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YY024)

作品数:13 被引量:77H指数:6
相关作者:姜孟邬德平高梦婷田莉莉周清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外语学院衡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语言
  • 3篇学习者
  • 3篇外语
  • 3篇外语学习
  • 3篇外语学习者
  • 2篇映现
  • 2篇语言概念
  • 2篇哲学
  • 2篇习得
  • 2篇二语习得
  • 2篇ERPS
  • 1篇心理现实性
  • 1篇心理语言
  • 1篇心理语言学
  • 1篇心理语言学研...
  • 1篇研究维度
  • 1篇言语
  • 1篇译本
  • 1篇英译
  • 1篇语言观

机构

  • 8篇四川外国语大...
  • 5篇四川外语学院
  • 3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作者

  • 13篇姜孟
  • 3篇邬德平
  • 2篇田莉莉
  • 2篇高梦婷
  • 1篇蒲莹晖
  • 1篇李西
  • 1篇赵思思
  • 1篇吴文宇
  • 1篇周清
  • 1篇林克勤

传媒

  • 3篇外语与翻译
  • 2篇英语研究
  • 2篇外国语文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外语学刊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外语教学
  • 1篇外国语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社会文化理论透视二语习得被引量:9
2012年
社会文化理论是一种研究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理论。近年来,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和解释二语习得一些问题。本文对该理论的核心思想、语言观、二语习得观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概述其对二语习得中一些基本问题的新解释。
姜孟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语言观
从涉身认知科学看语言涉身性研究的维度被引量:8
2011年
"涉身性"是方兴未艾的涉身哲学和涉身认知科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目前对语言涉身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阐释语言的涉身形成机制,重在回答身体体验活动如何塑造了语言。但是从"涉身性"在认知科学中的广阔含义来看,对语言涉身性的探讨应当多维多元,至少可以从身体构造、语言机制、言语活动和环境因素等几个维度来进行,其研究前景十分广阔。
林克勤姜孟
关键词:研究维度
60年心理语言学研究范式变迁——涉身心理语言学展望被引量:4
2015年
60年来,基于经典认知理论开展的心理语言学研究成绩卓著,形成了经典认知研究范式。最近二三十年,随着对经典认知理论局限性的反思,认知科学界对人类认知做了新诠释,提出了涉身认知理论。一批学者以此为新框架,开展了大量语言理解、产出与习得的相关研究,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推动国际心理语言学正在打破"经典认知"范式一枝独秀,而向"经典认知"与"涉身认知"两种范式两花齐放,甚或向以"涉身认知范式"为主的方向变迁。
姜孟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范式变迁
语言概念能力假设与外语学习者的“隐性不地道现象”被引量:20
2015年
"隐性不地道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说出或写出的一种受母语影响、带母语痕迹但却可接受的外语表达现象。本文提出了"语言概念能力假设",并认为隐性不地道现象是由于强大的母语概念能力使学习者在使用外语表达经验时有意无意地采用与母语相同或类似的方式来对经验进行概念化,导致所产生的概念结构具有母语偏向性所致。与此同时,本文采用被动产出型的"选择填空"实验任务,开展了两项基于E-Prime的反应时研究。所得出的基本结论为:(1)隐性不地道现象确实发生于外语学习者的外语使用中;(2)语言概念能力假设为探讨隐性不地道现象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
姜孟周清
从“身体”与“环境”看认知的“涉身性”被引量:5
2011年
"涉身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本文从"身体"与"环境"及其交互的角度探讨了认知涉身性的基本含义,认为"涉身认知观"把"身体基础方案"作为其理论内核,反对笛卡尔在心身、在人与动物等问题上采取的二元间断性思维,主张二者之间存在进化上连续性,赞同通过身体主体与环境的互动来理解人类认知,强调认知需要结合社会文化情境性维度,认为社会学和文化研究是认知科学的潜在资源。
姜孟邬德平
关键词:身体
话语理解过程的可供性提取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可供性提取是涉身认知语言理解索引假设模型所假定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本研究选取25名英语专业研究生为受试,采用2×2双因素重复测量设计,基于EPrime真假词判断反应时范式,考察他们汉、英话语理解中可供性提取的心理现实性及提取效率上的差异,结果发现:(1)可供性提取过程,对于中国英语专业研究生汉、英两种语言的理解均具有心理现实性;(2)中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在理解汉、英两种语言时,在可供性提取上表现出明显的母语优势效应。
姜孟赵思思
关键词:可供性心理现实性
近20年国内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的进展
2013年
本文对近20年(1991—2010)发表在国内16种外语类期刊上的69篇二语语音习得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二语语音习得研究(1)前15年备受冷落,最近5年开始受到较多关注,但整体上仍属研究不足;(2)前15年以“中介语音错误”、“习得影响因素”、“习得的一般过程与规律”等为基本研究点,最近5年研究主题呈现多样化趋势;(3)前15年以非实证性研究为主,研究方法较单一;近5年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实证性研究超过了非实证性研究,但总体上仍属非实证性研究与实证性研究并重;(4)整个20年都以英语作为二语语音习得研究的主要对象语言,涉及的其它语种种类有限,论文数量也有限。论文也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姜孟李西
《枫桥夜泊》英译认知诗学效果的ERPs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该诗措词凝炼、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成为众多国内外翻译学家热译的对象。本文以古诗《枫桥夜泊》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认知诗学的角度,采用认知神经科学ERPs实验手段,对该诗两个译本的认知诗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行为、脑电两种指标对两种译本认知接受效果的异同做出尝试性解释。
姜孟田莉莉高梦婷邬德平
关键词:《枫桥夜泊》译本
语义迁移的六类证据及其解释被引量:9
2013年
本文通过全面梳理国内外语义迁移研究文献,将当前的语义迁移研究概括为词汇语义迁移、命题语义迁移及概念迁移三大类,从中归纳出六大类语义迁移证据,并对六大类语义迁移证据作了尝试性解释,从而描绘出目前对语义迁移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的语义迁移研究。
姜孟邬德平
关键词:语义迁移
语言概念能力框架下外语学习者“隐性不地道现象”的ERPs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语言概念能力假设认为,一切不地道的外语使用都与学习者外语概念能力发展不足而其母语概念能力十分强大有关。立足于这一假设,从域映现概念子能力出发,本研究开展了两项脑电(ERPs)实验,结果表明:(1)学习者确实倾向于按照母语的域映现方式来概念化目标经验,其母语域映现概念子能力是隐性不地道现象发生的重要源头;(2)ERPs是探讨隐性不地道现象的一种优势独特的手段。
姜孟高梦婷蒲莹晖田莉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