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13)

作品数:13 被引量:48H指数:5
相关作者:郑伟张昊张丽妍边丽梅郝春雷更多>>
相关机构: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玉米
  • 5篇栽培
  • 4篇土壤
  • 4篇春玉
  • 4篇春玉米
  • 3篇性状
  • 3篇杂交
  • 2篇多抗
  • 2篇多抗玉米
  • 2篇选育
  • 2篇有机碳
  • 2篇玉米杂交
  • 2篇玉米杂交种
  • 2篇杂交种
  • 2篇栽培技术
  • 2篇栽培模式
  • 2篇施肥
  • 2篇农田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机构

  • 5篇赤峰市农牧科...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通辽市农业科...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内蒙古农牧业...

作者

  • 5篇郑伟
  • 4篇董喆
  • 4篇郝春雷
  • 4篇边丽梅
  • 4篇张丽妍
  • 4篇张昊
  • 3篇王春雷
  • 3篇郑威
  • 3篇孟繁盛
  • 3篇张建华
  • 3篇冯晔
  • 3篇杨恒山
  • 2篇毕文波
  • 2篇宁朝辉
  • 2篇张瑞富
  • 2篇刘景辉
  • 2篇张星杰
  • 2篇赵海超
  • 2篇王东
  • 2篇高丽辉

传媒

  • 2篇吉林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3篇2016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深松深度对玉米根系活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通辽市95%以上的玉米耕地已多年未深松,犁底层多年未打破,长期旋耕加剧农田表层土壤流失和风蚀,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土壤耕层变浅,以当地传统的耕作方式旋耕为对照,设置夏季深松30cm和深松40cm处理,通过深松和常规耕法对玉米生理机制及产量影响的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深松深度对根系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处理有利于土壤含水量的提高,夏季深松40cm比深松30cm的保墒效果明显;深松处理提高了玉米根系活性,增加了根冠比和产量.
冯晔张玉霞王春雷张建华包额尔敦嘎郑威纪晓波
关键词:玉米深松根系活性
赤峰地区覆膜对玉米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覆膜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生育期提前6 d,产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可增产1 882.5 kg/hm2,增产率为18.56%,可增收3 313.5元/hm2。覆膜处理的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极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植株整株鲜重和整株干重均极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叶面积系数、根系数量、根系长度也差异显著。
牛秀莲张丽妍郑伟边丽梅郝春雷董喆张昊
关键词:覆膜玉米性状
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钾吸收与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以金山27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K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K含量随生育期推移呈下降趋势,栽培模式之间相差较小.生育期内K的吸收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拔节至吐丝期,再高产和高产栽培模式均极显著高于农户栽培模式.K的积累量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表现为再高产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K收获指数为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K养分利用效率高产栽培模式显著高于再高产和农户栽培模式.
毕文波刘海宇雷凤燕张瑞富杨恒山
关键词:玉米钾素
保墒减蒸技术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在全膜双垄沟播的覆膜方式下,研究不同覆膜时间、覆盖材料对土壤含水量、温度和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时间以4月20日为宜,该处理下玉米产量最高;普通地膜、黑色地膜、生物降解膜处理均可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从而保证土壤水分含量,均比对照显著增产;普通地膜处理优于其他2种地膜处理。
杜江洪景振举郑伟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王学梅毕晓秀
关键词:覆膜时间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土壤温度
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本文研究了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CK2-40处理(二次追肥40 kg/667 m2)的产量最高,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40 kg/667 m2)产量次之;从纯收益角度来分析,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40 kg/667 m2)纯收益最高,CK2-40处理(二次追肥40 kg/667 m2)次之。除CK2(二次追肥)产量和纯收益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外,施用A、B、C 3种控释肥、CK1(一次追肥)产量和纯收益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说明并非所有的施肥量与产量和纯收益均呈正比关系。因此,应在生产过程中选择最佳的肥料种类、施肥量及施肥方法,以减少土壤环境污染。根据本试验研究结果,建议使用A-40(沃夫特控释肥40kg/667 m2),并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
张丽妍孟繁盛李艳国郑伟边丽梅郝春雷董喆张昊
关键词:玉米施肥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通平11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5
2014年
通平118是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外引系通引6WC为母本、自选系通自051为父本杂交而成的玉米单交种。经过3年的自治区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出高产、优质、多抗的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论述了通平118的特征特性、生育特点、产量表现和关键的高产栽培技术。
张建华杨恒山包额尔敦嘎高丽辉王东冯晔王春雷郑威王丹张超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高产栽培
适于赤峰地区机械化种植的玉米新品种筛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4个供试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筛选适宜赤峰地区机械化种植的玉米新品种。[方法]4个玉米品种分别为先玉335、农华101、KX4574和NK718,种植面积分别为0.187、0.133、0.187、0.213 hm2,行距50.0 cm,株距26.7cm,理论种植密度75 000株/hm2。[结果]4个玉米新品种都比较适合在赤峰市松山区种植。各品种生长发育良好,抗逆性强。先玉335产量最高,平均为14 875.5 kg/hm2,表现为穗粒数最多,出子率最高;NK718平均产量为13 758.0 kg/hm2,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最多,百粒重最重;KX4574平均产量为12 985.5 kg/hm2,表现为穗长最长,秃尖最小,穗粒重最重;农华101平均产量为12 192.0 kg/hm2,其中穗粒数、百粒重和出子率均较低,这是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赤峰地区玉米机械化利用率,切实实现增产、增效、增收入提供参考。
宁朝辉董喆张丽妍郑伟边丽梅郝春雷张昊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机械化农艺性状
施肥对不同肥力水平春玉米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选取辽河灌区不同肥力水平春玉米(Zea mays ssp.mays L.)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3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施肥对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组分(TOC、ASOC、LFOC、DOC和MBC)的影响,分析土壤有机碳组分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连续种植春玉米能够显著增加低产田土壤w(TOC),增加各产田土壤w(ASOC)和w(MBC),降低各产田土壤w(LFOC),土壤w(DOC)变化较小。施肥使土壤w(TOC)增加了-13.41%~7.54%,平均增加了0.16%;使高产田表层(0-10 cm)土壤w(TOC)显著增加,低产田犁底层(20-40 cm)土壤w(TOC)显著降低。施肥使土壤w(ASOC)增加了-13.98%~72.22%,平均增加了15.82%;使低产田犁底层和高产田耕层(10-20 cm)土壤w(ASOC)显著增加,中产田耕层土壤w(ASOC)显著降低。施肥使土壤w(LFOC)增加了-42.60%~168.57%,平均增加了48.83%;使中产田表层和犁底层、高产田表层和耕层土壤w(LFOC)显著增加,高产田犁底层土壤w(LFOC)显著降低。施肥使土壤w(DOC)增加了-42.74%~51.29%,平均增加了9.36%;使中产田耕层和犁底层、高产田表层和耕层土壤w(DOC)显著增加,低产田耕层土壤w(DOC)显著降低。施肥使土壤w(MBC)增加了-1.16%~19.97%,平均增加了9.32%,除中产田耕层土壤之外其他土层土壤w(MBC)均有所增加。施肥主要提高土壤ASOC和LFOC含量,促进土壤DOC的变化。施肥显著增加低产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促进中产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增加高产田土壤有机碳耗损。施肥主要增加表层(0-10 cm)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耗损犁底层(20-40 cm)土壤有机碳,调解耕层(10-20 cm)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施肥对微生物可利用性及结构不同的活性有机碳组分影响不同;高、中、低产田因其土壤理化性状及有机碳本底值不同,对施肥的响应存在差异。施肥总体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同时通过�
赵海超刘景辉张星杰李立军张磊
关键词:施肥土壤有机碳玉米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通平19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6年
通平198是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外引系通引0632223为母本、自选系通自06051为父本杂交而成的玉米单交种。经过3年的自治区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出高产、优质、多抗的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论述了通平198的特征特性、生育特点、产量表现和关键的高产栽培技术。
高丽辉包额尔敦嘎冯晔张建华王东王春雷郑威王丹张超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高产栽培
不同玉米品种间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性被引量:3
2014年
对19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及其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及产量均有所不同。中等株高和穗位高的品种理论产量最高。产量较高品种的相关穗部性状可以作为本地区玉米高产潜力挖掘中的参考依据。其中,主推品种比苗头品种的平均产量增产1.47%。单产最高的为丰田13,其次为赤单218,最低为巡天19。
宁朝辉董喆张丽妍郑伟边丽梅郝春雷张昊孟繁盛
关键词:玉米农艺性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