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161)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相关作者:吴玉环李微高谦陈龙徐根娣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植物
  • 3篇苔藓
  • 2篇水杨酸
  • 2篇苔类
  • 2篇苔藓植物
  • 2篇胁迫
  • 2篇长序榆
  • 1篇低温胁迫
  • 1篇多胺
  • 1篇多胺代谢
  • 1篇引物
  • 1篇引物筛选
  • 1篇幼苗
  • 1篇珍稀
  • 1篇珍稀濒危
  • 1篇珍稀濒危植物
  • 1篇生境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理生化特性
  • 1篇生物多样性

机构

  • 7篇杭州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浙江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浙江旅游职业...

作者

  • 6篇吴玉环
  • 4篇高谦
  • 4篇徐根娣
  • 4篇李微
  • 3篇陈龙
  • 3篇章艺
  • 2篇李文巧
  • 2篇邱志军
  • 2篇刘鹏
  • 2篇高建国
  • 1篇姚国浩

传媒

  • 2篇植物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珍稀濒危植物长序榆的ISSR-PCR引物筛选及反应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利用引物UBC834对长序榆ISSR-PCR扩增的主要影响因子Buffer(含Mg2+)浓度、模板DNA、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dNTPs浓度进行优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PCR反应过程中的退火温度、循环次数、延伸时间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25μL ISSR-PCR反应体系中各因素的最佳浓度为2.5μLBuffer(含Mg2+),50 ng模板DNA,2.5 U Taq DNA聚合酶,1.2μmol.L-1引物,0.2 mmol.L-1dNTPs,引物UBC834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7℃,最佳循环次数和延伸时间分别为35个循环和1 min。此外,还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成功筛选出11条ISSR引物,并用筛选的引物对长序榆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物种水平上,长序榆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2.35%,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95 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58 5。而种群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则较低,多态位点百分率(PPB)、Shannon信息指数(I)、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29.07%、0.173 3和0.119 1。
李文巧徐根娣吴玉环邱志军高建国刘鹏
关键词:长序榆ISSR-PCR
苔藓植物对沈阳市大气质量的指示作用被引量:7
2009年
借助苔藓植物,应用大气净度指数(index of atmospheric purity)法与重金属(Mn、Fe、Cu、Cr和Pb)含量化学分析法相结合指示沈阳市的大气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沈阳市样点可根据大气污染状况划分为3个区域,其中市区污染程度大于郊区,市区西部污染大于东部,南部大于北部;各区以Pb污染程度最为严重,值得重视。该结果与监测站所得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结果相符。
陈龙吴玉环李微高谦
关键词:苔藓重金属大气污染指数大气质量
基于生物生态因子分析的长序榆保护策略被引量:8
2012年
长序榆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对研究榆属、榆科植物的系统发生有重要意义,并且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研究长序榆的生境特点,对该种的引种、科学保护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分布在我国的长序榆近两年的踏查发现,长序榆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安徽、浙江、江西和福建等省,长序榆生境已经严重片段化,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是造成其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长序榆多分布在海拔600—900 m的阳坡或半阳坡上,其中最大的种群分布在浙江开化和遂昌,分布区的特殊地势使其成为长序榆的冰期避难所。对18项生物学、生态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长序榆生存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光照、土壤养分、坡向和海拔。对浙江松阳、江西武宁和福建南平数量极少的种群需优先进行迁地保护,积极引种栽培;而对于安徽歙县、浙江临安、开化和遂昌等大种群分布区,应该扩大核心保护区面积,避免人为破坏。
高建国章艺吴玉环邱志军徐根娣刘鹏李文巧姚国浩
关键词:长序榆生境生物多样性
沈阳市地面苔藓植物的分布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5
2009年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沈阳市57种苔藓植物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将20个样点划分为三个组,其中组1样点所含种类不足10种:组2在10-20种之间:而组3多在20种以上。从组1到组3,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分类与排序的结果与样点的实际物种分布特点基本一致。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对其中20个样点的35种主要地面苔藓植物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土壤含水量、人为干扰度和乔木层郁闭度是影响沈阳市苔藓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同时根据环境因子的影响,将沈阳市主要地面苔藓植物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多为顶蒴藓类;而第二类则主要为侧蒴藓类。
陈龙吴玉环李微高谦
关键词:苔藓植物环境因子
苔纲(Hepaticae)植物雌性生殖苞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以比较形态解剖学方法,对苔纲(Hepaticae)植物雌性生殖苞的结构及其不同成分起源进行了研究。首次把苔纲雌性生殖苞(Perichaetium)分为蒴帽型(Calyptra type)、蒴萼型(Perianth type)、鞘萼型(Coelocaule-peri-anth type)、茎鞘型(Coelocaule type)、蒴囊型(Perigynium type)、总苞型(Involucre type)和托生总苞型(Carpoceph-alum involucre type)等雌苞类型,并指明其中蒴帽型雌苞(Perichaetium of calyptra type of Hepaticae)最简单,为演化原始类群,托生总苞型雌苞(Perichaetium of carpocephalum involucre type of Hepaticae)演化最高级。还首次提出了雌苞演化示意图和"苞图式"表示苔类的雌苞结构。
高谦吴玉环李微
关键词:植物苔藓苔类
甘肃省苔类植物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对甘肃省所采集苔类植物标本的鉴定和统计整理,共报道苔类植物18科30属78种及变种,其中包括3个新记录科,分别为:扁萼苔科(Radulaceae)、魏氏苔科(Wiesnerellaceae)、带叶苔科(Pallavicinaceae),11个新记录属和35个新记录种;区系分析表明北温带成分占据优势(占总种数的43.24%),其次是东亚成分(占总种数的22.97%),甘肃省苔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吴玉环陈龙李微高谦
关键词:苔类植物区系
水杨酸对栝楼多胺代谢及耐寒性的影响
以三门峡栝楼为试验材料,分析低温胁迫下(4℃)喷施不同浓度的SA(0,0.25,0.5,1,2mmol/L)对栝楼幼苗叶片的多胺代谢中的多胺含量(Spm、Spd、Put、PAs含量)和多胺酶(ODC、ADC、PAO、DA...
王利华吴玉环章艺梅笑漫徐根娣刘鹏
关键词:水杨酸栝楼耐寒性低温胁迫隶属函数
文献传递
水杨酸对铝胁迫下菊芋幼苗生长的影响
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洋姜、鬼子姜,属菊科(Compositac),向日葵属植物。据测定,鲜菊芋块茎中含水79.8%,碳水化合物16.6%,灰分2.8%及一定量的...
肖有铁吴玉环章艺梅笑漫徐根娣刘鹏
关键词:菊芋水杨酸铝胁迫生理生化特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