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505402)

作品数:37 被引量:161H指数:7
相关作者:张其成王正山王召平梁嵘王盛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中医
  • 7篇阴阳
  • 7篇思维
  • 4篇中医体质
  • 4篇辨析
  • 3篇伤寒
  • 3篇舌色
  • 3篇舌象
  • 3篇舌诊
  • 3篇问题辨析
  • 3篇黄帝
  • 3篇黄帝内经
  • 3篇扶阳
  • 2篇蛋白
  • 2篇血红
  • 2篇血红蛋白
  • 2篇易经
  • 2篇阴阳平衡
  • 2篇正邪
  • 2篇正邪交争

机构

  • 27篇北京中医药大...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数...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9篇张其成
  • 14篇王正山
  • 7篇梁嵘
  • 7篇王召平
  • 5篇刘艳骄
  • 5篇姚叙莹
  • 5篇王盛花
  • 4篇陈东宁
  • 4篇田丁
  • 4篇李丹溪
  • 3篇冯帆
  • 3篇杨新宇
  • 3篇王志良
  • 3篇王慧娟
  • 2篇张莹
  • 2篇任玉杰
  • 2篇黄冲
  • 2篇汪卫东
  • 2篇张牧川
  • 2篇张润顺

传媒

  • 4篇中国中医基础...
  • 4篇安徽中医药大...
  • 3篇云南中医学院...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世界睡眠医学...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华医史杂志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机器人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Scienc...
  • 1篇Scienc...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18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elective impairment in recognizing the familiarity of self faces in schizophrenia被引量:8
2012年
The concept of self is a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human mind,and the alteration of self is thought to be a core deficit of schizophrenia.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re deficient in self-face recognition.Because self faces are not only self-related but also highly familiar,it is unclear whether such deficit arises from the breakdown of the self-awareness or the failure of recognizing the familiarity of self faces.Here we directly tested these two alternatives by instructing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to recognize the identity of a morphed face created by blending face features between any of two identities from the self face,a familiar face,and a novel face.We found that there was no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self an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familiarity,suggesting these two component processes are independent in schizophrenia.Further,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significantly worse in recognizing the familiarity of faces than normal participants,whereas no difference in the sense of self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aken together,our finding suggests that it is the sense of familiarity,not the sense of self,that is selectively impaired in self-face re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Thus,our study challenges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deficit in self-face re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 reflects the breakdown of self-awareness.
ZHANG LinZHU HongXU MiaoJIA HongXiaoLIU Jia
关键词:面孔识别面部特征
中医临床思维研究之现状被引量:3
2012年
中医临床思维是中医师在临床上探求疾病本质与治疗规律的思维过程,中医思维过程的研究对于寻找诊治规律,提高临床疗效有很大意义。本文对目前研究较多的中医思维方法作一概述。
周立美刘艳骄
关键词:中医临床思维
《五行大义》引《内经》考被引量:1
2013年
隋代萧吉的《五行大义》中有9处引用《黄帝内经》。索引原文与今本《黄帝内经》相比大多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如五脏的阴阳属性、肝为罢极之本、脾为仓廪之本等。《五行大义》可谓隋以前研究阴阳五行集大成之作,萧吉对所引《黄帝内经》之文,多从阴阳五行的角度加以解释,与后世注有所不同。
王正山张其成
关键词:黄帝内经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疲劳状况指数及舌象的研究
目的:通过调研海军职业潜水员的疲劳状况,并同时进行中医舌诊,以进行疲劳与舌象和舌图像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整群抽取每日进行10m潜水科目训练海军的男性职业潜水员,应用标准化的FSAS进行对其疲劳状况判定,观察与记录其舌象,...
田丁梁嵘李峰李丹溪姚叙莹唐瑛马捷关静吴凤芝韩晨霞周梦玲
关键词:潜水员
文献传递
基于统计分析的中医体质分类研究
本文介绍了朴素贝叶斯分类(以下简称贝叶斯分类)、最小距离分类等两种判别分类方法和基于Fisher判别分析的降维法,收集整理了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数据。在数据降维前和降维后分别用两种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类,对比分析了两种分类结...
黄冲刘卓军
关键词:中医体质贝叶斯分类数据降维
文献传递
COMT基因对注意控制神经基础的调控效应:影像遗传学研究的元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为探索注意控制能力个体差异的遗传来源,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对参与注意控制加工的前额叶脑区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回答COMT基因是否也对全脑范围的注意脑区具有调控作用,本文对17篇遗传影像学研究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COMT基因Val/Val(vv)基因型的被试在注意控制任务下,不仅前额叶脑区的激活水平高于Met/Met(mm)基因型的被试,在前扣带回和后扣带回等前额叶之外的脑区激活水平也高于mm基因型的被试,而且在这些脑区的效应值(vv>mm)都较大(Cohen'sd>0.8)。由此,元分析结果表明:COMT基因不仅调控前额叶脑区,而且对形成注意控制网络的多个脑区都有调控效应。此结果提示注意控制能力的个体差异可能部分的来自于COMT基因对注意控制网络的调控作用。
刘玲李荆广宋宜颖刘嘉
关键词:COMT基因
从“正邪交争”谈胡希恕论治伤寒的顺势思维特征
胡希恕是中国近代著名中医医家。文章通过对其强调的'正邪交争'概念的阐述,提炼出胡希恕论治伤寒中具有的顺势思维及其特征。'正邪交争'是古人对人体本能排除疾病过程的描述方式,是一组变化的证的集合。贯穿此过程的是中人体排除疾病...
张牧川张其成
关键词:胡希恕正邪交争伤寒
文献传递
《内经》“风占”及其思维结构探析被引量:5
2014年
"风占"在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古人很早便开始关注"风"与其他现象之间的联系,风的季候性的发现及其与时空相应体系的结合为"风占"的产生和系统化提供了条件。"风"源于"天地之合气",这一突破性的认识使得其成为古人借以把握变化之道的重要媒介而受到重视。《内经》继承和吸收了这些基本思想,并运用其解释人体生命现象及疾病生成的原因。透过对《内经》"风占"思想背后所蕴含的内在思维结构的分析,有助于理解中医"象思维"的重要内涵,藏象理论形成的时空背景,"补不足,泻有余""以平为期"的治疗逻辑以及"天人相应"的因果观念。
王慧娟张其成
关键词:思维结构
论阴阳的本质及数学特性被引量:6
2015年
从阴阳本义出发,区分抽象阴阳与具体阴阳(具体属性上的阴阳)。具体阴阳可以测量,具有确定性和可判定性,这与抽象阴阳模糊笼统的情况不同。阴阳是相对的,互为前提而存在,在这个角度上说,阴阳是一种特殊的二元关系,具有反自反性、反对称性和可传递性。中医学广泛利用阴阳作说理工具,经常以中值、均值或者对立属性作为默认参考,以具体属性值偏离默认参考的程度来论其阴阳虚实。
王正山张其成
关键词:可判定性数学特征
论郑钦安的阴阳平衡观及其源流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析郑钦安的阴阳观及其源流,加深对火神派思想的研究。[方法]阅读陈修园、刘沅、郑钦安、卢铸之等人著作,并参考当代研究成果,分析郑钦安的阴阳观及其来源与流变。[结果]郑氏在阴阳关系上,主阴阳平衡观,并无明显的"贵阳贱阴"论调,用药也不偏主扶阳。郑氏的阴阳观,主要受刘沅影响,与陈修园差异很大。其后卢氏宗之,并加以发展,将"以水火立极"的郑氏"火神派",演化成为"以火立极"的卢氏"火神派"。极其弊也,论病皆谓阳虚,用药偏爱温热,这已明显偏离郑氏的初衷。[结论]郑钦安在阴阳关系上,主要持阴阳平衡观,后学未得其全,独重阳气,偏爱温热,实违郑氏本意。
王正山张其成
关键词:郑钦安火神派扶阳阴阳平衡陈修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