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8-001)

作品数:36 被引量:565H指数:14
相关作者:王清晨何登发林伟姜琳石永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天文地球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盆地
  • 9篇变质
  • 7篇岩石
  • 6篇古生代
  • 5篇造山带
  • 5篇四川盆地
  • 5篇高压变质
  • 5篇超高压变质
  • 4篇地质
  • 4篇折返
  • 4篇剖面
  • 4篇北缘
  • 4篇变质岩
  • 4篇变质岩石
  • 3篇地层
  • 3篇地壳
  • 3篇东北缘
  • 3篇东准噶尔
  • 3篇油气
  • 3篇山带

机构

  • 27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安徽省地球物...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陕西延长石油...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教育部
  • 1篇龙岩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3篇林伟
  • 13篇王清晨
  • 13篇何登发
  • 8篇石永红
  • 7篇姜琳
  • 5篇李英强
  • 5篇李振生
  • 5篇刘飞
  • 4篇梅庆华
  • 4篇聂峰
  • 4篇陈科
  • 3篇张元动
  • 3篇田晓莉
  • 3篇李秋立
  • 3篇薛振华
  • 3篇王镇远
  • 3篇陈凌
  • 2篇孙方源
  • 2篇邱振
  • 2篇牛浩

传媒

  • 10篇地质科学
  • 6篇岩石学报
  • 4篇中国科学:地...
  • 3篇石油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华南地质与矿...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17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来宾蓬莱滩剖面中上二叠统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背景
广西来宾地区中上二叠统广泛发育硅质岩,蓬莱滩剖面和铁桥剖面是本地区中上二叠统出露最好的剖面。本文对蓬莱滩剖面28件硅质岩(分别为中二叠统茅口组3件与上二叠统合山组25件)的主量和稀土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岩石学特征,...
邱振王清晨严德天
关键词:硅质岩地球化学
文献传递
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额尔齐斯断裂带的构造变形及意义被引量:16
2013年
额尔齐斯断裂是中亚造山带中的一条重要深大断裂,对于额尔齐斯断裂运动性质一直有着走滑断层、逆冲断层和压扭性断层等不同看法。本文在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开展了详细的构造地质学工作,研究结果表明,额尔齐斯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组成额尔齐斯断裂带。额尔齐斯断裂带在中国境内是一条宽约20~40km,长约400km,经受不同程度构造作用的强应变带,剪切作用影响范围遍布整个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额尔齐斯断裂带经历了左行走滑和右行走滑两个阶段。结合前人有关韧性剪切带成因型金矿、同构造岩体侵位与变形关系及对变质岩石40Ar/39Ar年代学研究,本文认为额尔齐斯断裂带的左行走滑构造形成于早二叠世(283~275Ma)。早二叠世之后,额尔齐斯断裂带叠加了右行走滑事件,其活动时限可能为晚二叠世(260~245Ma),其规模远远小于前期的左行走滑构造。额尔齐斯断裂带走滑活动性质的确定,为二叠纪北疆及整个中亚造山带造山后调整过程中不同的构造方式提供了佐证。
刘飞王镇远林伟陈科姜琳王清晨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左行走滑右行走滑
华北克拉通及邻区晚中生代伸展构造及其动力学背景的讨论
欧亚大陆东部晚中生代伸展构造十分显著,表现为大量发育的变质核杂岩、同构造岩浆岩、韧性拆离断层带等伸展成因的穹隆和地堑-半地堑盆地。通过对这些伸展构造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和总结,将欧亚大陆东部晚中生代伸展构造发育区划分为:泛...
林伟王军刘飞冀文斌王清晨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破坏变质核杂岩动力学机制
文献传递
博格达山北缘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被引量:9
2012年
博格达山北麓褶皱逆冲带是现代地质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于古生代和新生代的构造变形,对于中生代多期构造变形少有关注。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观测和卫星照片解析,结合前人地震剖面,识别出中生代以来博格达山北麓褶皱逆冲带内3期不同的构造变形:1)是由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所引起的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表现为一系列逆冲断层及相关的褶皱;2)是侏罗纪末—白垩纪初博格达山遭受挤压变形,在山前形成宽缓的褶皱;3)是博格达三叠纪末—侏罗纪初的构造变形,可能对应于博格达山的初始隆起,这期构造变形表现为博格达山北麓上二叠统的强烈褶皱变形。这些结果表明博格达山的隆升具有多期次的特点,主要受亚洲板块南缘不同时期小陆块碰撞的控制。
陈科王镇远刘飞姜琳林伟王清晨
来宾地区中晚二叠世之交烃源岩沉积的主控因素及大地构造背景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对来宾地区蓬莱滩剖面和铁桥剖面中二叠统(茅口组)与上二叠统(合山组)TOC、古生产力(Ba/Al)以及保存条件(V/Cr、V/(V+Ni)等)等指标的研究,认为本区仅蓬莱滩剖面局部发育优质烃源岩(TOC平均可达3%),缺氧的盆地环境是本区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结合区域研究资料,认为黔桂盆地整体上不发育上二叠统烃源岩,可能与这一时期以峨眉山地幔柱为代表的区域性地壳隆升作用有关。
邱振王清晨
从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多期构造变形看天山古生代构造演化
通过对西南天山阿克雅孜和木扎尔特地区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构造几何学和岩石变形相关运动学的详细剖析,厘定出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及其相关围岩的构造单元。详细研究表明,研究区可划分为三个构造单元:北部单元、中部单元和南部单元。确...
林伟黎乐张仲培石永红李秋立薛振华王非吴林
关键词:西南天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密集线性台阵的虚拟地震测深新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密集线性台阵的虚拟地震测深新方法,该方法在引入密集线性台阵数据的基础上,对之前广泛应用的单台虚拟地震测深方法进行了改进.针对复杂构造地区,新方法不再依赖传统的平面波入射假设,而是通过直接提取测线上的Ss直达波与Ss Pmp反射波震相走时,来更准确地约束反射点处Moho面深度.我们将新方法应用于跨龙门山构造带布设的密集流动地震台阵数据,对扬子克拉通与青藏高原构造边界带下方的地壳厚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扬子克拉通西部地壳相对较薄,地壳在龙门山构造带内部沿北西向迅速增厚.该区域地壳厚度变化特征可能与自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所导致的青藏高原隆升过程有关.与单台虚拟地震测深方法相比,新方法对于复杂构造区域地壳厚度,如跨龙门山构造带,有着更可靠的约束.
魏晓拙姜明明陈凌王旭
关键词:地壳厚度龙门山
东准噶尔构造带晚古生代地层时代的厘定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意义被引量:13
2016年
新疆东准噶尔(东准)构造带晚古生代地层广泛出露,其沉积时限的精确限定对理解该地区及中亚造山带的构造框架具有深远意义。然而东准构造带的地层时代标定存在多种划分方案,分歧较大。依据自测的5个安山岩和9个砂岩的锆石U-Pb年龄以及收集整理的岩浆岩和砂岩的锆石U-Pb年龄约束,认为东准噶尔构造带地质体的形成时代主要在336~268Ma,〉336Ma地质体沿额尔齐斯、阿尔曼太和卡拉麦里构造带零星分布。原前石炭纪和原石炭纪海相地层主体属于石炭系宾夕法尼亚亚系,部分层段应为同期异相;原石炭纪陆相地层属于二叠系乌拉尔统。东准构造带晚古生代洋盆在晚石炭世同期碰撞拼贴,将其演化阶段分为400~336Ma次生洋盆同期俯冲阶段、336~300Ma洋盆最终闭合消亡阶段、300~270Ma后碰撞伸展阶段及二叠纪中晚期南缘湖相沉积阶段。
李振生聂峰田晓莉石永红牛浩王创
关键词:东准噶尔晚古生代多岛洋
浙江桐庐县刘家奥陶纪剖面生物地层学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新发现的浙江桐庐刘家剖面位于马金—乌镇断裂与球川—萧山断裂之间,是浙西北地区以碎屑岩沉积为主的代表性奥陶纪地层剖面。根据所获得的宁国组和胡乐组的笔石化石,初步建立了该层段的笔石生物地层序列,自下而上包括Tetragraptus approximatus带、Corymbograptus deflexus带、Azygograptus suecicus带、Ex-igraptus clavus带、Undulograptus austrodentatus带、Acrograptus ellesae带、Dicellograptus vagus带、Nemagrap-tus gracilis带。在宁国组底部灰岩中发现少量牙形刺,指示时代为特马豆克期末到弗洛期初,与根据笔石化石得出的结论一致。在宁国组下部(下奥陶统弗洛阶上部)发现海绵化石,这在我国同期地层中尚属首次,具有重要的古生态学、生物古地理学和演化古生物学意义。在胡乐组上部识别出Dicellograptus vagus带,代表达瑞威尔阶顶部的地层,可与新疆大湾沟、北欧奥斯陆等地的相当地层对比。
张元动张举汪建国宋妍妍汪隆武俞国华黎康清
关键词:生物地层笔石奥陶系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多期构造折返:以桐柏-红安-大别造山带为例
通过对桐柏-红安-大别造山带高压-超高压碰撞造山带详尽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的剖析,厘定出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经历了三期构造折返.它们分别是:(1)碰撞后折返:与造山带加厚岩石圈构造垮塌有关,主要表现为早白垩世NW-SE向的伸展...
林伟冀文斌石永红褚杨李秋立陈泽超刘飞王清晨
关键词: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造山带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