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7039)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包家立葛霁光王红李鹏苏海峰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杭州华大基因研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经皮给药
  • 3篇给药
  • 2篇药物
  • 1篇电穿孔
  • 1篇电磁
  • 1篇电磁场
  • 1篇电磁场暴露
  • 1篇神经元
  • 1篇渗透通量
  • 1篇生物制剂
  • 1篇通量
  • 1篇热力学
  • 1篇热力学模型
  • 1篇自由基
  • 1篇网络
  • 1篇海马
  • 1篇海马神经
  • 1篇海马神经元
  • 1篇ROS
  • 1篇CA^2+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华大基因...

作者

  • 4篇包家立
  • 2篇王红
  • 2篇葛霁光
  • 1篇王会平
  • 1篇杨媛媛
  • 1篇苏海峰
  • 1篇李鹏

传媒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药物经离体角质层渗透的非平衡态特性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阐述药物在经角质层渗透过程中的非平衡态特性 ,为经皮给药技术提供理论和方法。方法 把离体扩散池系统设定为孤立系统 ,建立系统达到平衡态的条件和网络热力学模型。以替硝唑为模式药物 ,进行非平衡态实验和漏糟实验。结果 非平衡态包括 :达到平衡态的长时程性 ;渗透启动的延迟性 ;初始通量的不确定性。漏糟包括 :渗透通量递减性 ;渗透时间常数的可变性。
包家立王红葛霁光
关键词:药物经皮给药渗透通量
药物经皮转运通道的网络热力学模型被引量:6
2004年
阐述药物在经皮转运过程中皮肤通道导纳特性,为经皮给药技术提供理论和方法。用药物经皮转运通道的网络热力学模型建立药物浓度与渗透通量的定量关系,提出皮肤通道导纳由激活因子和失活因子控制的理论。以替硝唑为模式药物,进行被动扩散(对照组)和电脉冲增强扩散(实验组)的离体漏槽实验,结果显示皮肤通道导纳的理论线与实验值拟合较好。理论线计算的激活因子初值m0、激活因子时间常数子m、失活因子初值h0、失活因子时间常数子h对分析皮肤通道特性有重要价值。
包家立杨媛媛王红葛霁光王会平
关键词:经皮给药
经皮给药电穿孔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综述经皮给药电穿孔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脉冲形态、脉冲电压、脉冲时间、脉冲数、脉冲能量等是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主要因素。电脉冲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机制主要是依赖新孔道假设理论,脉冲能量转移到皮肤,皮肤出现局部转运区(LTR s)结构变化可能是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直接原因,但还缺乏皮肤结构动态观察的直接证据,复合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促渗率。结论安全性、起效时间、药物渗透剂量是该技术面临的重要问题。
包家立
关键词:经皮给药电穿孔生物制剂
电磁场暴露海马神经元自由基和胞内Ca^(2+)的变化被引量:14
2010年
电磁场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包括流行病调查、人体与动物、细胞、生化与分子生物、生物物理等5个层次,电磁生物效应最初是通过物理作用产生化学反应,继而产生后续生物反应.自由基、电磁能量和生物钙是分属于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的3个概念,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电磁生物效应的原初作用具有意义.选择海马神经元,观察在0.1mT、0.5mT和1.0mT电磁场暴露48h,海马神经元ROS水平和胞内Ca2+浓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暴露于0.1mT,0.5mT和1.0mT电磁场海马神经元的ROS水平和Ca2+浓度都比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P<0.01).暴露于0.1mT和0.5mT电磁场的ROS水平和暴露于0.1mT电磁场的Ca2+浓度与自由基清除剂+电磁场(Trolox+EMF)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暴露于1.0mT电磁场的ROS水平和暴露于0.5mT和1.0mT电磁场的Ca2+浓度比Trolox+EMF组有显著性提高(P<0.01).表明电磁场可以促进细胞自由基的产生,并且ROS水平与胞内Ca2+浓度有正相关性.
苏海峰包家立李鹏
关键词:电磁场自由基CA^2+ROS神经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