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03054)

作品数:12 被引量:216H指数:7
相关作者:朱新华蔡俊孙雪峰陈利根王晗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宅基
  • 8篇宅基地
  • 5篇意愿
  • 4篇宅基地退出
  • 4篇退出意愿
  • 4篇农村
  • 4篇农村宅基地
  • 3篇农户
  • 3篇资本
  • 3篇资本化
  • 2篇代际差异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农户宅基地
  • 2篇权益
  • 2篇确权
  • 2篇户籍
  • 2篇户籍制度
  • 1篇地价
  • 1篇地经
  • 1篇地区农户

机构

  • 8篇河海大学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朱新华
  • 4篇蔡俊
  • 1篇张金明
  • 1篇吴群
  • 1篇陈利根
  • 1篇张欣
  • 1篇任辉
  • 1篇孙雪峰
  • 1篇王晗
  • 1篇龙珊

传媒

  • 2篇资源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求索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农村经济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村宅基地资本化及其收益分配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强化农村宅基地资本属性,让农民分享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收益,是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资源公平配置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其对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模式的偏好呈现出较大差异,因此收益共享成为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改革的核心问题。基于此,应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与村民自治相结合的协同治理机制;努力完善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收益分配规则。
朱新华张金明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资本化利益相关者
城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异及其驱动要素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地价空间分异受到城市空间"内涵"提升和"外延"扩张的双重影响,这种影响通过点、线和面状驱动要素的变化综合反映出来。论文以地租理论为切入点,以点、线和面三种微观影响城市住宅地价的因素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其对地价的作用机理,分析其对地价空间分异的驱动机制,实现对城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异的不同层次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空间治理和旧城改造提供决策参考。研究认为,城市管理者可以从教育资源配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等方面来改变土地综合区位,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从而提升城市土地整体价值,实现城市土地合理高效利用。
任辉吴群
关键词:空间分异
期望权益、确权效应与宅基地退出意愿及代际差异——基于合肥市近郊肥东县615份问卷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4
2021年
检验期望权益、确权效应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效应、调节效应与代际差异,为宅基地退出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应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分析合肥市近郊肥东县615份问卷。研究表明:1)代际继承对农户退出意愿具有负向显著作用,而合理补偿与新区安置对农户退出意愿具有正向显著作用,新区安置是农户相对重点关注的期望权益。2)确权效应对农户退出意愿产生显著正向作用,确权效应在代际继承与退出意愿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合理补偿、新区安置与退出意愿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3)农户期望权益与确权效应对退出意愿影响的主效应存在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户更倾向于获得合理补偿,且确权效应相对更显著;老一代农户更倾向于获得新区安置;确权的调节效应也存在代际差异。通过构建宅基地退出机制、推进宅基地确权颁证与差别化宅基地退出政策安排等对策,助推宅基地退出制度改革。
蔡俊袁宏伟王雪兵张文文
关键词:宅基地退出意愿代际差异
户籍制度改革视角下农村宅基地资本化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在户籍制度福利功能弱化和农村土地财产功能显化的推拉作用下,农村宅基地的配置机制正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化;且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改革动力呈现出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相交织的局面。鉴于此,本文提出户籍制度改革视角下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改革策略:即以还权赋能为重点,显化宅基地资本属性;以收益共享机制构建为关键,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保障,推动宅基地与户籍制度联动改革。
朱新华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户籍制度资本化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人类活动与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空间效应被引量:4
2023年
基于1995—2020年多源空间数据,通过InVEST模型与人类足迹指数法,探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境质量与人类活动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采用双变量局部自相关与空间杜宾模型测度两者空间依赖性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25 a间研究区生境质量逐年下降,总体上呈“西部由南向北递减、东部交错分布”的格局。(2)25 a间人类活动强度与广度均不断加深,高低值分布以“胡焕庸线”为界。(3)人类活动与生境质量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LISA聚类图表明高-高、高-低、低-高集聚类型下生态区数量分别为15、5、5,无低-低集聚区。(4)不同自然-社会背景下,典型人类活动对生境质量影响的空间效应方向不同,但都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具体表现为:高-高集聚区内人口与GDP分布总效应为正,贡献度以人口分布为主;高-低集聚区内人口与GDP分布仍以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为主,但GDP贡献最高;低-高集聚区人口分布影响效应为负,GDP仍是以高贡献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为主;无论何种集聚区,交通道路都是以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为主。较科学地评估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发展现状,丰富了研究的方法与思路;数理分析基础上的相关性探讨,为研究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
袁宏伟蔡俊章磊
关键词:空间自相关
征地区片价政策执行梗阻及化解对策的研究
2016年
征地区片价政策的实施是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解决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同地不同价、征地程序失范等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鉴于此,在对征地区片价政策背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征地区片价政策执行梗阻的表现和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化解对策,以期减少征地过程中的纠纷和冲突,使征地区片价政策顺利执行,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朱新华龙珊
关键词:化解对策
感知价值、可行能力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被引量:57
2016年
研究目的:检验感知价值、可行能力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及其代际差异。研究方法:渐进适应模型和计量分析法。研究结果:第一,感知价值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利大于弊"的感知对农户退出意愿具有正向作用,而"弊大于利"的感知对农户具有负向作用;而且,"利大于弊"的感知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作用存在代际差异。第二,可行能力的提高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在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之间起着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也存在代际差异。研究结论:提高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改革的认同感和感知价值、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其可行能力、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代际差异需求以实施差别化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安排。
朱新华蔡俊
关键词:土地经济农村宅基地感知价值代际差异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34
2016年
本文基于南京、盐城两地大规模问卷调查所获的数据,探讨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机制,以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户退出意愿的差异。研究发现: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受到个体及家庭特征、经济特征、住宅特征、地域特征、政策约束及认知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但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向有所不同。其中,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参保人数、非农收入、人均宅基地面积、人均住房面积以及对政府行为的评价等因素显著影响着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从地域差异来看:相对于南京农户组,盐城农户组中的"户主受教育程度"、"非农收入"和"人均宅基地面积"三个因素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农户宅基地退出机制的构建需要长期、多方面的社会制度改革加以配合,包括加大户籍改革力度、界定和完善农村土地产权、规范政府行为、适时修改现有法律法规。
孙雪峰朱新华陈利根
关键词:宅基地退出意愿
户籍制度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被引量:91
2014年
现行的户籍制度黏附着城乡差别化的入学、住房、养老保障等权利配置功能,严重制约着农村宅基地的社保功能向资产功能转化,是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关键因素。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基本假设,并运用加入控制变量的"双差"分析法,以重庆(实验地区)和武汉(控制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和实证检验了户籍制度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时间哑变量和地区哑变量的交叉项(即户籍制度改革效应)通过了1%的正显著性检验,说明户籍制度改革对实验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使得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比例增加了37%;而且在户籍改革力度较大的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相对较大。另外,"人均住房面积、小康村、城镇郊区村"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家庭人均非农就业收入、补偿标准"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鉴于此,建议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制度构造与功能分配,构建农业转移人口退出宅基地与在城镇落户享有城镇居民公共服务之间的衔接和转换机制,协调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在此基础上,制定农村宅基地退出程序和补偿标准,设计与城镇住宅用地管理制度统一的农村宅基地复垦整理、收回储备、市场供应与使用监管的政策框架体系,确保退出后的宅基地得到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朱新华
关键词:户籍制度宅基地退出双差法影响因素
不同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模式中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8
2016年
基于天津、广东、成都三地问卷调查所获数据,探讨不同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模式中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户主年龄、宅基地距城镇距离、人均住房面积对农户参与宅基地资本化改革的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参保人数、家庭主要从业类型、非农收入比例、家庭拥有宅基地数、经济发展水平、村庄特色、对政府行为的评价、对改革的预期对农户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从模式差异来看,农户在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参与意愿更多地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对政府行为的评价"的显著影响;在市场主导模式下的参与意愿更多地受到"家庭主要从业类型"和"家庭拥有宅基地数"的显著影响;在自主治理模式下的参与意愿更多地受到"村庄特色"和"对资本化改革的预期"的显著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水平,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模式,同时构建合理的收益分配规则和农民自主治理机制,从而提高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改革绩效。
朱新华王晗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资本化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