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03253)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赵燕熹刘长玉杨汉民谭海燕吴金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武汉朋和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 双[二叔丁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膦]二氯化钯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 2017年
- 以二氯化钯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NaCl制得的Na_2PdCl_4乙醇溶液直接与二叔丁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膦(Amphos)反应,制备了双[二叔丁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膦]二氯化钯[(Amphos)2PdCl_2],通过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谱表征了其化学结构,研究了催化剂在氯苯与苯硼酸的Suzuki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制备条件温和、收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且其Suzuki偶联反应活性高,产率可达到93%.
- 杨汉民刘长玉郑文沈千艳陶俊石华兴
- 关键词:催化SUZUKI反应
- 9,10-菲醌选择性溴化反应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投料比、溶剂、反应温度等因素高选择性合成了9,10-菲醌系列溴化物.结果表明:9,10-菲醌与N-溴代丁酰亚胺摩尔比为1.0∶1.4,在浓硫酸中0℃反应3 h得到了2-溴-9,10-菲醌,收率60%;在相同条件下,9,10-菲醌与N-溴代丁酰亚胺摩尔比为1.0∶2.3得到了2,7-二溴-9,10-菲醌,收率76%;9,10-菲醌与溴素摩尔比为1.0∶1.4,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在冰乙酸中106℃反应3 h,得到了3-溴-9,10-菲醌,收率85%,在相同条件下,9,10-菲醌与溴素摩尔比为1.0∶3.4,得到了3,6-二溴-9,10-菲醌,收率90%.对9,10-菲醌的选择性溴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发现溴化剂的加入量是决定生成单溴代或双溴代产物的主要因素.
- 杨汉民沈千艳刘长玉郑文陶俊
- 关键词:溴化反应选择性
-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负载钴催化剂的CO催化氧化反应性能被引量:12
- 2014年
- 采用溶剂法合成了热稳定性高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MIL:Materials of Institut Lavoisier),用此材料为载体负载钴催化剂用于CO的催化氧化反应,并与Al2O3负载的钴催化剂进行了对比.采用热重-差热扫描量热(TG-DSC)、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TG和N2物理吸附-脱附结果表明,载体MIL-53(Al)有好的稳定性和高的比表面积;XRD以及TEM结果表明Co/MIL-53(Al)上负载的Co3O4颗粒粒径(平均约为5.03 nm)明显小于Al2O3上Co3O4颗粒粒径(平均约为7.83 nm).MIL-53(Al)的三维多孔结构中分布均匀的位点能很好地分散固定Co3O4颗粒,高度分散的Co3O4颗粒有利于CO的催化氧化反应.H2-TPR实验发现Co/MIL(Al)催化剂的还原温度低于Co/Al2O3催化剂的还原温度,低的还原温度表现为高的催化氧化活性.CO催化氧化结果表明,MIL-53(Al)负载钴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Al2O3负载钴催化剂,MIL-53(Al)负载钴催化剂在160°C时使CO氧化的转化率达到98%,到180°C时CO则完全转化,催化剂的结构在催化反应过程中保持稳定.
- 谭海燕吴金平
- 关键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溶剂热法CO催化氧化
- 高分子保护水热法制备高分散硫化汞纳米颗粒
- 2014年
-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以硝酸汞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高分散的硫化汞(HgS)纳米颗粒,并通过TEM、XRD、XPS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热法有利于提高HgS纳米颗粒的结晶性能;所制备的HgS为立方结构的β-HgS纳米颗粒,颗粒粒径小,平均粒径约为11.5nm,粒径分布范围窄,分散性能好,纯度高。
- 赵燕熹林爱华黄涛
- 关键词:水热法高分散
- 水对SBA-15负载的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以SBA-1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量为20%的钴基催化剂,采用TEM、XRD、H2-TPR和N2物理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浆态床反应器中考察了水的加入对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钴物种进入到SBA-15载体的孔道中;产物在孔道中的滞留以及水促进的金属钴物种的团聚,引起了催化剂活性的降低;水的加入有利于反应物和产物在孔道中的传输,增加CO的转化率;在SBA-15负载的钴基催化剂中,产物在孔道中的滞留对催化剂活性影响较大,引起的扩散限制是催化剂活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 赵燕熹张煜华韦良李金林
- 关键词:费-托合成SBA-15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