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20014)
-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石春梅钱善刚朱平更多>>
- 相关机构: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更多>>
- 说“唯物”:意义生成及其衍化
- 2016年
- "唯物"是日本人所称新汉语的和制汉语,"唯"物论是从Materialism的内涵入手,坚持物质先在性、物质一元论而理解的。在中国人的理解中,"唯"有唯一和殊特两种不同的认识,"物"由实指"个体实物"逐渐虚指一切可以在思维中把捉的对象。在"唯物"的理解中,有重物轻心、以物代心的倾向。在西方学人的一般理解中,往往在强调物质统一性的同时,或者取消了精神的相对独立性,或者尚存有二元论的孑遗。列宁的物质定义实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真正统一:本体论上,物质对意识具有时间先在性;在认识论上,在自为的意义上,认识主体具有逻辑先在性。
- 钱善刚
- 关键词:唯物本体论认识论
- 人学视域下《淮南子》的家庭思想
- 2017年
- 家庭作为生活世界的中心,对人而言具有普遍性。在《淮南子》中,家庭不是作为言说的主题而是作为背景知识为其理论主张提供支撑。人作为家庭的动物,正是在家庭中完成初步的社会化,家庭作为本体论上的事实为人之在世提供最初的场域,家庭具有社会本体性。在日用常行中,家庭的习得为人对世界的认知提供最初的训练,家庭认知作为默会知识为人之在世提供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
- 钱善刚
- 关键词:《淮南子》家庭本体人学
-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特殊性的思考
- 2014年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为管理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在对象、方法和目标上的同一性。把握这一本质特征,将科学的管理与教学过程统一整合,使之互为补充,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将有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系统性效能的发挥,对受教育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 石春梅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同一性教育合力
- 人口品质与婚姻选择——基于清末民初的思想考察
- 2015年
- 人口品质的高低不仅关乎个体的身心,更关乎种族的存在和发展。清末民初,婚姻选择的权利发生了由父母主张向当事人自主的转移。但实际上,由父母安排的婚姻并非一无是处,甚至是一条更合乎伦理的道路。
- 钱善刚
- 关键词:清末民初
- 现代社会风险背景下生命价值观的重构
- 2014年
-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全球化和日趋扩大化的核风险、科技风险以及异化的自然风险造成了个体的"本体性安全危机"和"存在性焦虑"。个体化的生存方式导致了个体生命体验中缺乏社会意义感和归属感;非理性主义思潮影响下,又形成了个体生命责任感的匮乏;而在现代社会风险不确定性的压力之下,甚至出现了对本体生命敬畏感的缺乏和对生命终极价值追求的放弃。因此,需要引导个体了解生命的不可重复性和有限性,进而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引导个体了解生命的社会归属性和责任性,帮助个体确立一种积极应对风险的现代生命价值观。
- 石春梅
- 关键词:社会风险
- 现代社会风险视域下科技价值观问题反思被引量:3
- 2014年
- 现代性下,科学技术的发展逻辑与人类价值的发展逻辑发生了背离,并引发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风险和精神价值的混乱。主要表现为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化,科技内在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分离以及科技应用中目的与手段关系的错位。这些科技价值观念的单向度发展与现代性下科技价值的反思性特征密切相关。现代社会风险情境下科技知识自身具有不确性和风险性,科技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冲突引发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风险,同时科技在实践活动的运行中也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面对现代科学发展中的"二律背反"矛盾,我们需要从传统科技伦理的价值中立态度转向一种责任伦理的确立,在科技实践活动中加以道德诉求,在现代科技理性的重构中形成进步的现代科技精神和价值观念。
- 石春梅朱平
- 关键词:社会风险责任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