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12Z149)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战勇杰王健李集林郝胜勇李海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数据分配
  • 3篇LDPC
  • 2篇卫星
  • 2篇LDPC码
  • 1篇多径
  • 1篇多径衰落
  • 1篇信道
  • 1篇信道模型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合成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图像
  • 1篇译码
  • 1篇译码技术
  • 1篇图像
  • 1篇准循环LDP...
  • 1篇卫星图像
  • 1篇卫星信道
  • 1篇相对辐射校正
  • 1篇校正方法

机构

  • 5篇北京卫星信息...
  • 1篇航天恒星科技...

作者

  • 5篇战勇杰
  • 3篇李集林
  • 3篇王健
  • 1篇宋振宇
  • 1篇郑晓天
  • 1篇李海超
  • 1篇郝胜勇
  • 1篇宋振宇
  • 1篇高超垒

传媒

  • 3篇电子设计工程
  • 2篇计算机技术与...
  • 1篇光电工程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推扫式卫星图像的相对辐射校正方法被引量:3
2011年
由于推扫式成像卫星的各探元之间存在一定的响应差异,因此推扫生成的遥感图像在推扫方向上往往存在明显的条带现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模板的推扫式卫星图像的相对辐射校正方法,首先,根据条带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一维非线性滤波器去除比较明显的条带噪声;然后,利用一维平滑滤波计算每个探元的增益和偏置等相对辐射校正系数;最后,利用校正系数去除细条带噪声。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图像质量,使推扫方向的条带噪声得到有效去除,并且保留了图像细节信息。
李海超郝胜勇
关键词:遥感图像相对辐射校正
卫星衰落信道分析与建模被引量:3
2011年
在研究分析传统Rayleigh信道和Rice信道抽头时延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两条多径路线代替传统模型,提出一个具有确定数学表达式的简化卫星信道模型,只需对该模型中的两个参数取适当的取值,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衰落强度和衰落中心频率的卫星信道。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当时延τ=0.63 ns,β=0.75时,可以获得的最大衰落幅度为10 dB,衰落中心频率为480 MHz。
郑晓天战勇杰张拯宁宋振宇
关键词:卫星信道多径衰落信道模型
LDPC码数据分配通用模块设计方案
2012年
上世纪60年代初,香农的学生Gallager在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中首次提出了LDPC码的概念和完整的译码方法,但是直到上世纪末期,随着LDPC码译码理论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LDPC码才以其优良的误码性能和良好的可实现性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针对QC类LDPC码进行研究的时候,注意到很多码的循环子矩阵中不只有一组1,这就产生了水平运算后判断运算结果属于哪个存储模块的问题;另外,由于校验矩阵中每个循环子矩阵的列初始位置都是不同的,而且通常LDPC码的校验矩阵的循环子矩阵的数目都是非常庞大的,因此如果通过程序固化的方法,不但容易出现不易排查的错误,而且开发效率会大大下降。为解决该问题,并将解决方案通用化,文中以校验矩阵中循环子矩阵中1的排列特点为研究对象,找到引起变化的量之间的共性特征,从而实现通用化模块的设计。
王健李集林战勇杰
关键词:LDPC数据分配
一种用于空间分集信号合成的时差消除方法被引量:1
2013年
文中针对分别接收两路相同的卫星信号并对其进行合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数据速率卫星通信的空间分集信号合成方法。它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将时域中的积分运算转化为频域的乘积运算,再通过傅里叶反变换求出其最大值和最大值的位置,实现了时差的估计。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该时差消除方法获得的合成效果,与理论值相比存在0.3dB的损失,但系统仍能在信噪比是3dB的条件下正常工作。该时差消除方法可应用于高数据速率的X频段卫星通信中。
高超垒宋振宇战勇杰
关键词:互相关算法内插滤波器空间分集信号合成
高速通用LDPC码译码技术
2013年
香农的学生Gallager首次提出了LDPC码的概念和完整的译码方法,目前LDPC码正向着高速高增益的方向发展。文中针对目前对高速LDPC码译码技术的迫切需求,以CCSDS标准近地通信(8176,7154)LDPC码为研究对象,在传统译码实现方案所用资源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利用该码校验矩阵中1的排列特点,仅通过改变运算过程中数据处理的流程,来增大水平运算和垂直运算之间的复用程度,从而达到大大提高译码速度的目的。采用本文给出的方案对CCSDS近地通信标准(8176,7154)LDPC码进行译码,垂直运算周期不需要单独花费时间,8路并行,150MHz时钟频率下,译码速度达到900Mbps以上。另外,该方案同样适用于其他的QC-LDPC码。
王健李集林战勇杰
关键词:LDPC数据分配
准循环LDPC码高速译码实现方法
2013年
20世纪60年代初,香农的学生Gallager在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中首次提出了LDPC码的概念和完整的译码方法,但是直到上世纪末期,随着LDPC码译码理论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LDPC码才以其优良的误码性能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目前LDPC码正向着高速高增益的方向发展。文中针对目前对高速LDPC码译码技术的迫切需求,以CCSDS标准近地通信(8176,7154)LDPC码为研究对象,在传统高速译码实现方案所用资源不变的前提下,利用该码校验矩阵中1的排列特点,仅通过改变水平运算过程中数据处理的流程,来增大水平运算和垂直运算之间的复用程度,从而达到大大提高译码速度的目的。采用文中给出的方案对CCSDS近地通信标准(8176,7154)LDPC码进行译码,每个水平迭代周期可以减少近10%的运算时间。该方案同样适用于其他的QC-LDPC码。
王健李集林战勇杰
关键词:LDPC数据分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