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51021066)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少丽陈皓锐严登华焦平金许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发展
  • 1篇低碳发展模式
  • 1篇地表
  • 1篇地表能量
  • 1篇地表能量平衡
  • 1篇动力降尺度
  • 1篇水管
  • 1篇水盐
  • 1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合理配...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电导
  • 1篇土壤电导率
  • 1篇土壤含水率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盐
  • 1篇排水
  • 1篇排水工程
  • 1篇排水管

机构

  • 4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东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 1篇国家节水灌溉...

作者

  • 2篇严登华
  • 2篇陈皓锐
  • 2篇王少丽
  • 1篇管孝艳
  • 1篇肖伟华
  • 1篇韩松俊
  • 1篇秦天玲
  • 1篇许迪
  • 1篇裴源生
  • 1篇高黎辉
  • 1篇赵勇
  • 1篇焦平金
  • 1篇吴迪
  • 1篇李冬晓

传媒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排灌机械工程...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的流域农业干旱成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以湄公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为模拟工具,以根系层土壤含水量为代表性指标,对A1B情景下未来研究区月尺度农业干旱进行了预估。基于地表能量平衡原理,系统分析了降水、蒸发、地表温度和根系层土壤含水量等农业干旱主要影响因素与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大气环流、地表感热通量、地表潜热通量、地表净通量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规律,从气陆间能量和水汽通量平衡角度,对农业干旱发生机理进行了识别。预估结果表明:从年内各月地表净通量和地表温度变化来看,未来春末(6月)和秋末(10月)湄公河流域温度增加明显,且土壤含水量减少也较为明显;同时,这两个时段蒸发旺盛和降水减少的趋势,有可能导致流域局部地区(尤其是非灌溉农业区)农业干旱的发生。
吴迪裴源生赵勇严登华
关键词: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动力降尺度地表能量平衡湄公河流域
二种土壤水盐监测仪器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介绍了土壤水分/盐分/温度测量仪(Hydra)和车载式土壤pH-EC勘测系统(V-pH-EC)的基本情况、仪器组成和测量原理,并将该2种仪器应用于内蒙古河套灌区沙壕渠灌域以检验仪器的应用效果,揭示了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并建立了一套以仪器监测数据作为输入参数的土壤盐分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水率呈良好的乘幂函数关系,建立的土壤水盐预报模型可获得针对不同尺度采样要求的土壤水盐状况。
陈皓锐王少丽管孝艳高黎辉
关键词:HYDRA土壤含水率土壤电导率
农田除涝排水技术研究综述被引量:22
2014年
从农田涝灾风险评估、农田除涝排水工程技术、农田除涝排水管理3个方面入手,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农田除涝排水技术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明确指出未来的重点方向是:研究变化环境下的农田涝灾演变规律,构建人工-自然复杂条件下的农田涝灾预测评估技术与方法;研究满足作物产量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农田涝灾综合控制标准,提升传统农田除涝治理技术水平与管理模式,探讨现代化除涝技术与传统除涝技术相结合的技术体系;重视农田排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研究适宜不同类型区的节水灌溉与控制排水相结合、灌溉排水与沟塘湿地调蓄净化相结合、排水资源循环灌溉再利用与除涝抗旱相结合的农田排水管理模式.
王少丽许迪陈皓锐韩松俊焦平金
关键词:涝灾风险评估排水工程排水管理
基于低碳发展模式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配置模型研发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支撑技术。基于低碳发展模式的水资源合理配置通过识别配置对象、划分计算单元,构建区域碳-水耦合系统概念图,进行基于碳-水耦合的水资源系统概化。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遵循安全、高效、低碳、公平的基本原则,将配置单元内部及其单元之间的缺水量和碳的净排放量最小等目标因子纳入总体目标函数中,设置水量平衡、碳平衡、碳水关系指数、水利工程碳排放/捕获效益、地下水水位、最小供水率、生态环境用水、应急水源等约束条件,构建基于低碳发展模式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
严登华秦天玲肖伟华李冬晓
关键词:低碳发展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