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41B01)

作品数:6 被引量:61H指数:5
相关作者:徐为人汤立达刘鹏刘冰妮刘巍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萜类
  • 3篇萜类成分
  • 2篇栀子
  • 2篇环烯醚萜
  • 2篇环烯醚萜类
  • 2篇环烯醚萜类成...
  • 2篇活性
  • 2篇活性作用
  • 1篇丹参
  • 1篇丹参酮
  • 1篇胆固醇
  • 1篇当归
  • 1篇底物
  • 1篇地黄
  • 1篇血脂
  • 1篇英文
  • 1篇中黄
  • 1篇酮类
  • 1篇酮类化合物
  • 1篇突变

机构

  • 6篇天津药物研究...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6篇刘鹏
  • 6篇汤立达
  • 6篇徐为人
  • 5篇刘冰妮
  • 4篇刘巍
  • 3篇王玉丽
  • 2篇邢洁
  • 2篇符海霞
  • 2篇韩英梅
  • 1篇裴媛
  • 1篇林肖惠
  • 1篇商倩
  • 1篇谭初兵
  • 1篇张士俊
  • 1篇刘梦源
  • 1篇贾林
  • 1篇周慧
  • 1篇王润玲

传媒

  • 5篇中草药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黄芩中黄酮类成分活性作用的虚拟评价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利用理论对接方法研究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黄芩中8个黄酮类化合物(包括苷元及其苷),收集现有靶标的晶体结构,利用Schrdinger软件进行计算,以分级标准评价选择性。结果文献报道黄芩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共26种,其中与苷元及其苷类化合物对接结果相符的个数分别为9个和25个。表明苷元及其苷类化合物的靶标选择性与虚拟评价有差异,苷类化合物的结果与文献更接近。结论说明虚拟评价技术对于中药复杂作用系统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实用性,苷元与苷类化合物体内作用效果相似,而体内代谢是药物虚拟评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商倩刘巍徐为人刘鹏刘冰妮韩英梅汤立达
关键词:黄芩黄酮类化合物
二氢丹参酮Ⅰ的降血脂作用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利用理论对接和实验评价发现具有降血脂作用的植物有效成分。方法采用Tripos公司的Sybyl7.0软件的对接方法,以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为受体对收集的植物成分进行虚拟筛选,以大鼠实验性高血脂模型,评价虚拟筛选出的目标分子对血清和肝脏血脂的影响。结果虚拟筛选得到的目标分子为二氢丹参酮Ⅰ,其可降低血清和肝脏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水平。结论二氢丹参酮Ⅰ的降血脂作用可能与抑制CETP有关。
林肖惠徐为人刘鹏刘冰妮张士俊王玉丽刘巍汤立达
关键词:二氢丹参酮I胆固醇甘油三酯
PTP1B中Arg221各种突变下底物与催化结构域相互作用变化的理论研究(英文)
2009年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在胰岛素受体去磷酸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目的在于阐述PTP1B催化位点中Arg 221的作用。各种Arg 221的突变体通过HyperChem Release 7.0软件生成。结果表明Arg 221的突变会对底物与蛋白相互作用产生显著影响。当Arg 221突变为碱性残基时,底物与蛋白之间总静电相互作用能增加,但与催化相关残基的静电相互作用能降低,其余的突变则导致底物与蛋白之间总静电相互作用能降低。这一结果表明,Arg 221突变为碱性残基可减弱PTP1B的催化活性,但使底物与蛋白的结合能力增强,其余的突变则会同时减弱酶的催化活性及底物与蛋白的结合能力。
刘梦源王润玲刘鹏汤立达徐为人周慧贾林
关键词:PTP1B突变分子力学
当归苯酞类和萜类成分作用的虚拟评价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利用理论对接方法对当归苯酞类和萜类成分可能的活性进行虚拟评价。方法选取当归苯酞类和萜类11种成分作为配体,选取与疾病相关的靶标晶体结构作为受体,利用Schrdinger软件进行对接计算。根据对接得分G-score进行分级评价。结果当归苯酞类和萜类除具有文献报道的药理作用外,还可能用于肿瘤、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白血病、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对接结果显示当归苯酞类和萜类作用较弱。结论通过虚拟评价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研究和临床报道一致,当归苯酞类和萜类挥发油成分可能的药效作用需要从实验上进一步证实。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联合实验技术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研究中药作用机制的方法 。
裴媛谭初兵徐为人刘鹏刘冰妮刘巍韩英梅汤立达
关键词:当归苯酞萜类
栀子环烯醚萜类成分活性作用的虚拟评价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利用理论对接方法对栀子中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可能活性进行虚拟评价。方法选取6个栀子环烯醚萜类成分,收集现有常见靶标的晶体结构,利用Schro¨dinger软件进行计算,以分级标准评价选择性。结果环烯醚萜类的选择性靶标涉及癌症、炎症、肺结核、阿尔茨海默痴、痴呆、糖尿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衰、高血压、自身免疫疾病、抑郁症、疟疾等疾病。糖基对于环烯醚萜类的作用具有重要影响,饱和五元环对于提高选择性具有较大意义。结论虚拟评价发现的环烯醚萜苷的活性作用与报道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技术具有较大的实用性,本研究为利用理论手段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符海霞刘鹏王玉丽邢洁刘冰妮徐为人汤立达
关键词:栀子环烯醚萜类
栀子和地黄环烯醚萜类成分抗炎作用的虚拟评价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研究理论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对栀子和地黄内所含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可能机制进行虚拟评价。方法选择炎症相关的39个受体晶体结构,利用Schrdinger软件计算小分子、受体活性位点的描述指标和对接结果,考察对接得分中的非特异成分。结果配体的非特异得分与其分子特征描述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主要包括chilv_C、PEOE_VSA-5、SlogP_VSA3、SlogP_VSA5 4个指标。分子经过评价后发现代号为M7、M9、M11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与抗炎类受体双特异性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结合较好。结论阐明了分子特征描述符与非特异性得分的相关性模型,提出了选择性作用的分级评价标准,揭示了部分环烯醚萜类成分可能的机制。
邢洁徐为人刘鹏刘冰妮符海霞刘巍王玉丽汤立达
关键词:栀子地黄环烯醚萜类抗炎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