅化。乐府的雅化体现在音乐与歌词两方面,吴声音乐的雅化经历了晋宋时期"被之管弦"和萧梁宫廷制作大型组曲两个阶段,歌词的雅化经历了文人雅歌和宫廷艳曲两个阶段。由此,吴声由民谣的质朴天然走向文人乐歌的含蓄雅致和宫廷乐歌的艳丽奢华,完成了风格的演变。乐府的雅化总体上实现了艺术化和精美化,这个过程本身充满创造性,不宜简单视为僵化。
王志清
关键词:雅化音乐歌词
论“节”的音乐意义及其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地位被引量:1
2011年
先秦两汉文献中出现的"节"字,基本意义为"节乐"与"和乐",同时还兼有"乐章"与"乐器"之意。"节乐"是实现"和乐"的前提和条件,"和乐"是"节乐"的结果。"节"的这一基本意义与音乐美学中的"中声"、"和"等概念范畴共同指示出中国音乐美学发展的基本方向。这一方向大致形成于春秋末期。"节"的音乐内涵实际上处于传统音乐美学的中心层面。
王志清陈东
关键词:音乐和乐乐章乐器
乐府诗体式因素与音乐的相关性
2012年
以音乐性为基本特征的乐府诗,其体式因素应包括句式、句逗、用韵、句数和乐章"解"数,前三者与曲调旋律、节奏有关,后两者与曲调"解"数和乐曲长度有关。通过分析乐奏辞的体式,发现同一曲调名下多首歌辞中最稳定的体式因素是句式,最不稳定的是乐章"解"数,而押韵特点是部分乐府诗体式的规定特征。句式、句逗、用韵均与曲调旋律、节奏有关,受到曲调基本特点的制约;句数、乐章"解"数所对应的曲调长度,并非曲调的决定性特点。乐府诗体式各因素与曲调、音乐的相关性存在疏密之别。
王志清
关键词:乐府诗音乐性体式句式乐章
齐梁时代的音乐观念及乐府诗的创作面貌被引量:2
2010年
音乐观念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的音乐理论表述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态度、认识和倾向。齐梁时代音乐理论表述集中于音乐功能论和音乐雅俗论两方面,总体继承了先秦乐教思想和儒家雅正的音乐观念;音乐实践中一方面寻求雅乐的传统依据,另一方面认可新声俗乐,并追求新声的雅化。齐梁时代雅俗兼容、共存的音乐观念为齐梁乐府诗的创作提供了开放的音乐环境,由此形成齐梁乐府诗全面的繁荣并推动雅乐、俗乐的新变。齐梁音乐实践观念对乐府诗创作的指导意义更为突出。
王志清
关键词:齐梁音乐观念雅乐俗乐乐府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