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Z250)

作品数:6 被引量:165H指数:6
相关作者:王堃刘洪来赵娜徐敏云张卫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农牧
  • 3篇草地
  • 2篇生态系统
  • 2篇农牧交错带
  • 2篇开垦
  • 2篇交错带
  • 2篇草地生态
  • 2篇草地生态系统
  • 1篇氮沉降
  • 1篇氮肥
  • 1篇地带性
  • 1篇有效态
  • 1篇有效态微量元...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水分
  • 1篇碳储量
  • 1篇碳密度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河北沽源草地...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6篇王堃
  • 4篇刘洪来
  • 3篇赵娜
  • 2篇徐敏云
  • 2篇张卫华
  • 1篇陈超
  • 1篇王艺萌
  • 1篇窦潇
  • 1篇吕进英
  • 1篇邵新庆
  • 1篇黄顶
  • 1篇谢帆
  • 1篇李培广
  • 1篇晏宗明
  • 1篇王芳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草原与草坪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3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氮肥的环境风险及管理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1年
氮肥的施用在农业生产和产量增加上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投入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氮肥已经成为氮素的重要污染源。低的氮肥利用率伴随着高的环境污染是世界范围内氮肥使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过度的氮肥使用已经对空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全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降低,植物生产力的下降,甚至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的衰退。针对这种现状,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为更好的管理氮素提供了理论依据。笔者对国内外氮肥超负荷施用现状、氮肥引起的土壤、空气、水体和生态系统等一系列环境风险进行了综述,分别从施氮量与土壤的硝态氮淋失和土壤酸化之间的关系,施氮量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施氮量与水体中氮的富营养化的关系以及过量施用氮肥引起的氮沉降对陆地植被生态系统氮营养的平衡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并结合氮肥在不同环境下的损失方式,对今后氮素的有效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赵娜贾力刘洪来陈超王堃
关键词:氮肥环境效应氮沉降生物多样性
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农牧交错带土壤碳密度的影响被引量:23
2011年
为研究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土壤碳库的影响,以农牧交错区未扰动自然土壤的天然草地和扰动自然土壤的开垦农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下0~50cm土层的土壤体积质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密度。结果表明,5种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在8.21~11.30kg/m2之间,土壤有机碳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减小。未扰动自然土壤的天然草地,0~50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高于扰动自然土壤的开垦农田及撂荒地,以草地围封刈割利用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草地自由放牧利用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低。扰动自然土壤的农田撂荒10a后与开垦农田相比,0~50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显著提高。土地利用及管理方式的变化改变了土壤体积质量及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围封割草或控制放牧,是适宜农牧交错区增加生态系统土壤碳贮量的利用途径。
徐敏云李培广谢帆黄顶王芳晏宗明王堃
关键词:土壤农牧交错带自由放牧围栏封育开垦撂荒
华北农牧交错带农田-草地界面土壤水分影响域分析被引量:25
2009年
在华北农牧交错区,选择线状边界的农田与草地典型区进行调查与土壤水分测定,采用移动窗口法,对农田-草地景观界面表层(0~20cm)土壤水分影响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界面水分的影响域为草地6m到农田4m,总宽度10m,属急变型界面;将农田-草地景观界面划分为3个功能区:农田功能区、草地功能区和农田-草地复合功能区.其中农田-草地复合功能区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剧烈,而草地功能区与农田功能区内土壤水分基本呈线性分布;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平均含水量比农田高约1g.g-1,这主要是由于草地开垦为农田后风蚀等作用而引起的土壤毛管持水力下降所致.作为植被覆盖不同的两个生态系统,不同的植物蒸腾和地表蒸发,可使不同功能区的土壤含水量产生明显差异,从而使土壤水势发生变化,使水分跨生态系统运移成为可能.
刘洪来张卫华王堃赵娜
关键词:华北农牧交错带土壤水分
草地生态系统碳汇浅析被引量:26
2011年
大气CO2浓度R升高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因此,陆地生态系统碳固存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普遍关注。作为世界上植被类型分布最广的草原,既是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又是重要的碳汇资源库。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仅注重了它承载牲畜的作用,但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储藏能力仅于森林,其能抑制温室效应。通过从草原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草原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和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面临危机3个方面论述了草原的碳汇功能不容忽视。因此,开发碳汇草业价值,发挥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别是加强高寒草甸草原资源保护,将会对全球碳的保存、CO2的减排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赵娜邵新庆吕进英王堃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草原生态系统碳储量高寒草甸
农牧交错带研究进展被引量:60
2009年
农牧交错带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贫困区和多民族聚居区,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综述了农牧交错带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当前农牧交错带农牧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议今后对农牧交错带的研究应集中在以生态学为基础的跨学科研究;其热点领域应集中在农牧交错带生产力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界面生态学、放牧生态学,农牧交错带的健康诊断和价值评估等方面。其中生产力生态学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保证,应加强农牧交错带农田草地系统耦合生产方式的研究;恢复生态学是治理退化农牧交错带的基础;界面生态学是剖析退化农牧交错带的切入点;放牧生态学是调控农牧交错带农田草地退化的手段;健康诊断有助于对农牧交错带进行客观的评价;价值评估则是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效益和服务的估算。
刘洪来王艺萌窦潇徐敏云王堃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开垦对农牧交错带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0
2009年
该文以农牧交错带由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草地开垦的农田及其相应的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开垦对农牧交错带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农牧交错带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草地开垦后,其土壤特性出现颗粒组成粗化,体积质量增加,土壤毛管持水力降低,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和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降低的现象;开垦导致了地带性草地土壤中有效铁、有效锰质量分数不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之需要。基于对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类草地开垦后土壤性质变化的分析及对比,提出了在农牧交错带秋季收获时应该对作物进行高留茬处理并适当延后春季翻耕时间,以减少风蚀作用的负面影响;应该通过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方法来改善土壤性质,建议研究区应严格贯彻执行禁止对地带性草地的开垦,对已开垦的地带性草地应尽快实施国家提出的退耕还草政策;对于非地带性草地开垦的农田,应注重科学管理,合理利用。
刘洪来张卫华王堃
关键词:开垦土壤草地土壤性质有效态微量元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