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GJ016)

作品数:7 被引量:61H指数:3
相关作者:徐斌冯玉军王晓光高晓慧王永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芝加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天然气
  • 3篇中俄
  • 2篇天然气合作
  • 2篇能源
  • 1篇新能源
  • 1篇页岩
  • 1篇油价
  • 1篇中俄能源合作
  • 1篇枢纽
  • 1篇碳排放交易
  • 1篇天然气定价
  • 1篇能源安全
  • 1篇能源合作
  • 1篇能源战略
  • 1篇排放交易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全球治理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辽宁社会科学...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 1篇芝加哥大学

作者

  • 4篇徐斌
  • 1篇徐洪峰
  • 1篇周延丽
  • 1篇孙永祥
  • 1篇庞昌伟
  • 1篇农雪梅
  • 1篇富景筠
  • 1篇许勤华
  • 1篇刘旭
  • 1篇王永中
  • 1篇高晓慧
  • 1篇王晓光
  • 1篇冯玉军

传媒

  • 2篇俄罗斯研究
  • 1篇国际石油经济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价格月刊
  • 1篇欧亚经济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市场转型与中俄天然气合作机制——以“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本文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中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合作案例的解析,建立了一个国家间能源交易合作机制的分析框架。国家间能源交易的“合作解”可以通过双边机制、多边机制和第三方机制实现。“西伯利亚力量”管道项目经历一波三折的原因在于中俄双边博弈缺乏稳定的均衡解,这不仅与国际油价波动、中亚和欧洲天然气市场发展状况等外部因素有关,也与俄罗斯国内政治与市场化进程以及中俄长期形成的经贸关系等内在因素密切关联,从而使“重复博弈”和“相互质押”双边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和全球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发展、不同区域天然气市场一体化趋势加剧,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内立法推动市场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中俄天然气双边合作机制作用发挥的国内环境。在政治可能的前提下,应推动中日韩亚洲天然气进口国多边机制的构建,约束俄罗斯在亚洲地区的机会主义行为。同时在上海合作组织和《能源宪章条约》的框架下,推动地区天然气出口国和消费国的合作,实现中俄国家间稳定合作均衡解的达成。
徐斌
俄罗斯天然气: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对外合作战略转型被引量:2
2015年
天然气是俄罗斯重要的战略资源,天然气工业是俄罗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长期以来,天然气出口既是俄罗斯财政预算的重要来源,也是俄罗斯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在全球天然气市场因"页岩气革命"发生重大转变的条件下,俄罗斯天然气行业正面临深刻调整:其国内行业发展政策和管理体制,以及天然气出口流向和合同模式都需要在应对经济发展和能源市场变革挑战的情况下进行转型。
刘乾任晓航尼古拉.霍夫洛夫
俄罗斯在国际能源战略格局变化中的地位及中俄能源合作被引量:18
2018年
2014年6月后,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由每桶100多美元跌至50多美元,最低甚至跌破每桶30美元。201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不断攀升,2018年1月26日美国西得克萨斯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65.53美元,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0.38美元,创下近三年国际油价的新高。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此轮国际油价的回升与俄罗斯同沙特阿拉伯等欧佩克国家和非欧佩克产油国订立的减产协议有关。众所周知,国际油价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石油的供给与需求、世界经济的景气状况、美元指数走势、投资基金行为和地缘政治等都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俄罗斯作为世界重要产油国,在"页岩革命"和国际能源格局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其在国际石油供给中处于何种地位?在国际油价形成中具有怎样的话语权?主要石油生产国之间将存在怎样的合作与博弈?此轮回升是否意味着低油价时代暂时告一段落?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国内外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并对中国未来能源安全战略及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
冯玉军庞昌伟庞昌伟许勤华农雪梅孙永祥农雪梅孙永祥王永中刘旭高晓慧周延丽富景筠高晓慧徐洪峰富景筠
关键词:国际油价新能源中俄能源合作
我国天然气交易中心与地区基准价格体系的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被引量:1
2017年
随着我国天然气市场快速发展,天然气定价机制不合理问题开始凸显。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构建,形成地区性市场基准价格,可以缓解价格扭曲,推动天然气市场发展。由于中国地域广袤,区域差异较大,气源多样,成本难以统一,急需建立多个天然气交易中心,形成不同的天然气价格基准点,以实现天然气价格形成市场化。通过研究北美和欧洲天然气市场已经形成的多个天然气交易中心的特点,总结建立天然气交易中心应该具备相关条件,进而选取我国具备条件的四川、陕西、新疆、山东、江苏、广东6个地区进行考察,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6个地区11个指标进行评分排名,得出结论是四川、山东和江苏的竞争力相对较高,未来可重点在上述地区布局天然气交易中心。
徐斌刘杰帅
关键词:天然气定价交易中心主成分分析法
市场失灵、机制设计与全球能源治理被引量:33
2013年
在美国页岩气和页岩油革命背景下,全球能源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能源市场化力量对能源的投资与消费十分关键。同时,全球市场化发展也需要相应的游戏规则,金融市场的对冲合约以及各种投资条约与贸易协定正逐渐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不同于传统能源安全理论强调地缘政治的观点,作者提出市场失灵是当前全球能源安全及其全球治理的关键挑战,并讨论了当前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中国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面临的现实。在不完全竞争、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属性的概念框架下,作者分析了石油及天然气领域市场失灵的各种现象,并在制度经济学框架下讨论了国际能源机构、《能源宪章条约》、国际能源论坛以及能源期货交易中心等各种机制设计在降低交易费用和解决市场失灵方面的作用、发展现状与不足。传统上能源领域的机制设计以北美和欧洲为主导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随着中国和亚太地区能源消费的急剧增长,现有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必然需要相应变革,中国应积极参与构建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徐斌
关键词:能源安全全球治理气候变化
国际碳排放交易的自我实施难题——一个合同执行的视角
2014年
作为一种市场化手段,国际碳排放交易制度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政策工具,是国际气候制度的核心。然而,这种流行的观点也颇有争议。在国际社会缺乏强制第三方机制的条件下,国际碳排放交易的自我实施机制是维持协议存在的关键。从合同执行的角度看,以声誉为主的国际碳排放交易制度的自我实施要求信息有效传播、共同的规范以及对不合作的惩罚机制存在作为有效条件。研究发现,国际碳排放交易难以自我实施的原因在于:(1)碳排放价格、成本收益、以及减排技术信息的不确定性;(2)对碳排放责任及公正缺乏共识;(3)减排合作中搭便车行为的惩罚乏力;(4)资金和技术等质押机制的缺乏。上述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1)国际社会应增强全球碳排放的有效信息传播及相应的投资预期,逐步形成全球碳排放社会责任的共同认知;(2)发达国家应加大对碳排放的资金及技术的援助力度,从而激励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参与国际碳排放体系。
徐斌
关键词:博弈论合同执行
中俄天然气合作的历史经验与未来发展被引量:7
2014年
2014年5月,中俄签署经东线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长期合同,标志着中俄天然气合作迈入新的阶段。两国从开始天然气谈判到最终签署合同,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国际能源市场、俄罗斯的能源战略、中俄两国的天然气市场状况,以及中俄双方对天然气合作的诉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变化趋势成为影响天然气合作的主要因素。本文归纳了中俄天然气谈判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分析了促使两国签署天然气合同的内外因;阐述了中俄天然气合作未来对国际天然气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合作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对中俄天然气长期谈判和合作所得到的经验教训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
刘乾徐斌
关键词:天然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