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07A020300009-4)
-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3
- 相关作者:曹必好雷建军陈国菊王勇吕亚清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茄子抗病导入系的抗青枯病性及GISH鉴定被引量:4
- 2010年
- 利用栽培茄与野生茄(Solanumtorvum)的种间杂种为供体,以两个栽培茄的自交系为轮回亲本进行多代回交,得到2个导入系"BILR-1","BILR-2"。经过抗青枯病及GISH鉴定,表明所得两个导入系对青枯病有很强的抗性,且它们含有野生茄(Solanumtorvum)的遗传物质,成功把野生茄(Solanumtorvum)的抗青枯病性状转到栽培茄子中。所得抗病导入系的染色体数量为24条,它们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抗源未来在茄子抗病育种中加以应用。
- 曹必好雷建军陈国菊陈清华肖熙鸥
- 关键词:导入系抗青枯病GISH
- 栽培茄与野生茄种间杂交研究被引量:15
- 2009年
- 以茄子栽培种(Solanum melongena)自交系‘E-35’、‘E-38’、‘E-8’、‘E-30’与野生种水茄(Solanum torvum)为亲本进行种间杂交,获得了E-35×Solanum torvum的种间杂种。对F1杂种进行形态学、RAPD、GISH分析以及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种间F1多数形态性状居中,花粉具有较高的活力,具有可稔性。RAPD以及GISH分析表明,F1植株不仅包含双亲带型,而且产生新的特征带,含有栽培茄与野生茄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n=24,表明所得的F1杂种为真正的种间杂种。杂种经过人工接种及田间发病鉴定,表现高抗青枯病,其抗青枯病性状可能由两对显性基因控制。该种质可以作为茄子抗病育种的一个新抗源。
- 曹必好雷建军王勇吕亚清陈国菊
- 关键词:茄子野生茄种间杂种杂种鉴定
- 茄子组织培养高效再生植株体系的优化被引量:9
- 2012年
- 以三月茄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6-BA、ZT与IAA对茄子外植体不定芽分化的影响,比较了下胚轴不同接种方式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和不同生根培养基对茄子不定芽的生根效果。结果表明,MS+IAA(0.2 mg/L)+6-BA(2.0 mg/L)+ZT(1.0 mg/L)能加强外植体不定芽的分化能力,带柄子叶的不定芽分化率达到60.2%,下胚轴的不定芽分化率达到98.1%,类Flamingo-bill外植体的不定芽分化率更是达到了100%;与横向平接相比,下胚轴正向扦插能提高不定芽的分化率和不定芽分化系数,还能提前分化;茄子不定芽在MS固体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100%。
- 黄志银曹必好
- 关键词:茄子外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