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4DIB3J102) 作品数:9 被引量:202 H指数:8 相关作者: 王彦辉 于澎涛 熊伟 徐丽宏 程丽莉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水利工程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更多>>
六盘山南坡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水源林生长过程比较 被引量:35 2009年 以六盘山南侧的华北落叶松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木树干解析法,研究了21年生低、中、高3种密度(1200、1500和2000株·hm-2)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过程和直径结构.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3种密度林分在10年生前各项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10年生后的林木直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生长过程明显不同;21年生时,低密度林分的生长状况明显优于中、高密度林分,但树高生长受密度影响不显著;3种密度林分直径分布的偏度系数(Sk)差异较大,高密度林分的Sk(0.338)大于中密度(0.072)和低密度林分(0.015).前者直径分布偏离正态分布,呈现顶峰偏左的现象;后者的直径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密度结构较合理;中密度林分直径分布的峰度系数(K,1.691)大于高密度(1.532)和低密度林分(0.665).说明中密度林分的林木分化程度比高、低密度林分小;林龄为21年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合理保留密度应为1200株·hm-2. 王晶 莫菲 段文标 于澎涛 熊伟 王彦辉 王占印 曹恭祥关键词:华北落叶松 林木生长量 林分密度 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典型坡面土壤水分的植被承载力 被引量:14 2009年 确定土壤水分的植被承载力是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合理调控土壤水分和植被生长关系、科学恢复林草植被的核心问题。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的土壤水分主要来自大气降水,作为土壤水分限制型生态系统的坡面植被,植物种类和植被密度等结构特征与降水量紧密相关。根据六盘山石质山区的特点,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阴坡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和阳坡草地的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数学模型,即由4~10月的生长季降雨量(P)计算得到可承载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公式:LAItree=exp((0.7731×P–186.12)/146.46)和LAIgrass=exp((0.5112×P–345.93)/227.89),并提出了考虑坡面水分再分配影响的不同坡位的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计算方法。阴坡华北落叶松的植被承载力(用LAI表示)从坡顶的1.45升高到坡中的4.83,然后稳定在3.0~3.3。对于阳坡草地,土壤水分可承载的LAI从坡顶的0.37上升到坡中的0.46,然后在0.41~0.47之间变动,LAI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计算结果比较合理。 刘建立 王彦辉 于澎涛 程丽莉 熊伟 徐丽宏 杜阿朋关键词:坡面 土壤水分 承载力 植被恢复 叶面积指数 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TOPOG在温带山地小流域的应用——以祁连山排露沟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9 2007年 TOPOG模型是基于热带森林小流域研究而开发的生态水文过程模型。为了检验该模型在模拟温带小流域森林水文影响方面的适用性,本文应用祁连山排露沟小流域2001年和2002年生长季的生态水文数据,运用TOPOG模型的“水量”模式模拟了流域的林冠截留、蒸散与径流等生态水文过程,并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TOPOG模型能准确的模拟雨量为5~25 mm的次降雨截留量;也能较准确的模拟海拔2730~3100 m的青海云杉林总蒸散量及其组成,以及海拔2700~2800 m的阳坡草地总蒸散量;模拟的生长季小流域径流量与实测值相一致。 董晓红 于澎涛 王彦辉 王金叶 王顺利 刘贤德 徐丽宏 吴旭东关键词:生态水文过程 六盘山北侧不同立地土壤的蓄水性能和渗透性研究 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对六盘山北侧不同立地类型华北落叶松、阳坡草地、半阴坡草地、虎榛子灌丛和沙棘灌丛的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调查和比较,结果表明这几种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容重、持水性能和渗透性均有较大的差异。土壤持水能力的变化范围为520.34~585.82 mm,初始渗透率变化范围为0.76~9.71 mm,稳定渗透率变化范围为0.50~2.93 mm/min,比较后发现营造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具有很好的增加入渗和涵养水源作用。 刘建立 王彦辉 程丽莉 余新晓 管伟 杜阿朋关键词:土壤持水能力 涵养水源 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冠层降水再分配特征 被引量:17 2009年 于2006-2007年生长季(5-10月)定位监测了六盘山北段叠叠沟小流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穿透雨、树干茎流和林冠截留特征,并基于同期气象数据初步分析了有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穿透雨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这种差异随着降雨量增大而变小。在整个测定期间,华北落叶松林穿透雨占总降雨量的(74.94±2.4)%,树干茎流占(0.16±0.03)%,而林冠截留占(25.08±2.41)%。穿透雨、树干茎流和林冠截留的数量与降雨量呈正相关(p<0.01),随着雨量或雨强的增加,穿透雨率升高,并且在高的雨量(>20 mm)和雨强(>5 mm/h)下逐渐趋于稳定。当降雨量到达6.44 mm时开始出现树干茎流。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和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 刘建立 王彦辉 于澎涛 程丽莉 熊伟 徐丽宏 张淑兰 杜阿朋关键词:华北落叶松 穿透雨 树干茎流 林冠截留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变异分析 被引量:10 2009年 在六盘山南侧设置2个20m×20m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研究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枯落物储量空间差异明显,2个样地的枯落物储量平均值为1.80和1.68kg.m-2,最大值为2.96和2.71kg.m-2,最小值为0.35和0.34kg.m-2,最大和最小值的比值变化在8~9之间;在不考虑测点空间位置及取样间距的情况下,2个样地枯落物储量的变异系数为0.41和0.56;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分布受空间结构性和随机性的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林地微地形能解释枯落物储量空间变异的56%,局部洼地利于更多枯落物堆积;2个样地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分布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均符合球状模型,且空间自相关程度较大;当以95%的置信区间准确估计华北落叶松林样地的枯落物储量时,最小取样数量为9个1m×1m的样方。 莫菲 王彦辉 熊伟 于澎涛 潘伟 王晶 徐丽宏关键词:华北落叶松 枯落物储量 地统计学方法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林和红桦林枯落物持水特征及其截持降雨过程 被引量:64 2009年 在六盘山南坡野外调查了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和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两个林分的枯落物数量特征,其厚度分别是3.6cm和4.0cm,储量为16.83t/hm2和9.04t/hm2。浸泡测定了单位重量(1.0kg/m2)枯落物的持水能力,华北落叶松林和红桦林的最大持水深分别是1.8mm和2.7mm。在六盘山地区自然雨强范围内(<30mm/h),利用模拟降雨研究了枯落物的截持降雨过程,表明枯落物持水能力随雨强增大而提高;在雨强为30mm/h时,华北落叶松林和红桦林枯落物(1.0kg/m2)的最大截持雨量为1.5mm和2.6mm,分别是浸泡测定持水能力的83.3%和96.2%,两种实验吸持水分的过程基本一致。分析表明,枯落物截持过程的吸水速率受其本身含水量大小的影响,同时构建了具有较好截持机制的枯落物截持降雨过程模型,并基于枯落物浸泡实验和模拟降雨截持实验的数据拟合了模型参数。 莫菲 于澎涛 王彦辉 王晶 熊伟 徐丽宏关键词:华北落叶松 红桦 枯落物 最大持水量 定量区分人类活动和降水量变化对泾河上游径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3 2010年 基于泾河上游(泾川水文站以上)52年(1954-2005年)的径流和气象年数据,研究了上游地区的气候和径流变化特征,发现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器皿年蒸发量有微弱下降趋势,而年径流量却呈明显降低趋势。根据年降水量-年径流深的双累积曲线,划分出了径流变化的5个阶段分别为1954-1960年、1961-1971年、1972-1980年、1981-1997年和1998-2005年。并以1954-1960年段作为基准期,定量估算了其他年段内人类活动和年降水量变化对年径流深变化的贡献,发现除1991-1997年段降水量偏低对径流减少起很大作用以外,在其它年段径流的变化更多的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在1961-1971年、1972-1980年和1981-1990年3个年段,人类活动对径流增加的贡献量分别为52.71,9.22,3.42 mm;而降水仅在1961-1971年对径流具有增加的贡献量为5.38 mm,在其它两个年段对径流具有减少的贡献量,分别为2.85 mm和2.93 mm;在1998-2005年,相对于降水量对径流的增加贡献量为1.73 mm的情况下,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减少具有较大的贡献量为24.87 mm。最后,探讨了进一步定量区分气候变暖和具体人类活动对蒸散和径流变化贡献的研究需求。 张淑兰 王彦辉 于澎涛 张海军 屠新武关键词:水文 降水 径流 宁南山区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水文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2009年 森林枯落物层具有重要的生态水文功能,对六盘山北侧叠叠沟小流域华北落叶松林下枯落物吸水速率、释水速率和截留降雨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释水速率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枯落物饱和持水能力较强,可达到自身重量的4倍。对生长季内枯落物持水量动态变化的观测表明,当长时间无雨时,持水量显著下降;当降雨发生时,持水量迅速增加,这种动态过程随着降雨发生而不断重复。此外,由于林冠下穿透降雨分布不均匀和前期枯落物干燥,有时可出现枯落物透过雨量大于降雨量的现象。对枯落物持水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持水量与林内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林内气温、太阳辐射、风速、大气水势和饱和水汽压差呈显著负相关(P<0.01)。 刘建立 王彦辉 管伟 程丽莉 于澎涛 熊伟 徐丽宏关键词:华北落叶松 枯落物 环境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