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973611311)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孙保存赵秀兰刘易欣王欣古强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凋亡
  • 5篇肠癌
  • 5篇大肠
  • 4篇细胞
  • 4篇细胞凋亡
  • 4篇小鼠
  • 4篇大肠癌
  • 3篇舒林酸
  • 3篇小鼠大肠癌
  • 2篇蛋白
  • 2篇增殖
  • 2篇腺瘤
  • 2篇抗炎
  • 2篇抗炎药
  • 2篇非甾体
  • 2篇P53
  • 1篇凋亡过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演进

机构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赵秀兰
  • 6篇孙保存
  • 5篇刘易欣
  • 4篇王欣
  • 3篇张诗武
  • 3篇古强
  • 2篇王岚
  • 2篇阎雪燕
  • 2篇李龙
  • 1篇王展宏
  • 1篇孙燕
  • 1篇倪春生
  • 1篇焦振山
  • 1篇赵学铭
  • 1篇闫雪燕
  • 1篇王星辉
  • 1篇郄硕
  • 1篇邱志强
  • 1篇赵楠
  • 1篇孙涛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细胞凋亡与增殖失衡在小鼠大肠癌诱发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观察小鼠大肠癌不同阶段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规律,探讨细胞增殖—凋亡失衡在大肠不同阶段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二甲肼(DMH)皮下注射诱发昆明种小鼠实验性大肠癌动物模型,分别于诱癌12、18、24、32周分批处死动物,以DNA末端标记(TUNEL)和免疫组化PCNA染色分别标记凋亡细胞和增殖细胞,多阶段动态观察增殖细胞和凋亡细胞的分布和密度变化。结果:小鼠正常粘膜中凋亡细胞全部位于表层,增殖细胞位于基底,数量均很少。诱癌早期增殖细胞和凋亡细胞轻度增多,二者比值变化不大;诱癌中期二者密度均显著升高,比值变化不显;诱癌晚期非癌粘膜增殖和凋亡细胞密度高于其它时段,不典型增生粘膜中增殖细胞增多,且随其程度递增,而凋亡细胞虽有升高,但不随其程度变化,二者比值则随其程度呈下降趋势。结论:1)在动物模型上证实了小鼠大肠癌发生过程中存在细胞增殖—凋亡失衡;2)诱癌早期低增殖、低凋亡,中期高增殖、高凋亡,晚期(癌)极高增殖、低凋亡;3)增殖细胞随不典型增生程度递增,凋亡细胞变化不显,二者比值呈递增趋势;4)癌变阶段最本质的变化为凋亡/增殖比值极度降低。以上结果支持我们以前在人类大肠癌研究中提出的“细胞选择性增殖”假说。
孙保存王岚赵秀兰李龙刘易欣闫雪燕王欣古强
关键词:小鼠大肠癌细胞凋亡
舒林酸对结肠癌变中Fas和FasL蛋白表达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舒林酸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二甲肼诱发的小鼠实验性大肠癌动物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 ,分别标记Fas及FasL阳性细胞 ,观察诱癌过程中Fas和FasL蛋白表达细胞的分布与密度变化和舒林酸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Fas和FasL的表达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浆 ,阳性细胞均位于大肠黏膜表层上皮中 ,呈簇状分布 ,舒林酸预防组和治疗组Fas和FasL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舒林酸可以上调Fas和FasL的表达 ,诱导细胞凋亡 ,抑制肿瘤形成和发展。
孙保存赵秀兰阎雪燕刘易欣王欣张诗武孙燕
关键词:舒林酸结肠癌FAS蛋白FASL蛋白癌细胞凋亡
舒林酸对小鼠大肠癌模型p53、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舒林酸对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初步探讨舒林酸防治肿瘤作用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二甲肼诱发的实验性大肠癌小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分别标记p53、Bcl-2和Bax阳性细胞,分阶段地动态观察舒林酸对各种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预防组、治疗组的p53阳性率与模型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随实验观察时间延长,p53和Bax呈逐渐升高趋势,而Bcl-2和Bcl-2/Bax分别在第3和第2阶段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至实验结束时,预防组p53、Bcl-2以及Bcl-2/Bax比值均低于模型组(除p53外,P均<0.05),而治疗组与模型组仅Bax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林酸通过抑制突变型p53和Bcl-2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形成和发展。
赵秀兰赵学铭阎雪燕焦振山李龙刘易欣王欣古强孙保存
关键词:舒林酸大肠癌P53凋亡
舒林酸防治小鼠大肠癌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孙保存赵秀兰张诗武王岚邱志强刘易欣王欣
关键词:舒林酸大肠癌小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非甾体类抗炎药增生病变组织
大肠腺瘤-腺瘤恶变-腺癌演进过程中PCNA、p53与细胞凋亡的表达及其关系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观察大肠腺瘤 -腺瘤恶变 -腺癌演进过程中细胞凋亡与p53、PCNA的表达状况 ,探讨其内在联系。方法 :利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PCNA、p5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p53与凋亡双重染色技术 ,原位观察大肠腺癌、腺瘤恶变区、腺瘤非恶变区及管状绒毛状腺瘤 (分别为34、27、27及27例 )标本中凋亡细胞和PCNA、p53阳性表达细胞密度及分布 ,以非肿瘤大肠粘膜 (6例 )作为对照。结果 :腺瘤非恶变区凋亡细胞密度分别高于腺癌、管状绒毛状腺瘤及非肿瘤粘膜 (P均<0.01)。腺癌及腺瘤恶变区p53蛋白阳性细胞密度分别高于管状绒毛状腺瘤 (P均<0.01)和腺瘤非恶变区 (P均<0.01)及非肿瘤粘膜 (P分别<0.01)。腺癌PCNA阳性细胞密度分别高于腺瘤恶变区 (P<0.05)、管状绒毛状腺瘤 (P<0.01)、腺瘤非恶变区 (P<0.01)及非肿瘤粘膜 (P<0.01) ,而腺瘤恶变区亦分别高于后3组 (P分别<0.01)。双染原位观察p53蛋白与凋亡细胞的分布发现 :p53低表达区凋亡细胞分布则有增加趋势。结论 :p53突变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大肠癌的形成 ,而当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增加时 ,PCNA表达亦增加 ,提示p53突变的肿瘤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 ,其中腺癌增殖程度最高。
刘易欣赵秀兰王展宏方桢孙保存
关键词:P53PCNA细胞凋亡
Raf激酶抑制蛋白在非甾体抗炎药诱导小鼠大肠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非甾体抗炎药(NSAID)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发挥抑制肿瘤恶性转化和生长的作用^[1]。我们的前期实验发现,NSAID可通过影响凋亡调控基因p53、bcl-2和bax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来防治二甲肼诱发的小鼠大肠癌^[2]。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属于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研究表明,
赵秀兰郄硕张诗武孙涛倪春生王星辉古强赵楠孙保存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小鼠大肠癌抑制蛋白抑制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