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163)

作品数:29 被引量:373H指数:14
相关作者:付晓飞吕延防孙永河刘宗堡孟令东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达市庆新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5篇盆地
  • 11篇油气
  • 9篇凹陷
  • 7篇成藏
  • 6篇断层
  • 6篇松辽盆地
  • 5篇油层
  • 5篇乌尔逊
  • 5篇海拉尔盆地
  • 4篇油气富集
  • 4篇三肇凹陷
  • 4篇主控因素
  • 3篇地质
  • 3篇断裂密集带
  • 3篇运移
  • 3篇石油地质
  • 3篇乌尔逊-贝尔...
  • 3篇贝尔凹陷
  • 2篇断陷
  • 2篇油气成藏

机构

  • 27篇东北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大庆油田有限...
  • 2篇安达市庆新油...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大庆钻探工程...

作者

  • 17篇付晓飞
  • 11篇吕延防
  • 8篇孙永河
  • 5篇刘宗堡
  • 3篇孟令东
  • 3篇王海学
  • 3篇平贵东
  • 3篇康琳
  • 2篇王雅春
  • 2篇申家年
  • 2篇袁红旗
  • 2篇魏长柱
  • 2篇赵淼
  • 2篇杜微
  • 1篇张晓玲
  • 1篇方庆
  • 1篇韩德金
  • 1篇陈哲
  • 1篇孙继刚
  • 1篇赵荣

传媒

  • 4篇地质科学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地球科学(中...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6篇2014
  • 9篇2013
  • 10篇2012
  • 4篇201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南凹陷下白垩统南屯组一段沉积体系及成藏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海塔盆地塔南凹陷下白垩统南屯组一段(K1n1)层序格架和沉积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K1n1内部可以识别出3个不整合面和2个湖泛面,最终将其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K1n1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底扇和湖泊3种相类型,南一段下亚段(K1nL1)与南一段中亚段(K1nm1)沉积时期受盆地初始裂陷期影响,主要发育西部缓坡物源控制下的长轴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南一段上亚段(K1nu1)沉积时期受盆地强裂陷期影响,主要发育湖泊沉积体系,此时盆内次级控陷断层受拉张作用发生翘倾而形成大规模反向断层。源储互层的生储组合特征、反向断层下盘的构造高部位、"翘-储"形成的扇三角洲前缘优质储层和"断-壳-扇"组成的油气优势输导通道共同决定了研究区西部次级凹陷中洼槽反向断层下盘为油气富集区。
刘宗堡张云峰刘云燕
关键词:层序格架油气富集区
勘探早期断层封闭性快速评价方法及应用被引量:18
2011年
断层垂向和侧向封闭的主因是剪切型泥岩涂抹发育且保持连续性。SSF为断距与其范围内泥岩厚度的比值、物理模拟和野外露头均证实,当SSF大于一个定值时,泥岩涂抹失去连续性,断层垂向开启。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断层遮挡型油藏控藏断裂垂向封闭与开启临界SSF值为5.0,塔南凹陷大部分控圈断裂垂向封闭,能够有效封堵油气。但必须考虑断层形成时间和后期活动性质,盆地回返抬升期形成的断裂不容易形成剪切型泥岩涂抹,断层反转造成泥岩涂抹封闭失效。卷入到断裂带中的泥质不仅是剪切型泥岩涂抹,还有砂岩中硅酸盐,因此SSF不完全代表断裂中泥质含量。SGR是表征断裂带中泥质含量最有效的参数,可以弥补SSF对评价砂-砂对接窗口的不足。将断层遮挡油藏油层对应的断层面最小的SGR值作为断层侧向封闭的临界,将临界SGR值对应的断距称之为风险断距,断距低于风险断距的断层侧向封闭风险性很大。利用这2种方法可以在勘探早期对断层圈闭风险性快速做出评价,以减少钻探风险性。
付晓飞温海波吕延防贺向阳
关键词:断层封闭性连续性油气
超浅疏松地层气超浅疏松地层气、水层识别方法——以大庆某地区黑帝庙层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大庆某地区黑帝庙储层压实程度低、成岩作用差、物性好,导致气、水层的电性特征相近而难以区分。在储层岩性、物性、水性和电性关系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中子测井为气层敏感曲线。以中子测井曲线为核心,建立中子测井与深侧向电阻率、密度、声波时差的交会图,确定气层解释下限标准。利用电阻率与声波时差、自然电位以及中子测井与密度、声波时差在气、水层匹配关系的不同,提出多曲线重叠与气测资料综合定性判断气层方法。为进一步扩大气层响应特征,采用多曲线定量计算气层解释综合判断参数,并与自然电位曲线交会区分气、水层,取得较好效果。15口试气井解释结果与试气结论进行背对背验证,气层解释符合率达到了84.4%。
张威张剑风赵玉秋王博运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断层和盖层双控模式被引量:23
2013年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为典型的裂陷盆地,发育两套区域性盖层:即强烈裂陷阶段和断-坳转化阶段发育的泥质岩盖层(含少量凝灰岩),累积厚度一般为50~120m,单层厚度为20~50m,其间夹1~2m厚的砂岩,大套泥岩连续分布,为质纯的泥质岩盖层.利用自行设计的排替压力仪测试43块泥岩和凝灰岩样品,其值为0.04~10.00MPa,校正到实际埋深的条件,排替压力为0.09~20.01MPa.随着埋藏深度增加,排替压力逐渐增大,与同深度含油的砂岩或砾岩储层排替压力相比大1~10倍.泥岩盖层排替压力及其与同深度含油砂岩或砾岩储层排替压力差在埋深超过1000m后明显增大.盖-储排替压力差决定盖层封闭的最大烃柱高度变化范围为300~2000m,远大于同深度圈闭的幅度,盖层自身不会渗漏.通过乌尔逊凹陷乌20井深浅储层GOI,均一温度和原油成熟度分析,认为大磨拐河组二段油藏为调整早期油藏形成的次生油藏,主要分布在反转构造上.断裂是破坏盖层完整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三种类型断层通常造成油气穿越区域性盖层运移:一是正反转断层破坏早期的封闭条件,造成早期聚集油气的调整运移;二是具有剪切型泥岩涂抹结构的断裂,当断距超过泥岩盖层厚度5倍时,泥岩涂抹失去连续性,垂向开启;三是构造反转阶段形成的正断层,具有典型的碎裂结构,容易造成油气垂向运移.裂陷盆地具有典型"断-盖"共控油气富集层位的特征,95%的地质储量受区域性盖层控制,只有5%的油气受开启断层控制,在区域性盖层之上形成次生油气藏.
付晓飞陈哲闫百泉杨勉孙永河
关键词:裂陷盆地盖层断层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坳陷隆起带类型及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海拉尔盆地为典型的小型断陷湖盆,具有"下断上凹"的二元结构,"洼槽控油、隆起带控油"特征明显。本文在系统研究构造演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隆起带形成演化历史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海拉尔盆地构造演化历经了5个阶段:即铜钵庙组山间盆地、南一段和南二段被动裂陷盆地、南三段和南四段主动裂陷盆地、大磨拐河组一伊敏组断—坳转化盆地和青元岗组坳陷盆地。经历了3期强烈变形和2期强烈改造,被动裂陷的走滑作用导致反向断层及其下盘翘倾隆起,形成"长期淋滤造储、近洼不整合输导、反向断层遮挡"的成藏有利条件,最终成为被动裂陷层序有利油气富集区带。主动裂陷伸展作用形成小型滚动背斜和中央隆起带,小型滚动背斜带形成"小而肥"构造油藏,而中央隆起带形成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带。南屯组沉积末期构造反转,导致部分中央背斜带隆升剥蚀,断裂切割破碎,进而导致大气水下渗淋滤,有效改造基岩潜山储层,成为基岩潜山油藏的富集带。伊敏组沉积末期,形成正反转断层和反转期活动的正断层两种调整型断层,将早期聚集在断陷构造层的油气调整到大磨拐河组,聚集在反转构造及其边部,形成次生油气聚集带。
平贵东吕延防王海学魏长柱
关键词:隆起带成藏海拉尔盆地
特征曲线重构后波阻抗反演在塔南油田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解决塔南凹陷东部南屯组岩性识别困难、储层预测精度差的难题,采用重构高电阻率泥岩段特征曲线、突出储层与围岩差异的反演方法进行了储层预测。结果表明,针对具有高电阻率的围岩或井壁垮塌、钻井液侵入的围岩(均为较厚的泥岩)进行特征曲线重构能够有效降低声波时差响应值低、密度测井值低所产生的影响,对地质特征相似区域的储层识别具有指导意义。
许凤鸣
关键词:波阻抗反演
断裂质量校正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被引量:15
2014年
为了有效降低地震解释中的不确定性,提出综合应用三维地震资料、地震相干切片、小层对比和井资料校正断裂解释的不确定性以及断层位置和组合方式正确性的一种方法.首先通过地震“十字”剖面和相干切片,落实地震断裂存在的真实性及预测亚地震小断层密度,通过垂直地震分辨率与地震断层末端点位移梯度比来预测亚地震断层尾部长度;其次以小层分层数据为基础,应用正断层钻井校正模式校正断层的位置.然后,基于断层面断距等值线确定出分段生长断裂,应用断层分段生长连接标准厘定分段生长断裂处于“硬连接”阶段还是“软连接”阶段(侧列叠覆).研究结果表明:断层质量校正有利于降低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风险性:1)亚地震断层尾部长度预测可能导致经济与亚经济前景资源的差异;2)断层位置校正是落实断层与井位配置关系的基础,杏树岗区块X9-4-31井注水受效验证了断层位置校正的可靠性;3)经证实太北开发区f074断裂是由2条侧列叠覆断层组成,明显控制着断圈类型划分以及封闭性定量评价;4)目前普遍应用泥岩涂抹系数(SSF)定量评价断层垂向分段生长,临界SSF值为5~8,低于临界值,形成典型泥岩涂抹封闭,若超过临界值,则形成贯通性断层,导致油气侧向渗漏或跨层聚集.
王海学吕延防付晓飞刘宗堡孟令东杜微
关键词:油气勘探开发
乌东斜坡带南一段油富集的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对海拉尔盆地乌东斜坡带南屯组一段油富集规律的分析,揭示了该区南一段油富集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乌东斜坡带南一段发育的优质烃源岩,为南一段油的富集提供了重要来源;南一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有利的沉积相带和砂体分布区控制着油的丰富程度;研究区从洼槽到断裂坡折带到缓坡带,总体表现为水—油—水的关系,控圈断裂的侧向封闭能力决定着圈闭的有效范围和油水边界。下一步南一段油的勘探和开发应以断圈封闭的油水界限内有利沉积相带和渗透性砂体区域为主要目标。
王雅春张晓玲张晓玲袁红旗韩德金
关键词:油气富集规律主控因素海拉尔盆地
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洼槽结构特征及与烃源岩的响应被引量:11
2011年
海塔盆地主要发育南二段和南三段烃源岩,二者在沉积特征和结构特征上均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搞清这两套烃源岩的形成背景及控藏作用,从盆地构造演化角度出发分析不同时期洼槽的结构特征,进而分析洼槽与烃源岩的关系。研究表明,南二段和南三段烃源岩分别形成于被动裂陷盆地和主动裂陷盆地时期,这两个时期形成的洼槽其结构分别为"泛盆"结构和多个半地堑构成的"复式小型断陷湖盆群"结构。两期不同结构的洼槽均控制了各自烃源岩层的分布及地层结构特征,从而决定了油气近源聚集且分别为短距离侧向运移和短距离垂向运移的规律。南二段烃源岩对已发现油气的贡献要好于南三段烃源岩。
孙永河隋立伟付晓飞申家年康琳孙庆华
关键词:烃源岩
碎屑岩层系中张性正断层封闭性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前断层封闭性研究大都集中在碎屑岩地层中的正断层上,断裂几何学特征(产状、规模和次级破裂)、母岩性质和变形机制(断层岩类型和断裂带结构)、应力状态(稳定性)、温度历史(胶结作用)和流体性质均影响断层封闭能力。应力状态决定断层的稳定性是断层封闭的前提和基础,沉积历史和成岩阶段确定的母岩成分、孔隙度、岩石力学特征、应力状态和温度历史,决定了断裂微观变形机制,形成多种类型的断裂带和封闭能力不同的断层岩,是断层封闭的主因。断裂变形期后的变化,如胶结作用和再活动,原始形成的封闭条件改变,流体性质影响断层的封闭能力大小。定量或半定量分析影响断层封闭性的因素,有助于促使断层封闭性评价从包含有断层面、断层岩渗透性以及对接关系的3D模型向包含断层运动、断层带作用和流体流动的4D模型方向发展。
孟令东付晓飞吕延防
关键词:断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