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D201174)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常东张泽于洪伟王娜潘洪志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电化学
  • 2篇纳米
  • 2篇纳米材料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1篇单增李斯特菌
  • 1篇电化学分析
  • 1篇电化学活性
  • 1篇电极
  • 1篇修饰
  • 1篇修饰电极
  • 1篇杂交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食品
  • 1篇食品检测
  • 1篇碳青霉烯
  • 1篇碳青霉烯酶
  • 1篇青霉烯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3篇常东
  • 2篇王娜
  • 2篇潘洪志
  • 2篇于洪伟
  • 2篇张泽
  • 1篇张广腾
  • 1篇常东

传媒

  • 2篇医学综述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纳米材料在传感器中的进展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传感器检测技术具有方便快速、信号灵敏、低耗和易于操作等优点,因此它在工业、生物、环境监测、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传感器的性能与电极修饰材料密切相关。纳米材料由于独特的性能使其成为电极修饰材料的热点,由于其极强的吸附能力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质而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该文主要介绍金属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半导体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导电聚合物纳米材料在传感器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万广财张泽于洪伟王娜常东
关键词:电化学分析纳米材料传感器
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的指示方法及其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是很有前景的核酸分析技术,由于它操作简便快速、信号灵敏,能与DNA生物芯片兼容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当今生物学、医学领域的前沿性课题。它利用杂交原理及电化学标志物为杂交检测信号,既可以用标记法又可以用非标记法进行检测,不受颜色影响,可对痕量样品测定,仪器设备易于集成化和自动化且价格低廉,正朝向便携式商业化方向发展。实现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的准确检测,实验中所用到的指示方法发挥很大作用。该文着重阐述在DNA传感器工作中所运用的指示方法以及其在临床中的研究进展。
张泽万广财王娜于洪伟常东
关键词:电化学活性杂交
金纳米-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DNA传感器检测产KPC肺炎克雷伯菌
目的 建立一种新型的可准确、快速检测产KPC肺炎克雷伯菌的电化学DNA传感器.方法 在玻碳电极表面修饰金纳米-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然后在修饰电极表面固定ssDNA探针,制备了一种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利用制成的电化学D...
常东潘洪志
关键词: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
用于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的金纳米修饰玻碳电极DNA传感器研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可快速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电化学DNA传感器。方法在玻碳电极表面修饰金纳米颗粒,利用金-硫键固定巯基修饰的ssDNA探针,制备了一种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利用制成的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以亚甲基蓝为杂交指示剂,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单增李斯特菌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在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对单增李斯特菌靶基因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10-11mol/L^1.0×10-8mol/L,相关系数r=0.9989;检出限为1.0×10-12mol/L。结论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电化学DNA生物感器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选择性良好,可以用于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
张广腾常东潘洪志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食品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