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133)
- 作品数:14 被引量:146H指数:6
- 相关作者:关中美王海江苗长虹史新宇刘昌华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农业科学更多>>
- 旅游线路的空间集聚与中国旅游地理分区方案被引量:8
- 2020年
- 基于旅游线路大数据,通过近域O-D联系空间分析方法,精确模拟并深入解析全国旅游流空间集聚与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全国旅游地理分区方案,并精细刻画不同出游类型的空间结构图谱。研究认为,旅游流的空间集中程度远高于一般意义上的人口和经济集聚,是一种首位型经济活动类型,服从"二八定律"。中国旅游流总体上呈现"大分散、小聚集,既分散又集中"的空间分布格局。全国尺度上旅游流呈分散化均衡布局,说明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抵减了东西之间的区域发展差异。省域尺度旅游线路区域性集聚特征明显,少数热门景区游客集聚过度。东北资源枯竭型地区旅游业方面活力相对不足,中部地区的"黄泛区"出现旅游业"局部塌陷"问题。研究显示,旅游线路空间分布格局清晰地指示了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空间范围。依据旅游线路的空间集聚、旅游接待量、空间相似性、文化习俗同质性等原则,初步划分了东北林海雪原旅游区、京津冀历史文化旅游区、塞外草原风情旅游区等14个全国旅游地理分区。研究也显示,不同旅游出行方式的空间集聚特征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 王海江苏景轩李欣欣苗长虹李晓玉
- 关键词:旅游流首位度二八定律
- Web室内地图导览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 2019年
- 随着室内移动位置服务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室内地图表现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室内地图表现手法单一,多是以二维平面示意图为主。针对这一问题,采用WebGIS与WebGL技术,对导览系统设计、室内空间构建及室内路径导航进行研究,形成室内空间构建、路径导航功能实现的一套完整流程,实现室内地图导览、同楼层和跨楼层的混合空间表达、实时切换,规划导航等通用需求。解决用户室内寻路难点,为人们在室内空间自由活动提供了高效便利的位置服务指引。并以医院作为示例,制作了导览系统样例,验证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合理性。
- 徐文君袁占良
- 关键词:WEBGISWEBGL
- 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成因被引量:78
- 2017年
- 以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13、2014和2016年4个时间截面,采用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结合Arc GIS软件,分析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同时间截面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均呈现聚集分布特征,空间结构上呈"双核集聚—网状发展"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2)利用地理探测器研究表明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分异主要受高程、地形起伏度、与中心城市距离的影响,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影响力不显著。(3)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多数位于西北部和南部的山地、丘陵与平原地区的过渡地带。
- 关中美关中美王同文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
- 中国中心城市旅游出行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结构图谱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通过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旅游出行大数据,应用基于O-D联系的ArcGIS空间分析和Gephi网络分析,深入挖掘旅游数字足迹所蕴涵的"位空间"与"流空间"信息,全景式解析中国旅游出行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结构特征。研究显示,全国旅游出行的总体空间分布呈现出"菱形"空间架构。全国旅游出行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显著,国家主要中心城市及城市群在旅游出行方面拥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据旅游出行强度指标,并综合考虑地理区位、空间联系、职能定位等因素,将中心城市按旅游出行能力划分为国家综合中心、国家门户中心、区域中心、省域中心、地方中心5个等级体系,旅游出行的城市等级规模递增特征极其明显。大数据显示,全国旅游出行的适宜距离为600~2000 km,最佳出行距离为1200 km,人均旅游出行距离为1060 km,不同等级中心城市旅游出行随着空间距离增加总体上呈现波动衰减特征。旅游联系网络分析显示,在区域尺度上,全国形成了以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成都-重庆为核心的4个旅游社团联系网络,区域旅游出行"各自为政",而大空间尺度上旅游出行是"全国一盘棋"。研究通过划分不同空间距离区段,对中心城市旅游出行分布规律及其社团结构进行多尺度、分层次的扫描式空间解构,从而实现更加精准和细致的空间刻画与结构图谱展现。
- 王海江苏景轩苗长虹袁占良
- 关键词:旅游流
- 生态文明视域下博爱县月山新村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研究
- 2014年
- 生态文明是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新内涵。现以博爱县月山新村新型农村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研究规划建设生态文明新型农村社区的思路、方法和内容,力求将月山新村规划成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美,具有良好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地方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以期为同类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提供借鉴。
- 关中美史新宇王韶辉李晓亚呼延开放
-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
-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为了探索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选用18个城市的统计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2013年河南省18个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科技及综合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市域间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分异特征极其明显,整体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其中,经济发展指数表现出典型的"西北高、东南低、中部突出"的特征;社会发展指数则呈现典型的"众星拱月"特征;生态环境指数呈现两个高值中心和一片"C"字形低值中心;科技创新指数的高值与经济发展指数的高值空间布局相吻合,中部、北部和西部各有一个低值中心。
- 史新宇关中美李晓亚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层次分析法
- 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三维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8
- 2015年
- 以河南省新郑市为研究区,分别采用三维克里格(Kriging)插值法和三维反距离加权(IDW)插值法模拟不同深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交叉验证法,比较2种三维空间插值方法的预测精度。研究表明,有机质和全氮沿不同土层深度(0~20 cm、20~40 cm、40~60 cm)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3种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变化范围为11.31~15.48 g/kg,全氮的变化范围为0.48~0.79 g/kg,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三维空间分布表达的信息量更加丰富,可直观展示任意土体切面的养分含量分布信息;通过三维克里格方法得到的有机质插值结果的预测精度高于反距离加权法,全氮亦然,三维克里格插值法更能真实反映土壤养分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
- 徐丹刘昌华蔡太义张世恩
-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全氮三维模拟插值方法
- 河南省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为探索河南省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选用18个城市的统计数据,选择18个具体指标构建了一套涵盖城市社会经济实力、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销售和房地产投资等4个方面的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河南省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将河南省18市的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分为3个类型:郑州市为一类,洛阳市、新乡市、漯河市、安阳市、鹤壁市、商丘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平顶山市、开封市为二类,信阳市、济源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南阳市、三门峡市为三类,各类城市之间差异较大。
- 苏艳艳史新宇梁朋朋关中美
-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以焦作市为例被引量:5
- 2015年
- 目前资源枯竭型城市普遍面临经济转型困难问题,发展旅游产业成为越来越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现实选择。以资源枯竭型城市河南省焦作市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对焦作市2000—2013年旅游竞争力进行测算,并与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焦作市近14年的旅游竞争力及各项分类指标均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旅游业绩表现是旅游竞争力的决定性因子。焦作市旅游竞争力明显,但社会经济运行、基础设施支撑不强,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 王林峰黄艳丽关中美顾羊羊张莹
- 关键词:旅游竞争力资源枯竭型城市
-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为了综合测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2005—2012年数据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程度、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态势良好,综合发展程度和发展度一直保持稳定的上升趋势;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局部存在一定波动;持续度在研究期间内呈稳定态势。
- 关中美何艳冰马守臣樊良新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熵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