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495) 作品数:31 被引量:391 H指数:13 相关作者: 王晓燕 陈永娟 耿润哲 鲍林林 刘洋 更多>> 相关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理学 更多>>
北运河沉积物中主要脱氮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21 2016年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北运河沉积物中主要脱氮功能微生物,反硝化细菌和厌氧氨氧化细菌(Anammox)的群落特征,探讨了微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和Anammox的丰度和群落组成随季节变化差异显著.从夏季到冬季,反硝化细菌丰度逐渐增加,Anammox的丰度却逐渐降低;反硝化细菌的多样性均显著的高于Anammox的多样性,反硝化细菌是北运河沉积物中主要的脱氮微生物.从夏季到冬季,沉积物中氮和TOC含量均逐渐升高,温度是决定脱氮微生物群落特征季节变化的关键因子,TN与反硝化细菌的群落丰度显著正相关,C/N与Anammox的丰度显著正相关;反硝化细菌的群落结构主要受到硝氮和p H的影响,p H也是影响Anammox物种时空分布的主要因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两种脱氮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均具有较高的耐污性和良好的脱氮效率,反硝化细菌主要从属于Pseudomonas和Halomonas,Anammox物种发育多样性较低,主要为浮霉菌门的Candidatus Brocadia. 鲍林林 王晓燕 陈永娟 张苓荣关键词:反硝化细菌 厌氧氨氧化细菌 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面源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36 2015年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密云水库流域的土地利用格局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作为影响流域非点源污染输出的主要因素,探讨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变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对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区,从土地利用变化与污染过程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开展流域非点源污染过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基于流域1995年、2000年、2005年3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模拟评价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布特征,并应用景观格局指数、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和通径分析等方法,从全流域和三级保护区等多空间尺度,量化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及其格局时空变化对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域的非点源负荷与土地利用格局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格局指数能累积解释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变化的56.3%。污染负荷受土地利用格局的破碎度和形状的影响较大。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耕地、林地面积比例、形状指数和斑块密度是影响研究区非点源污染负荷输出的主要因子,其中形状指数和耕地面积比例对TN、TP负荷的解释能力要明显高于其他指标。从空间尺度上看,各格局因子与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关系具有尺度效应,随着空间尺度的递增,格局对负荷的解释程度降低,在较小的尺度范围内,尤其是一级保护区的解释能力最高,达到62.9%,表明离水库越近的区域应是非点源防治高度重视的区域。 耿润哲 李明涛 王晓燕 庞树江关键词:土地利用 污染 磷 SWAT模型 面源污染 密云水库 潮河流域景观格局与非点源污染负荷关系研究 被引量:42 2013年 以密云水库上游潮河流域为研究区,在HSPF模型模拟的基础上,利用CCA排序和路径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水平景观格局与非点源污染过程的相关关系,确定各景观指数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和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潮河流域景观格局与非点源污染过程的关系密切,二者的关系与空间尺度也有着紧密的关联.景观格局指数能累积解释55%的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变化,土地利用面积比例的影响要大于景观格局指数,耕地是污染负荷的主要贡献源,而林地和草地较能有效控制污染物的输出.污染负荷受景观的破碎化、多样性和蔓延度的影响较大,流域内的景观越破碎、类型越丰富,斑块分布越零散,污染物的输出也就越多.斑块类型水平上,影响污染物负荷的指标因景观类型不同而异,其中,斑块密度(PD)和边缘密度(ED)是影响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共性指标.路径分析的结果表明,边缘密度(ED)、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聚集度指数(AI)和蔓延度指数(CONTAG)是影响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输出的主要景观格局变量,其中,香农多样性指数对TN、TP负荷的解释能力最大.较少的人类活动干扰和斑块类型的团聚分布能减少污染物输出的风险. 李明涛 王晓燕 刘文竹关键词:非点源污染负荷 HSPF 密云水库 流域尺度非点源总氮输出系数改进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24 2017年 非点源态氮流失是地表水体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而准确评估流域内非点源总氮的负荷及分布和影响因素是流域综合管理的必要前提。该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产污强度、降雨径流、土壤水分下渗和流域下垫面植被景观截留等作用的氮输出系数模型,将其应用于密云水库潮河流域,并结合流域实测水质数据对构建的模型结果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识别了流域总氮关键源区,利用增强回归树模型确定了总氮流失的关键影响因子。主要结论:1)与实测总氮负荷相比,改进输出系数模型模拟精度(相对误差8.23%)明显高于传统输出系数模型(相对误差18.94%);2)总氮关键源区主要分布于潮河中上游干流西侧和下游干流两侧区域,从行政区划来看主要位于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镇、黑山嘴镇)与滦平县(虎什哈镇和巴克什营)与密云区(高岭镇、古北口镇和太师屯镇);总氮关键源区具有明显的南高北低,沿河分布的特征;3)人为因素是潮河流域总氮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氮肥施用(54.74%)、畜禽养殖(17.48%)和坡度(16.35%)此3个对潮河流域总氮流失影响最大。该研究可为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调控和氮污染精准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庞树江 王晓燕关键词:流域 氮 污染控制 水库淹没带土壤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6 2019年 采用GC-MS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密云水库南水北调来水前高程130~150 m之间的淹没带表层土壤样品中17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残留特征,讨论了有机氯农药的可能来源,并对OCPs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密云水库淹没带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以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为主,含量均值分别为1.74 ng·g^-1和1.01ng·g^-1,与国内其他湖库区相比,ΣHCHs含量相近,ΣDDTs含量较低.②水库淹没带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水陆域交错处土壤OCPs含量普遍高于水域、陆域土壤中含量,且存在显著性差异性.水库东部及潮河入库区、独立小流域淹没区,OCPs残留以DDTs为主;库北山前平原淹没带及库西中部淹没区OCPs则以γ-HCH残留为主;白河入库处河滩淹没区HCHs及DDTs残留均有较高占比,这与其污染来源有关.③源解析结果表明,淹没带土壤HCHs来源主要与林丹类农药的输入有关,而DDTs主要来自于早期农药使用的残留.④生态风险评价表明,水库淹没带土壤中大部分样点OCPs生态风险低,白河入库区及库西中部淹没带滴滴涕有潜在风险性. 王霞 张青琢 赵高峰 王晓燕密云水库岸边带不同高程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其对水体的生态风险 被引量:2 2023年 受南水北调及季节性降雨影响,密云水库水位逐年抬升并形成周期性涨落,导致岸边带土壤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影响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储存与释放。为探究其对水体环境的潜在风险,研究采集了高程130~150 m之间的岸边带表层土壤及沉积物,采用GC-MS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仪,分析了16种优控PAHs的含量水平及组成特征,并对其不同高程分布特征、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水库岸边带表层土壤及沉积物中普遍存在16种PAHs,PAHs总含量水平(∑16PAHs)为66.74~481.34 ng·g^(-1),污染水平较库区沉积物低。(2)与库区沉积物中PAHs组成相似,水库岸边带土壤及沉积物中PAHs主要以中低环为主,萘、菲、蒽、芘为优势化合物;源解析表明,库区岸边带土壤及沉积物中PAHs的主要来源为当地生物质(农田残渣、草木)燃烧,与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其中白河入库处表现出混合源的特征,来源与石油排放污染有关。(3)130~140、>140~145、>145~150 m的3个高程范围内∑16PAHs分别为177.06、223.86和212.63 ng·g^(-1),且低环PAHs为主要组成组分。(4)生态风险评估表明,水库岸边带土壤大部分样点产生负面生态效益的可能性较低,仅有白河入库淹没区、库北淹没带及库东区具有潜在生态风险。 刘伊 姜璇 王霞 张青琢 赵高峰 王晓燕关键词:多环芳烃 污染特征 源解析 生态风险 北运河水体氨氧化细菌与硝化过程特征 采用荧光定量PCR分子生物学技术,以16srRNA和功能基因作为目标基因对北运河水体氨氧化细菌(AOB)进行PCR扩增分析;应用烯丙基硫脲(ATU)作为硝化抑制剂,模拟研究水体碳化过程和硝化过程耗氧量的变化;分析了水体中... 王晓燕 刘洋 于洋 鲍林林 刘亚平关键词:硝化活性 氨氧化细菌 荧光定量PCR 氨氮 文献传递 北运河沉积物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34 2015年 采用T-RFLP、RT-qPCR和克隆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以氨单加氧酶基因(amoA)为分子标记,研究了北运河表层沉积物中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的群落多样性、丰度、系统发育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沉积物中AOB的群落多样性和丰度均高于AOA,是北运河沉积物中氨氧化过程的主要功能微生物.沉积物中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沿干流和支流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而AOA的种类组成空间差异较小;沉积物的氨氮(NH4+)和硝态氮(NO3-+NO2-)是影响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特征的主要因子,AOB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更高;AOA和AOB的amoA基因拷1贝数分别为1.32×10^5~ 1.91×10^6copies/g、5.39× 10^5~8.3×10^6copies/g.闸坝下游沉积物的氨氧化微生物丰度最高.系统发育分析表明,amoA基因序列多属于土壤/沉积物分支,较多AOB的克隆序列与土壤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的类群相似性可达98%.受污水处理厂退水的影响,部分amoA基因序列与污水处理厂废水和活性污泥中发现的类群同源性高.污染物质来源、支流汇入和闸坝拦截对河流沉积物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特征影响显著. 鲍林林 陈永娟 王晓燕关键词:沉积物 群落结构 丰度 系统发育 潮河流域人类活动氮输入对河流硝态氮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23年 为了有效评估流域内人类活动氮输入量,并确定其对河流硝态氮通量的影响,本研究将净人类活动氮输入分为人为点源和非点源输入两部分,估算了1995—2014年人为点源和非点源氮输入量变化,构建了其与河流硝态氮通量的多元回归模型(R^(2)=0.73),分析了该流域氮素输出及滞留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年间潮河流域净人类活动氮平均输入量为5 569.27kg·km^(-2)·a^(-1),其中非点源输入约占净人类活动氮输入量的76.87%,点源输入占23.13%。在非点源输入中化肥氮输入占净人类活动氮输入总量的比重最大,约为35.92%,其次是食品饲料氮输入,占21.12%,大气氮沉降占15.05%,种子氮输入和农业固氮分别占4.35%和0.43%。潮河流域河流平均硝态氮通量为115.94 kg·km^(-2)·a^(-1),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氮输入量约占潮河流域硝态氮通量的96.65%。流域内人类活动氮输入对河流氮通量影响较大,点源氮输入、化肥氮输入和种子氮输入是河流氮通量的主要来源。受水文气象及下垫面等因素影响,该流域滞留氮素对河流硝态氮通量的贡献率较大,多年平均占比为11.01%。 王俊 黄洁钰 李方圆 王晓燕一种改进的不确定性水质模型参数率定方法 被引量:11 2017年 为了能够使得水质模型的参数率定更符合实际情况,减少水质模型当中常出现的异参同效的现象,提出一种能够结合实验与算法共同对模型参数进行识别的方法,即通过设置约束条件,将单纯的"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的一般率定过程转化为"能够对模型内部过程进行一定程度控制"的率定过程.以WASP模型在北运河的某河段中进行的水质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引入约束条件可以从更为系统的角度有效地去除部分不符合污染物转化规律的参数组合,使得最终水质模型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实际的水质变化过程,同时也减少了模型的不确定性与模型参数率定的"异参同效"现象;在模型的非线性结构与约束条件的作用下,相同子模块中原本独立的参数会呈现一定的相关性;随着对区域的水质变化过程研究的深入,当引入新增约束条件或是降低容错比例时,约束条件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 张质明 王晓燕 潘润泽关键词:水质模型 参数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