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矿物岩石材料开放应用国家专业实验室开放基金(A05008)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韩勇杨善武方勤方路凤香魏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矿物岩石材料开放应用国家专业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石榴橄榄岩
  • 2篇中位
  • 2篇橄榄岩
  • 2篇位错
  • 1篇电镜
  • 1篇演化历史
  • 1篇山岭
  • 1篇射电
  • 1篇透射电镜
  • 1篇重结晶作用
  • 1篇橄榄石
  • 1篇位错结构
  • 1篇位错组态
  • 1篇显微构造
  • 1篇显微构造特征
  • 1篇TEM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3篇韩勇
  • 2篇魏然
  • 2篇方勤方
  • 1篇路凤香
  • 1篇杨善武

传媒

  • 2篇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别山碧溪岭及南山岭两岩体中橄榄石的显微构造特征被引量:2
2009年
大别山南山岭和碧溪岭石榴橄榄岩中的橄榄石具有不同的显微构造特征,前者基本不发育位错,而后者的位错比较普遍。碧溪岭橄榄石的微观晶形可分为球形颗粒和多面块体两类。球形颗粒内位错密度极低,是局部重结晶作用的结果,表明样品曾受到瞬间高温的作用;而多面块体内则分布着较高密度(~2×10^8/cm^2)的位错,其中有些微区的位错已显著扩展,形成层错,而另外一些区域中位错依然保持全位错的构形,表明各微区的层错能可能不同。层错能的差异最可能源于各微区成分的不同,实验结果显示Mg含量较高的微区,易形成层错。多面块体内的位错有明显运动迹象,表明样品曾受到长期、和缓的温度与差应力的联合作用。据此推测,碧溪岭地区板块间曾发生长期的相互挤压作用和不均匀的塑性变形,并最终发生瞬时激烈碰撞,由此产生的热量导致一些变形严重的微区发生重结晶形成球形颗粒,而未发生重结晶区域的位错则基本保持碰撞之前的组态。本文为碧溪岭地区板块俯冲和折返的超高压变质过程和演化历史及南山岭岩体形成于碰撞造山后的认识提供了流变学的证据。
韩勇路凤香杨善武
关键词:橄榄石重结晶作用TEM
大别山碧溪岭石榴橄榄岩中位错结构的透射电镜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韩勇魏然方勤方
关键词:石榴橄榄岩透射电镜位错结构演化历史位错组态
大别山碧溪岭石榴橄榄岩中位错结构的透射电镜研究
<正>1 研究橄榄石中位错组态的深部意义矿物及其所处环境的发展演化历史往往是以形成结构缺陷的方式记录在矿物内部。作为非平衡缺陷,矿物中的位错组态与矿物的受力受热历史有最直接的对应关系。橄榄石形成于上地幔,天然橄榄石中的位...
韩勇魏然方勤方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