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1JK0781)

作品数:15 被引量:167H指数:6
相关作者:赵军龙李甘陈守民李传浩王轶平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水城县煤炭局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8篇测井
  • 4篇储层
  • 3篇盆地
  • 3篇区长
  • 3篇鄂尔多斯盆地
  • 3篇测井响应
  • 3篇测井信息
  • 2篇电磁法
  • 2篇瞬变
  • 2篇瞬变电磁
  • 2篇瞬变电磁法
  • 2篇流体
  • 2篇流体性质
  • 2篇煤矿
  • 2篇测井解释
  • 2篇测井评价
  • 2篇储层流体
  • 2篇磁法
  • 1篇单井
  • 1篇低阻

机构

  • 14篇西安石油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水城县煤炭局
  • 3篇陕西省煤田地...
  • 1篇延长油田股份...

作者

  • 11篇赵军龙
  • 4篇李甘
  • 3篇李传浩
  • 3篇陈守民
  • 3篇高秀丽
  • 3篇王轶平
  • 2篇许建涛
  • 2篇曹军涛
  • 2篇朱广社
  • 2篇李婷
  • 2篇闫博
  • 2篇郑璇
  • 1篇李建霆
  • 1篇蹇军
  • 1篇吴新伟
  • 1篇韩永林
  • 1篇张斌成
  • 1篇王胜华
  • 1篇秦建强
  • 1篇余永进

传媒

  • 5篇陕西煤炭
  • 4篇地球物理学进...
  • 3篇测井技术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年份

  • 3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网络技术在储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提高储层分类评价效果,本文归纳总结了神经网络技术用于储层分类评价的方法,剖析了神经网络技术用于储层分类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最后展望了神经网络技术用于储层分类评价的发展趋势。
郑璇赵军龙许建涛张伟李婷曹俊涛
关键词:神经网络技术
煤层气含量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被引量:31
2013年
为了提高煤层含气量预测效果,更准确地评价煤层气资源量、预测煤层气开发前景,以及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基于大量文献调研,首先梳理了煤层气及煤层含气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其次对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开展了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发展趋势分析.研究表明,煤层舍气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煤的变质程度、温度、压力、煤质、煤层有效埋藏深度、储层有效厚度、储层物性等,其中,煤变质程度起着根本性作用.煤层含气量定量预测方法主要有等温吸附曲线法、含气量梯度法、测井法、地震法等.合理选择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开展多学科、多种预测方法综合预测含气量研究、研发新的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是煤层含气量预测的主要发展趋势.
曹军涛赵军龙王轶平张景云许登才
关键词:煤层气含气量影响因素
陇东环县油区M井区长8储集层特征及单井产能预测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制定陇东环县油区M井区长8储集层合理的单井生产方案、确保M井区产能最优化,将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等储集层静态地质特征与渗流规律、生产状况等动态特征研究相结合,基于M井区的地质资料、岩心资料、相渗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等开展了储集层特征、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单井产能预测,预测了M井区合理的单井产量。研究表明:M井区长8储集层具备典型的超低渗透储集层特征,测井响应特征较为显著,储集层呈现对油水的双重润湿性;M井区油藏为构造岩性油藏,油水分布受到岩性控制作用,沿着河道方向,物性好、含油性好、在构造相对高部位含油性好;M井区产量主要来自于M井区中-东南部,目前剩余油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M井区北部、中南部局部区域;物性参数法、试油资料折算法和试采法适合于M井区的单井产能预测。 M井区长8储层合理的单井产量为3.5~4.0t/d。研究成果为M井区长8储集层进一步开发奠定了重要的资料基础。
赵军龙闫博赵靖舟王轶平许登才高秀丽
关键词:储集层特征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方法技术综述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对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综合研究,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分析,梳理了储层非均质性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分类,归纳总结了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定量表征储层非均质的新方法。
李婷赵军龙许建涛郑璇曹军涛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测井信息试井资料
鄂尔多斯盆地TN区长81储层流体快速识别技术研究
为了解决鄂尔多斯盆地TN区长8低渗储层流体识别符合率低的难题,提高基于常规测井信息的流体识别效果,本文在大量的文献资料调研基础上,针对研究区地质特点,开展了储层特征研究、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储层电性特征微观成因机理研究,进...
赵军龙李甘朱广社李传浩陈守民
关键词:流体性质
文献传递
基于时间推移的测井信息确定油水界面变化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构造油藏开发中后期含水上升快,稳产技术措施必须进行合理调整,开展好精细地质研究,尤其是充分利用现有常规测井资料开展油水界面识别和油藏剖面特征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基于文献调研,结合研究区(Z区)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和动态生产资料,开展了油水界面识别方法研究,并对现有测井资料按照测井时间进行合理分段研究,提出基于时间推移的油水界面确定方法和油藏剖面动态特征研究方法,得到了工区油水界面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基于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和感应测井方法可以较好地识别工区目的层油水界面,按照测井时间合理分段可以更准确地实现对油水界面变化的动态分析,基于时间推移的油水界面研究方法简单有效.本文研究成果对邻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赵军龙张宁闫博王轶平李传浩马春林
瞬变电磁法对老地沟煤矿水患区的预测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文献调研,基于研究区的区域地质、构造、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老窑、采空区积水情况等特征,开展了瞬变电磁法对水城矿区老地沟煤矿水患区预测等研究。研究表明,该矿区内存在中度水患预测区3个,无轻度和严重水患预测区。
许登才孙鹏
关键词:瞬变电磁法
基于测井信息泥岩盖层评价技术综述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提高泥岩盖层测井评价的效果,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梳理了泥岩盖层的概念,归纳了泥岩盖层的封闭机理,分析了泥岩盖层的评价参数、分级标准及测井评价方法,开展了泥岩盖层测井新技术评价分析、泥岩盖层测井评价技术发展展望。泥岩盖层封闭机理主要有物性封闭、超压封闭及烃浓度封闭;泥岩盖层的评价参数有厚度、含砂量、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渗透率以及排替压力;泥岩盖层常规测井响应特征丰富;泥岩盖层测井评价的核心是建立泥岩盖层评价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加强泥岩盖层岩石物理特征研究,建立多维的、非线性的泥岩盖层参数测井预测模型,将静态及动态资料相结合,完善泥岩盖层评价技术体系。
赵军龙高秀丽
关键词:关键词测井评价泥岩盖层
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及测井评价方法综述被引量:40
2011年
为了提高低阻油层测井识别评价的精度,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吸收继承,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低阻油层的定义,归纳总结了低阻油层一般成因机理,研究了低阻油层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及其一般识别评价方法,进而探讨了低阻油层识别评价测井新技术和新思路.研究表明,低阻油层一般成因和影响因素包括十个方面;低阻油层常规测井响应呈现为高自然伽马、较高声波时差及高中子测井值、自然电位异常幅度低和密度测井值低等特征,低阻油层常规测井响应特征随其成因机理而异;低阻油层一般识别评价方法有九种之多;核磁共振测井、阵列感应测井及MDT等测井新技术可有效识别评价低阻油层;非线性数学方法为低阻油层识别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赵军龙李甘朱广社韩永林李传浩陈守民
关键词:低阻油层测井响应
基于常规测井信息的页岩气评价技术综述被引量:1
2014年
在大量调研分析基础上,梳理了页岩气概念、总结归纳了页岩气的成藏特征和影响因素,通过对页岩气的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及含气特征综合分析,提出了适于页岩气评价的常规测井系列,研究了页岩气的岩性、物性和含气性测井评价方法;通过对页岩气主要地质评价指标的分析,建立了页岩气的常规测井评价技术体系。通过四性关系研究,建立页岩气主要地质评价指标的测井解释模型,从而实现页岩气的定性和定量评价;将测井新技术和现代数学方法引入到页岩气测井评价中、结合二维及三维精细地震勘探解释新技术对于提高页岩气评价效果意义重大。
余永进王胜华桑轼辙高秀丽俄丽华
关键词:页岩气成藏机理测井响应评价指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