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GQA106005)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于杨于扬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科学教
  • 3篇科学教师
  • 3篇教师
  • 2篇教育
  • 1篇在职
  • 1篇在职培训
  • 1篇诉求
  • 1篇资格标准
  • 1篇美澳
  • 1篇教育框架
  • 1篇教育质量
  • 1篇科学教育
  • 1篇教师培养
  • 1篇教师在职培训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作者

  • 2篇于杨
  • 1篇于扬

传媒

  • 1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外国中小学教...
  • 1篇高教探索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美国科学教师在职培训新动向被引量:2
2014年
伴随科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国K-12科学教师在职培训也在不断地调整、发展与完善。尤其是近三年在《科学教育框架》的影响下,美国科学教师在职培训出现了新的特征,即以"成为研究者"的培训理念为指引,围绕跨学科核心概念展开培训,培训策略以探究实践为主,培训课程着重SCK与PCK课程,培训者身份日益多样。与以往相比,在职培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即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缺乏时间,培训内容不能满足教师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教学任务的变更与教师离职使教师不愿参与培训,缺乏专业培训者等。为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实现《科学教育框架》提出的科学教育新愿景,未来美国科学教师在职培训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于杨
关键词:在职培训
英美澳三国《科学教师资格标准》比较及其启示被引量:1
2013年
建立科学完善的《科学教师资格标准》是国际科学教育发达国家监控与保证科学教师质量和水平的通用做法,也是保障科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英、美、澳三国《科学教师资格标准》的设计与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制定规范统一的《科学教师资格标准》势在必行,其组织制定应由政府领导、同时兼顾研发主体的多样性;应以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为设计理念;内容应立足于教师科学素养的养成;遵循综合化、一体化、全纳化的设计原则。
于扬
关键词:教育质量科学教育
美国科学教师培养最新诉求、特征与发展趋势被引量:5
2014年
近年来,伴随社会各界对科学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相关科学教育标准、框架等的陆续出台,美国科学教师培养呈现新的发展态势。本文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教师培养标准》和《K-12科学教育框架》的基础上,结合美国科学教师培养现状,归纳现今美国科学教师培养的最新诉求和特征:揭示其未来发展将面临的挑战与趋势。
于杨
关键词:科学教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