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588)

作品数:23 被引量:119H指数:7
相关作者:张涛陆俊杏管丽郑小敏袁中厚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紫苏
  • 10篇基因
  • 6篇种子
  • 6篇克隆
  • 5篇基因克隆
  • 4篇亚麻酸
  • 3篇油菜
  • 3篇油用
  • 3篇脂肪
  • 3篇脱氢酶
  • 3篇甘蓝
  • 3篇甘蓝型
  • 3篇甘蓝型油菜
  • 3篇Α-亚麻酸
  • 3篇饱和脂肪酸
  • 3篇不饱和脂肪
  • 3篇不饱和脂肪酸
  • 2篇脂肪酸脱氢酶
  • 2篇植物
  • 2篇种子发育

机构

  • 23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市林业科...

作者

  • 21篇张涛
  • 13篇陆俊杏
  • 5篇郑小敏
  • 5篇管丽
  • 4篇袁中厚
  • 4篇赵敬会
  • 3篇李荣冲
  • 3篇王瑞雪
  • 3篇白瑞英
  • 2篇龚慧明
  • 2篇沈亮余
  • 2篇唐安军
  • 2篇郭楠
  • 2篇杨长友
  • 1篇梁晶龙
  • 1篇朱恒星
  • 1篇张宏
  • 1篇邹燕
  • 1篇李丹
  • 1篇田美华

传媒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作物学报
  • 2篇种子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牡丹PoSAD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以凤丹牡丹(Paeonia ostii)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RACE和RT-PCR方法,克隆得到凤丹牡丹硬脂酰-ACP去饱和酶基因SAD的cDNA全长,命名为PoSAD(GenBank登录号为KY038819)。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 559bp,其中开放阅读框1 197bp,编码398个氨基酸,3′端非编码区长172bp,5′端非编码区长123bp。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凤丹牡丹PoSAD氨基酸序列含有2个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凤丹牡丹与蓖麻处于同一分支,其亲缘关系最近。TMHMM和TargetP亚细胞定位分析得知,PoSAD蛋白无跨膜区域,可能定位于叶绿体中发挥功能。组织特异性结果分析表明,PoSAD基因在凤丹牡丹的根、茎、叶、花瓣、雌蕊、雄蕊、种子中均有表达,且在花瓣中表达量最高,雌蕊中次之,在根中的表达量最低;不同时期种子中,60d表达量最高,80d次之,10d中表达量最低。
廖冰楠陆俊杏黄兴琳管丽白辉扬张涛
关键词:RACERT-PCR
高温高湿胁迫下茉莉酸甲酯对紫苏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6
2012年
以紫苏品系GS011种子为材料,在温度为50℃、空气相对湿度为95%、时间为12h的胁迫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0.05、0.10、0.15、0.20和0.25mmol.L-1)茉莉酸甲酯(MeJA)对紫苏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片氧化损伤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5mmol.L-1 MeJA处理能显著缓解高温高湿对紫苏种子生长发育造成的胁迫伤害,使紫苏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0.84%、31.83%、8.83和1.35;同时使其叶片MDA含量最低(0.15μmol.g-1),SOD、CAT、LOX、POD和APX活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7U.mg-1及4.7、5.7、4.9和8.9U.g-1.min-1。研究发现,MeJA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SOD等保护酶的活性,缓解高温高湿造成的氧化损伤,有效促进高温高湿胁迫下紫苏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李荣冲沈亮余梁晶龙赵敬会王瑞雪邹燕张涛
关键词:紫苏种子萌发茉莉酸甲酯高温高湿抗氧化酶
4种特色植物油的抗氧化能力和防紫外辐射活性比较被引量:6
2020年
以紫苏籽、牡丹籽、亚麻籽、金花葵籽为材料,采用压榨法提取4种植物油,对4种植物油进行多酚含量、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紫外辐射活性比较分析,并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4种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紫苏、牡丹、亚麻、金花葵4种植物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其中紫苏、牡丹、亚麻的α-亚麻酸含量大于37%;多酚含量变化趋势为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牡丹油籽>金花葵籽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与其相同;紫外吸收能力是紫苏籽油>牡丹籽油>亚麻籽油>金花葵籽油。烘箱法加速氧化前后的过氧化值变化稳定性为紫苏籽油>金花葵籽油>牡丹籽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牡丹籽油、亚麻籽油这3种亚麻酸含量高的植物油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紫外吸收能力相比于金花葵有较大的优势。
张小梅陆俊杏张涛
关键词: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多酚抗氧化能力
四川大头茶种子贮藏行为的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四川大头茶(Gordoniaacuminata)是中国西南地区常绿阔叶林优势种之一,可用作行道树或园林景观植物。迄今尚未见有关四川大头茶种子贮藏生理的研究报道。为促进该植物种子的离体保存,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四川大头茶种子贮藏行为及其生态意义。通过测量得知,成熟的四川大头茶种子千粒重约18.3g,初始活力为94%;初始含水量为33.1%的种子在25、30℃和变温30/20qC(光周期为12h/d)的萌发率分别为91.7%、86.7%和90%。因此,四川大头茶种子是非休眠的。用硅胶脱水后,含水量≥10.3%的种子能较好地萌发(萌发率〉86%),但是,当含水量为8.1%时,种子萌发率降至53.3%。而且,在脱水过程中,超氧化岐化酶(SOD)活性逐渐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含水量10.3%时最强,进一步脱水,CAT活性显著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因种子失水而不断增加。此外,控制条件的贮藏试验表明,含水量≥10.3%的四川大头茶种子可以在O-10℃之间短期贮藏。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种子是中间性的。在功能生态进化层面,产生中间性种子是四川大头茶繁殖生态的适应性之一,是一种重要的进化策略。
田美华唐安军
关键词:脱水敏感性贮藏行为四川大头茶
油用牡丹PsFAD6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本研究以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RACE和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油用牡丹ω-6脂肪酸脱氢酶(ω-6 FAD)基因cDNA全长,命名为PsFAD6(GenBank登录号:KY233120)。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 819 bp,其中开放阅读框1 326 bp,编码441个氨基酸,3'端非编码区长271 bp,5'末端非编码区长192 bp;多序列比对表明,油用牡丹PsFAD6氨基酸序列含有3个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油用牡丹与葡萄处于同一分支,其亲缘关系最近。TMHMM和TargetP亚细胞定位分析得知,PsFAD6蛋白无信号肽,具有3个跨膜域,可能定位于叶绿体中发挥功能。组织特异性分析表明,PsFAD6在油用牡丹的根、茎、叶、花瓣、雌蕊、雄蕊、种子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雄蕊次之,在雌蕊中表达量最低;不同发育时期种子中,80 d表达量最高,60 d次之,在20
黄兴琳陆俊杏廖冰楠白辉扬管丽朱恒星张宏张涛
关键词:脂肪酸脱氢酶RACE
白菜防御素基因的预测及结构功能分析
2012年
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通过已知防御素基因家族基因氨基酸序列在线Blast相似性比对,对白菜(Brassicarapa)基因组中防御素基因进行了预测和鉴定,分析了防御素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各部分结构,包括上游区域、启动子区域、外显子区域、内含子区域以及UTR区域的结构变异以及功能变异,对该基因上游序列顺式作用元件和表达模式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白菜防御素基因编码60~80个氨基酸短肽,编码氨基酸均具有8个保守的半胱氨酸;白菜防御素基因功能结构域保持相对稳定,但部分基因成员前端信号肽序列出现变异;内含子长度出现增长、缩短、消失等3种变异模式;该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核苷酸变异较其他区域显著,上游序列顺式作用元件大多与光应答、逆境胁迫应答和信号分子应答相关。该基因表达模式预测结果表明白菜防御素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分化,主要体现在基因沉默和表达部位的差异。
王瑞雪沈亮余赵敬会李荣冲郑小敏张涛
关键词:白菜防御素基因重复进化
甘蓝型油菜防御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植物防御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不仅具有抗真菌、抗细菌、蛋白酶抑制和昆虫淀粉酶抑制等活性,而且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本研究根据白菜防御素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获得5个防御素基因,其c DNA全长325~461 bp,含有177~243 bp开放阅读框,编码58~80个氨基酸,含有8个保守Cys残基,具备Knot1功能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n PDF2.1、Bn PDF2.3、Bn PDF2.5与拟南芥PDF2亲缘关系较近,可能具有蛋白酶抑制活性。荧光定量分析表明,防御素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花蕾和叶中表达量较高,角果中次之;经1 mmol L–1水杨酸处理开花期油菜2 h后,防御素基因在茎、花蕾、角果中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但在叶中表达有所下调,在根中表达无明显变化。
郑小敏郭楠高天姝龚慧明张涛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防御素基因克隆水杨酸
紫苏PfAP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APETALA1(AP1)基因属于高等植物花器官发育“ABCDE”模型中的A类基因,调控萼片和花瓣的形成。根据紫苏(Perilla frutescens)转录组数据克隆获得紫苏PfAP1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fAP1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PfAP1与其他物种AP1的同源性。通过构建PfAP1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获得PfAP1过表达和回补突变植株,分别与野生型Col-0及ap1-12突变体拟南芥进行表型比较观察,初步明确了PfAP1基因在植株生长及开花过程中的功能。PfAP1的ORF长度为756 bp,编码251个氨基酸。系统发育树表明紫苏PfAP1与芝麻(Sesamum indicum)、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关系较近,与拟南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和荔枝(Litchi chinensis)关系较远。相比于Col-0和ap1-12,过表达与回补突变植株均表现出植株高大和早花现象,这一结果说明PfAP1在植物营养生长与开花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回补突变体植株还表现出花畸形的现象,但其萼腋次生花数量有明显的降低。本研究证实PfAP1基因可调控植物早花,参与花器官(花瓣和萼片)的发育。
郭曦胡秋芸徐华祥李丹张涛
关键词:紫苏开花
芸薹属大白菜Aux/IAA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Aux/IAA基因家族在生长素诱导的早期做出响应,是生长素早期应答的3类基因家族之一。现主要从基因组水平研究白菜Aux/IAA基因的分布及特征。结果表明:从BRAD共检测到59条白菜Aux/IAA基因,不均等分布在白菜的全部10条染色体上。通过多重比对和基序探测结果显示,40条白菜Aux/IAA基因具有4个保守基序,其它基因的保守基序则有不同程度的分化。系统进化分析表明,Aux/IAA基因家族可分为7个亚家族。通过表达模式预测发现,白菜Aux/IAA基因家族表达模式也有较大差异。
郑小敏赵敬会李荣冲王瑞雪张涛
关键词:生长素生物信息学分析
甘蓝型油菜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3
2013年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L.)HC8为材料,从无菌苗苗龄、预培养基激素浓度、预培养天数、6-BA及NAA的浓度等方面对影响油菜组织培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甘蓝型油菜品系HC8的离体再生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该油菜组织培养的最佳苗龄为5 d;最佳预培养时间为5 d,最佳2,4-D浓度为1.0 mg/L;子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05 mg/LNAA+3.5 mg/L AgNO3或MS+3.0 mg/L 6-BA+0.1 mg/L NAA+3.5 mg/L AgNO3,该条件下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100%,再生频率及分化频率分别可达88.0%和108.33%;下胚轴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4.0 mg/L 6-BA+0.05 mg/L NAA+3.5 mg/L AgNO3,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95.24%,再生频率及分化频率分别可达81.82%和104.5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5 mg/L NAA,生根率最高为90.0%。
杨长友袁中厚郑小敏张涛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愈伤组织诱导离体再生芽分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