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5SJD880055)
-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4
- 相关作者:石雷山廖凌云更多>>
-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集体效能研究述评被引量:5
- 2007年
- 集体效能是自我效能在集体水平上的扩展,从8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自我效能的研究表现出从个体效能向集体效能的转变。在效能内涵和效能形成上,集体效能与个体效能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但在效能的测量上,集体效能又有着许多不同于个体效能之处。集体效能与集体行为结果存在密切的关系,集体效能在组织和个体的许多重要变量上起中介调节作用。
- 石雷山
- 教师集体效能理论及其应用被引量:17
- 2006年
- 教师集体效能是教师效能在集体水平上的扩展,是教师对其作为一个整体的、能够组织和实施影响学生行为过程的能力知觉和信念,它以知觉到的平均数作为其集体效能测量的整合分数。教师集体效能在学生的学业成就、有效学校的特性以及教师的心理与行为的改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但与教师个体效能相比,教师集体效能的研究在整体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 石雷山
- 关键词:教师效能教师集体效能
- 国外集体效能研究现状透视被引量:4
- 2007年
- 跨入新的世纪,群体心理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在概述集体效能理论背景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国外集体效能研究的现状。作为群体水平的一个重要特征,集体效能与集体的行为结果有密切的关系,对群体和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具有调节作用。集体效能大于个体效能的相加,它能够有效捕捉到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个体效能在本质上不同,个体对集体效能的知觉会受到团体领导和成员所持的个体效能信念、集体内部成员的合作行为以及群体的凝聚力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在个体之间。群体成员对群体是否能有效协调和整合其各种资源的评估是影响集体效能形成的关键信息。
- 石雷山
- 集体效能研究述评被引量:9
- 2006年
-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自我效能的研究表现出从个体效能向集体效能的转变,集体效能是自我效能在集体水平上的扩展。在效能内涵和效能形成上,集体效能与个体效能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但在效能的测量上,集体效能又有着许多不同于个体效能之处,与个体效能相比,集体效能的研究在整体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 石雷山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