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05B04)

作品数:7 被引量:321H指数:6
相关作者:柴彦威陆化普李瑞敏申悦塔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利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公交
  • 2篇城市
  • 1篇遗传算法
  • 1篇硬件
  • 1篇硬件设计
  • 1篇优化设计
  • 1篇知识图
  • 1篇知识图谱
  • 1篇智能公交
  • 1篇智能交通
  • 1篇智能交通管理
  • 1篇智能交通系统
  • 1篇软硬件
  • 1篇软硬件设计
  • 1篇三维可视化
  • 1篇双层规划模型
  • 1篇专用道
  • 1篇可视化
  • 1篇交通工程
  • 1篇交通管理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利兹大学

作者

  • 4篇柴彦威
  • 2篇陆化普
  • 1篇古杰
  • 1篇申悦
  • 1篇塔娜
  • 1篇刘志林
  • 1篇吴娟
  • 1篇郑重
  • 1篇马静
  • 1篇周素红
  • 1篇李瑞敏
  • 1篇闫小培
  • 1篇孙煦

传媒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国际城市规划
  • 1篇工程研究(跨...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GPS数据的城市居民通勤弹性研究——以北京市郊区巨型社区为例被引量:77
2012年
通勤是居民出行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地理、规划、交通等领域的广泛关注,已有对通勤的研究多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定位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为个体行为时空数据的采集带来了新的契机。本研究关注个体在不同工作日中通勤的可变性,将活动弹性的概念引入对通勤行为的研究中,提出通勤弹性的概念,并界定了时间、空间、方式、路径4个通勤弹性维度,通过探讨4种弹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7种基于弹性的理论通勤模式。研究以北京市天通苑与亦庄两个郊区巨型社区为案例,基于活动日志与GPS定位数据相结合的为期一周的居民时空行为数据,分别利用传统方法和通勤弹性视角研究居民的通勤特征,验证通勤弹性现象的存在以及该视角透视城市居民通勤行为的合理性,并利用GIS三维可视化技术对7种理论通勤模式居民的活动—移动时空特征进行刻画,从而透视北京市郊区巨型社区居民的通勤特征及复杂模式,为北京市城市与交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申悦柴彦威
关键词:GPS三维可视化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被引量:141
2014年
在分析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角色与作用的基础上,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车联网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方面对国外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总结与案例分析,同时对国内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公交系统、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城市智能交通新技术的应用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提出了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与建议: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使用,会导致系统失败和投资浪费。欲实现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预期目标,须高度重视传统交通工程设施的完善、科学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充分的交通信息采集;做好高水平的智能交通系统顶层设计,保证资源共享、系统整合和集成服务;重视复合型科技队伍建设。
陆化普李瑞敏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公交智能交通管理交通基础设施软硬件设计
城市形态与交通碳排放:基于微观个体行为的视角被引量:16
2013年
气候变化是21世纪的重要议题,低碳城市的建设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大科学命题。本文着重从国际层面对低碳城市、城市交通碳排放、城市形态以及居民出行行为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理论综述;并利用2007年北京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获取的第一手数据,基于微观个体行为的视角对城市形态与交通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为构建低碳城市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马静刘志林柴彦威
关键词:城市形态
基于文献引用关系和知识图谱的时空关系研究热点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本文采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999-2013年期间发表的探讨时空关系相关文献,包括2263篇直接文献和这些文献引用的78139篇参考文献为基础数据,采用Histcite软件构建时空关系研究文献数据库,结合Citespace软件对该数据库进行文献引用关系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处理,并对热点文献进行解读与分析,从而分析时空关系研究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2000年前后,时空关系研究与GIS结合逐步突破了传统时间地理学研究的技术瓶颈和研究框架,迅速进入了一个文献爆炸的阶段,研究的内容逐步从时空行为的描述转向对时空关系的解释。随着时空GIS技术的不断成熟,本领域的研究更多地把时空行为作为一种变量,对各种时空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解释,而不仅仅是一个被描述和解释的对象,其学科应用价值将逐步突显。
古杰周素红闫小培柴彦威郑重
关键词:知识图谱
公交专用道优化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被引量:11
2015年
为了实现公交专用道科学规划与布局,对城市公交专用道的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虑专用道的规划布局对出行者出行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将该问题抽象成一个双层规划模型进行研究。上层模型以路网系统效益最优为目标进行公交专用道的优化布局;下层模型针对小汽车和公交客流分别建模,在优化后的路网上进行相应的客流分配,其分配结果又会影响专用道的优化设计。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对该双层模型求解,并给出了具体求解流程图。最后利用北京市部分区域路网对该方法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公交专用道双层优化模型能够在保证交通系统利益最大时实现专用道的优化布局。
陆化普孙煦吴娟
关键词:交通工程公交专用道双层规划模型遗传算法
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进展被引量:72
2013年
自时间地理学和活动分析法引入中国以来的近20年间,时空间行为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地理学的重要领域。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关注城市空间重构的描述与解释,试图从行为角度解释中国城市社会转型,强调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与居民个体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重视日常生活、生活质量、社会公正、低碳社会、智慧城市等热点问题,探索在城市交通、旅游和城市规划等领域中的实践应用。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已经形成了以解读城市转型为目标、以规划应用为导向的鲜明特点,为理解中国城市制度与空间转型背景下人类行为模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是,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依然面临着理论发展滞后、实践应用需要突破等挑战。本文是对时空行为研究近年来发展的综述性文章,从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演进、实证研究与规划应用进展等方面回顾了近20年来中国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致力于推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和时空间行为研究自身的发展。
柴彦威塔娜
Effects of odd-even traffic restriction on travel speed and traffic volume:Evidence from Beijing Olympic Games被引量:1
2016年
This paper reports the effects of using an "odd and even" traffic restriction policy in Beijing during the 2008 Olympic Games. Based on data from 529 traffic detectors on the expressway network and some main arterials in Beijing, Chin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the total traffic volume within the expressway network, the total traffic volume on different ring expressways, the traffic volume and speed of a freeway segment, and an arterial street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ffic restriction poli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traffic restriction period, although more than 50% of vehicles were forbidden to travel in Beijing, the traffic volume was only reduced by 20%-40% while the travel speed had been increased by 10%-20%. This suggests that such traffic restriction policy may be an effective shortterm management measure in dealing with increased transportation demand and congestion during major events, such as the Olympic Games.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vehicle travel demand does not decrease with the same proportion as the total vehicles forbidden, at least for the expressway and main arterials in a city.
Ruimin LiMin Guo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