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00605)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张琦林连兵魏云林黄晓星陈波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多样性
  • 1篇腾冲热海
  • 1篇热海
  • 1篇热泉
  • 1篇硫化叶菌
  • 1篇酶学
  • 1篇酶学活性
  • 1篇活性
  • 1篇活性分析
  • 1篇极端环境
  • 1篇古菌
  • 1篇病毒
  • 1篇DUTPAS...
  • 1篇SULFOL...

机构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2篇魏云林
  • 2篇林连兵
  • 2篇张琦
  • 1篇党亚锋
  • 1篇朱国东
  • 1篇陈波
  • 1篇季秀玲
  • 1篇黄晓星

传媒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腾冲热海高温酸性热泉类病毒颗粒的多样性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解云南腾冲热海高温酸性热泉中类病毒颗粒的多样性及特征,采用电子显微镜、双层平板及DNA限制性酶切分析等方法,从腾冲热海61~94℃酸性热泉富集液中分离纯化病毒颗粒,对病毒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腾冲热海不同酸性热泉样品富集培养物中病毒DNA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差异明显;病毒液中共观察到4种不同类型的病毒状颗粒,依据其形态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头尾型病毒、丝状病毒、球状病毒、纺锤型病毒;这些病毒形态与分离自美国、日本、冰岛等地的高温酸性热泉病毒形态基本相似,多数类似于硫化叶菌已发现的病毒,可见腾冲热海高温酸性热泉中类病毒颗粒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同时分离获得一株硫化叶菌病毒,呈纺锤形,一端有尾,纺锤形头部的大小为220 nm×80 nm,尾部的长度变化很大,从20~100 nm不等,平均长度为50 nm左右,病毒有囊膜,囊膜的厚度约为10~15 nm,该病毒的形态特征、形成抑菌斑的大小及宿主菌株的特性与分离自腾冲热海的第一株硫化叶菌病毒STSV1差异显著,可能为一株新的硫化叶菌病毒,故命名为STSV2(Sulfolobus tengchongensis spindle-shaped virus 2).
党亚锋陈波张琦黄晓星魏云林林连兵
关键词:腾冲热海多样性极端环境古菌
硫化叶菌病毒dUTPase基因的表达及酶学活性分析
2014年
对硫化叶菌病毒(Sulfolobus virus)STSV2脱氧尿苷焦磷酸酶(dUTPase)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分析其酶学特征.根据STSV2的dUTPase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病毒STSV2 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然后,将其转化至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进行dUTPase的IPTG诱导表达及纯化,通过SDS-PAGE检测其大小,并测定其酶学活性.结果表明,诱导表达的重组dUTPase蛋白分子量(Mr)约为38×103(含pET32a(+)自带的助溶标签),重组dUTPase在Mg2+存在的情况下能特异性催化dUTP生成dUMP和PPi,其反应最适温度为60℃,在pH值3-8之间有较高的活性,其在提高PCR扩增效率和特异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克隆表达获得了硫化叶菌病毒(Sulfolobus virus)STSV2脱氧尿苷焦磷酸酶,其在基因扩增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朱国东魏云林张琦季秀玲林连兵
关键词:酶学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