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3JCYBJC23400)

作品数:25 被引量:115H指数:6
相关作者:赵明峰孟娟霞张宇辰穆娟李玉明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细胞
  • 11篇铁过载
  • 6篇造血
  • 5篇小鼠
  • 5篇活性
  • 5篇干细胞
  • 4篇活性氧
  • 4篇间充质
  • 4篇骨髓
  • 3篇动物
  • 3篇动物模型
  • 3篇血功能
  • 3篇血液
  • 3篇应激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功能
  • 3篇铁超负荷
  • 3篇念珠菌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白细胞

机构

  • 20篇天津市第一中...
  • 11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24篇赵明峰
  • 9篇孟娟霞
  • 8篇张宇辰
  • 8篇邓琦
  • 8篇穆娟
  • 8篇李玉明
  • 7篇曹小立
  • 6篇陈洁
  • 6篇李青
  • 6篇柴笑
  • 6篇肖霞
  • 4篇李德冠
  • 4篇崔蕊
  • 4篇卢文艺
  • 4篇耿莉
  • 4篇邢艺
  • 3篇孟爱民
  • 3篇徐萍
  • 2篇刘鹏江
  • 2篇隋涛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年份

  • 5篇2016
  • 11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铁过载对骨髓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铁过载对骨髓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2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铁剂组、照射组、照射+铁剂组,每组5只.通过给予小鼠4Gyγ射线照射及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建立骨髓损伤小鼠铁过载模型,观察各组小鼠铁负荷情况及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内可变铁池水平,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常规的改变;检测BMMNC数,红系、粒-单核系细胞比例及造血干/祖细胞功能改变;分析骨髓细胞,红系和粒-单核系细胞活性氧物质(ROS)水平.结果 ①骨髓活检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均显示发生铁过载.②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小鼠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801.9±81.2)×10^9/L对(926.0±28.2)×10^9/L],BMMNC数及红系、粒-单核系细胞比例明显降低,骨髓造血集落形成单位(CFU)数和造血干细胞单克隆培养数明显减少(P值均<0.05).③与照射组相比,照射+铁剂组小鼠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619.0±60.9)×10^9/L对(801.9±81.2)×10^9/L],红系、粒-单核系细胞比例明显降低,骨髓造血CFU数和造血干细胞单克隆形成数明显减少(P值均<0.05).④照射+铁剂组BMMNC、红系和粒-单核系细胞ROS水平较照射组分别升高1.94、1.93和2.70倍(P值均< 0.05).结论 4Gyγ射线照射可造成小鼠骨髓损伤,在骨髓损伤基础上发生铁过载会加重损伤造血干/祖细胞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可能由铁过载引起BMMNC内ROS水平升高所致.
柴笑赵明峰李德冠张宇辰卢文艺曹小立孟娟霞游权孟爱民
关键词:铁超负荷造血干细胞骨髓损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铁过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大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在诊断时即存在贫血并呈进行性加重,最终发展为输血依赖。MDS患者发生铁过载的原因主要是输血依赖和无效造血。铁过载可显著降低MDS患者的预期寿命,并增加其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的风险。去铁治疗可显著改善MDS患者的预后,延长其生存期并降低其向白血病转化的风险。本文就MDS患者铁过载的原因及铁过载对MDS预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徐萍赵明峰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铁过载白血病转化进行性加重MDS无效造血
活性氧介导铁过载对正常及辐射损伤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铁过载对正常及病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铁剂组、照射组、及照射加铁剂组,给予铁剂4周。分离培养MSCs,普鲁士蓝铁染色检测MSCs内铁颗粒、流式细胞仪检测可变铁池(LIP)及活性氧(ROS)水平,CCK8检测MSCs增殖能力,油红-O染色检测MSCs成脂定向分化能力、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定向分化能力,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及照射组相比,铁剂组及照射加铁剂组MSCs内明显存在铁颗粒,LIP水平明显增高(P<0.05);ROS水平明显增加(P<0.05);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成骨分化能力下降(P<0.05),向成脂细胞分化能力增强。结论铁过载可介导ROS升高影响正常及病态骨髓MSCs的增殖、定向分化能力,降低其造血支持作用,并间接引起骨损害。
张宇辰李德冠孟爱民柴笑孟娟霞赵明峰
关键词:铁过载动物模型间充质干细胞活性氧
2007-2012年老年患者医院感染调查与护理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其耐药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2年12月年龄>60岁住院患者临床分离菌株1 432株,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分离菌株中呼吸道标本最多为1 034株占72.2%;细菌培养送检阳性率69.53%,高于全院的61.58%;革兰阳性菌311株占21.7%,革兰阴性菌1 121株占78.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31.8%,低于全院指标,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为54.5%、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为46.7%,与全院指标相近;2007-2012年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无明显变化;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对碳青霉烯类保持高度敏感,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结论该项观察结果对于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静意杨艳霞
关键词:老年患者医院感染护理
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与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分析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情况,评估其与预后的关系及重要性,探索预测AML预后的简单易行的指标。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明确诊断为初治AML的患者110例,均采用经典DA化疗方案或类似化疗方案进行诱导缓解化疗。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后3周时检测血小板计数,根据血小板计数分为4组:〈100×10^9/L组45例、(100^150)×10^9/L组19例、(151^300)×10^9/L组25例、〉300×10^9/L组21例。比较4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初治时白细胞计数、预后不良染色体、首次诱导化疗是否获得骨髓完全缓解、复发率。以患者年龄60岁为界,分为≥60岁41例,〈60岁69例;以患者初治时白细胞计数30×10^9/L为界,分为≥30×10^9/L 28例,〈30×10^9/L 82例;以患者是否预后不良染色体为界,分为预后不良染色体16例,非预后不良染色体94例;以患者首次诱导化疗是否获得骨髓完全缓解为界,分为完全缓解70例,未完全缓解40例;以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300×10^9/L为界,分为〉300×10^9/L 21例,≤300×10^9/L 89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别以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作为观察终点,采用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首次诱导化疗后不同血小板计数组患者性别、预后不良染色体、首次诱导化疗获得骨髓完全缓解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100×10^9/L组、(100^150)×10^9/L组患者年龄高于〉300×10^9/L组(P〈0.05)。血小板计数〈100×10^9/L组患者初治时白细胞计数≥30×10^9/L所占比例、复发率高于〉300×10^9/L组(P〈0.007)。Log-rank检验示,不同年龄、初治时白细胞计数、首次诱导化疗是否获得骨髓完全缓解、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患者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朱海波赵明峰李玉明邓琦耿莉崔蕊刘鹏江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血小板计数预后
铁过载对器官功能损伤及磁共振检测铁过载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铁过载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铁过载的病情隐匿,表现多样,进展缓慢,组织受累程度多变,常在组织和器官显著受损后才能作出诊断。及时进行铁螯合治疗能有效减轻损害程度。因此,及时检测器官铁过载至关重要。目前检测铁含量的指标包括肝活检检测肝铁浓度(liver iron concentration,LIC)、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及核磁共振成像(MRI)。
曹小立赵明峰
关键词:铁过载核磁共振成像器官功能
老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分析老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疾病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科诊断为PV的患者,共140例,包括68例年龄≥60岁的老年PV患者和72例年龄<60岁的非老年PV患者,对老年PV患者的疾病特点和临床结果进行分析,并与非老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组患者较非老年组患者具有更多的血栓病史[54.4% (37/68)比30.6%(22/72),P=0.004],较高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63.2% (43/68)比36.1%(26/72),P=0.001],较高的高白细胞[(13.9 ±3.8)×109/L比(7.8 ±2.2)×109/L,P=0.000)和JAK2V617F基因突变负荷[62% (30% ~81%)比41% (26% ~63%),P=0.035].老年组患者较非老年组患者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更高[54.4%(37/68)比30.6%(22/72),P=0.004],更易向骨髓纤维化转化[11.8% (8/68)比2.8%(2/72),P=0.039],二者白血病转化率分别为4.4% (3/68)和0(0/7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12).老年组患者预后不佳,较非老年组患者有更高的病死率[14.7% (10/68)比4.2%(3/72),P=0.032].结论 老年PV患者危险因素增多,多为高危患者,更易合并血栓及向骨髓纤维化、白血病转化.预防或延迟并发症发生是目前治疗目标,以减少疾病进展及病死率。
肖霞赵明峰孟娟霞李青穆娟李新吕海容刘鹏江邓琦耿莉李玉明
关键词:红细胞增多症真性JAK2V617F血栓形成
小鼠铁过载模型的建立及其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通过给小鼠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建立小鼠铁过载模型并观察铁过载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区组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铁剂组(质量浓度为12.5 mg/ml)、中剂量铁剂组(质量浓度为25 mg/ml)和高剂量铁剂组(质量浓度为50 mg/ml)。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次,低、中、高剂量铁剂组小鼠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0.2 ml/次,每3天注射1次,共注射6周。6周后观察小鼠状态及骨髓、肝脏、脾脏等脏器改变,分析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可变铁池水平,并检测外周血象及BMMNCs数目和功能。结果小鼠肝脏、脾脏、骨髓均出现铁过载,骨髓铁过载主要存在于骨髓基质中,BMMNCs内可变铁池无改变;低、中、高剂量铁剂组小鼠骨髓细胞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数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且中、高剂量铁剂组小鼠骨髓细胞红系集落形成单位数、混合系集落形成单位数和对照组相比也显著下降(P<0.05);BMMNCs计数无变化;低、中、高剂量铁剂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数低剂量铁剂组(780.7±39.60)×109/L、中剂量铁剂组(676.2±21.43)×109/L、高剂量铁剂组(587.3±19.67)×109/L,和对照组(926.0±28.23)×109/L相比有轻度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成功建立了小鼠铁过载模型。进一步研究显示铁过载不但对肝脏、脾脏造成损害,而且可以损伤骨髓造血功能,但对正常骨髓功能的损伤未引起外周血象的改变。本模型为深入研究铁过载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柴笑赵明峰李德冠孟娟霞卢文艺穆娟孟爱民
关键词:铁过载动物模型骨髓造血功能
活性氮对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活性氮(RNS)是体内活跃的活性分子,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其看法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报道证明,RNS在机体的免疫调剂中发挥重要功能。RNS一方面可作为信号分子参与固有免疫的调节,包括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黏附和杀伤活性调节,还包括对NK细胞的活性及数量的调节;另一方面从调节树突状细胞(DCs)分化、抗原呈递及淋巴细胞的活化来调节适应性免疫。
陈洁赵明峰
关键词:活性氮免疫调节
铁过载对脐带血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及造血支持细胞的作用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铁过载对脐带血(UCB)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及造血支持细胞,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损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UCB-MNCs)和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向培养液中添加200μmol/L的枸橼酸铁胺(FAC)24 h建立铁过载模型。分为MNCs-CTL组、MNCs-FAC组、MSCs-CTL组、MSCs-FAC组,每组设3个复孔,实验重复3次。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物质(ROS)水平变化、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造血支持作用。结果对UCB-MNCs进行铁过载,MNCs-FAC组造血集落形成单位(CFU-E、CFU-GM、BFU-E、CFU-mix)计数显著低于MNCs-CTL组(P<0.05),MNCs-FAC组造血干细胞(CD3+4)、髓系造血细胞(CD3+3)、红系造血细胞(GlyA+)比例及计数均显著低于MNCs-CTL组(P均<0.05);MNCs-FAC组的凋亡率高于MNCs-CTL组(P<0.05)。MSCs-FAC组的群体倍增时间明显长于MSCs-CTL组,且其凋亡率亦高于MSCs-CTL组(P<0.05)。结论铁过载可抑制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诱导其凋亡,也可抑制MSCs的增殖能力,诱导其凋亡,降低其造血支持能力,且此过程中ROS升高。
肖霞赵明峰卢文艺柴笑穆娟邓琦李青李玉明
关键词: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间充质干细胞铁过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