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社科联课题(A2012027)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陈绪新杨玉洁丁婷婷高盼盼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社科联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道德
  • 1篇道德经
  • 1篇道德人格
  • 1篇德育
  • 1篇德育思想
  • 1篇邓小平
  • 1篇哲学
  • 1篇哲学要义
  • 1篇社会实在
  • 1篇生命
  • 1篇生命智慧
  • 1篇圣人
  • 1篇人格
  • 1篇主义
  • 1篇资本主义
  • 1篇自然无为
  • 1篇悖论
  • 1篇文化悖论
  • 1篇无知
  • 1篇伦理

机构

  • 6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6篇陈绪新
  • 3篇杨玉洁
  • 2篇高盼盼
  • 2篇丁婷婷

传媒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唐都学刊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滁州学院学报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走出美德与规则“厚此薄彼”的道德误区被引量:1
2014年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思维理路可以区分为美德目的论传统与权利规范论传统。作如此界别的真实目的并不是要在两者之间营造"非此即彼"或者"厚此薄彼"的二中择一,而是希冀挖掘美德与规则的关键性联系,即美德的脆弱性,需要规则的强化和补充;规则的有限性,需要美德的培源与支持;敬重规则亦是一种美德;永远保持美德对规则的优先性,反之弗然。
陈绪新吴豫徽丁婷婷
邓小平解放思想科学论断的哲学要义辩解
2014年
改革开放伊始,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科学论断哲学意蕴深厚,他不仅指明了解放思想的价值原则、具体路向和价值目标,而且昌明了解放思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结合而非移植、扬弃而非颠覆、有序而非无序、理性而非狂热等辩证法内核。解放思想的关键是要在"结合"上下功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这一结合最好的典范。
陈绪新
关键词:邓小平哲学要义
《道德经》德育思想的价值探微
2013年
《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德育思想的源头活水之一。《道德经》的德育目标旨在型塑一个能体道、悟道、弘道且守道同德的"圣人",培养一种慈爱万物和崇俭抑奢的人生态度,一种柔弱不争和诚信不欺的处世之道,最终达致安身立命和治国理政之"自然无为"的智慧境界。其德育方法涵盖"涤除玄览"的内省法、"不言之教"的潜移默化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循序渐进法,以及"反者道之动"的直觉辩证法,等等。
陈绪新高盼盼杨玉洁
关键词:《道德经》德育思想自然无为
老子“不争”与“言善信”的生命智慧阐微被引量:1
2013年
作为道家创始人,老子唯一传世之作《道德经》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德育思想,其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不争"和"言善信"。争之有损,意欲之"不争","为而不争",行"不争之争";不信之有果,行之"言善信","言善信"发端于"诚"的本体世界,皈依于"信"的意义世界,落实于"做人"的生活世界。深入研究和挖掘老子"不争"与"言善信"的德育思想,为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共存以及身与心和谐共进,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思想道德资源和精神动力。
陈绪新杨玉洁高盼盼
关键词:老子不争生命智慧
被放逐的资本主义及其文化悖论被引量:1
2013年
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上帝开始从神龛步入到尘世生活,人性从此被放逐,它一方面为资本主义高歌猛进释放出强大的经济冲动力,另一方面又为自由不羁的资本主义预置了挥之不去的文化悖论。资本主义的文化悖论突出表现为:道德理想因人性的放逐而被贴上个人主义标签,从此变得低级庸俗;个人因为人性的被放逐而迷失自我,出现前所未有的存在性孤独与焦虑;经济被放逐后变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只见亚当·斯密的"自私"和"精明",而不见了他的"友善"、"同情心"和"合宜性";情愿呆在"牢笼"里的现代人,在责任和义务面前往往选择"理性的无知",并且逐渐变得麻木不仁。
陈绪新吴豫徽丁婷婷
关键词:个人主义
论道德人格的伦理实体背景及其价值生态被引量:2
2013年
作为个体的人,其本质属性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只有在"关系的存在"中,一个有理性的人才会意识和思考自己生命存在的真实性及其意义、自我与他者关系的真实性及其意义、自我和他者寄身于其中的人类社会整体与外在于人类同时又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人居条件和物质资料的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真实性及其意义。以"自我"为原点的这种真实的"关系的存在",构设了"道德自我"的社会实存及其型塑的伦理实体生态,进而悬设这一伦理实体生态中的"我"的道德人格的价值生态,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共存、身与心和谐共进,以期走出麦金太尔教授所隐忧的"认识论危机",实现现代人生命体认与安顿、道德认知与建构、人性提升与人格完善的伦理学突破。
陈绪新杨玉洁
关键词:道德人格社会实在伦理实体价值生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