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00065)

作品数:18 被引量:57H指数:4
相关作者:何作云方颖吴立荣刘大男刘兴德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第305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一氧化碳
  • 12篇血红素氧合酶
  • 12篇氧合
  • 12篇氧合酶
  • 11篇动脉
  • 7篇动脉粥样硬化
  • 7篇源性
  • 7篇内源性
  • 6篇血红素氧合酶...
  • 6篇血红素氧化酶
  • 6篇球囊
  • 6篇球囊损伤
  • 5篇血管
  • 5篇血红
  • 5篇氧化氮
  • 5篇一氧化氮
  • 5篇内源
  • 5篇合酶
  • 5篇红素
  • 4篇脱环

机构

  • 16篇第三军医大学...
  • 11篇贵阳医学院附...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7篇何作云
  • 11篇刘大男
  • 11篇吴立荣
  • 11篇方颖
  • 10篇刘兴德
  • 9篇李屏
  • 6篇喻陆
  • 4篇牟娇
  • 2篇罗惠兰
  • 2篇王晓兵
  • 1篇何家全
  • 1篇杨胜利
  • 1篇严征
  • 1篇张清华
  • 1篇舒茂琴

传媒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国微循环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O-1/CO与NOS/NO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一氧化碳(CO)系统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 (NO)在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变化、相互关系及对AS进程的影响。方法家兔予以高胆固醇饮食(n= 8)以及在高胆固醇...
牟娇何作云王晓兵
文献传递
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中内皮依赖性因子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探讨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中血红素氧化酶-1(HO-1)/一氧化碳(CO)与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两系统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实验兔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假手术组、精氨酸组、亚硝基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和卟啉锌组。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余6组喂饲含1.5%胆固醇饲料,精氨酸组和亚硝基组饮水同时给予L-精氨酸或亚硝基-L-精氨酸甲酯,血红素组和卟啉锌组同时分别予氯化血红素或锌原卟啉-9腹腔内注射,2周后各实验组行右侧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续原饲养和给药8周。研究发现:与胆固醇组比较,精氨酸组cNOS活性、NO生成量显著增加,内皮素-1、NF-кB活性显著降低,内膜厚度和狭窄率显著减小[(292.65±22.48)μm,39.8%±2.51%](均P<0.01);亚硝基组上述指标变化与精氨酸组相反(均P<0.01),内膜厚度和狭窄率变化不显著[(466.49±61.34)μm,56.1%±6.81%](P>0.05);血红素组HO活性、CO生成量显著增加,内皮素-1、NF-кB活性显著降低,内膜厚度和狭窄率最小[(281.47±21.10)μm,38.8%±2.43%](均P<0.01);卟啉锌组各指标变化与血红素组相反,内膜厚度和狭窄率最大[(698.71±58.37)μm,78.5%±6.10%](均P<0.01)。结果表明NOS/NO与HO-1/CO系统在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中发挥互补及代偿作用,HO-1/CO系统可能通过代偿和调节NOS/NO系统以及下调内皮素-1、NF-кB活性从而抑制血管损伤后不良重塑。
刘大男何作云吴立荣方颖刘兴德李屏
关键词:球囊损伤动脉血管重塑
血红素加氧酶系统对ox-LDL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 (HO)系统对ox-LDL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和MTT法观察VSMC生长状况 ;检测VSMC中cAMP/cGMP的水平、c -fos和c -mycmRNA及其蛋白质和HO -1蛋白质的表达。结果HO特异性抑制剂锌原卟啉 -9(ZnPP -9)组在6、12h的VSMCs生长曲线与ox-LDL组(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然而 ,48h明显高于C组 (P<0.01) ;24、72h与ox-LDL组重合 ,在终点 (96h)略高于ox-LDL组 (P>0.05) ;ZnPP -9组与ox-LDL组c -myc、c-fosmRNA及其蛋白和HO -1蛋白的表达均较强。尽管HO分解的代谢产物三价铁 (Fe +++)螯合剂 (去铁胺 )组生长曲线高于ZnPP -9组 (48h时与ZnPP -9组重合 )和ox -LDL组 (P<0.01) ,但VSMCs体积明显增大 ,数量减少。结论锌原卟啉 -9抑制血红素加氧酶活性而促进ox-LDL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效应 ,去铁胺螯合Fe +++能抑制VSMCs数量增加。其机制可能与HO -1活性和c -myc、c-fosmRNA及其蛋白表达有关 ,而与HO -1蛋白表达和cAMP/cGMP水平无明显关系。
何作云何家全罗惠兰喻陆杨胜利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血管平滑肌细胞OX-LDL
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抑制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作用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 /一氧化碳(CO)系统与一氧化氮合酶(NOS) /一氧化氮(NO)系统抑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卟啉锌组、精氨酸组、亚硝基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予普通饮食,其余6组喂饲含1.5%胆固醇饲料,血红素组和卟啉锌组同时分别给予氯化血红素或锌原卟啉-9腹腔内注射,精氨酸组和亚硝基组同时饮水,给予L-精氨酸或亚硝基-L-精氨酸甲酯,2周后实验组行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继续原方式喂养8周。结果:6组高胆固醇喂养家兔的血脂(TC、TG、LDL、ox-LDL)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组颈动脉NO生成量、NOS活性显著降低,而CO生成量、HO-1活性、内膜面积显著增加(P均<0.01)。与胆固醇组比较,血红素组HO-1活性、CO生成量显著增加,内皮素-1(ET-1)水平显著降低,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减小(P均<0.01);卟啉锌组HO-1活性、CO生成量明显降低,ET-1水平、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显著增加(P均<0.01);精氨酸组cNOS活性、NO生成量显著增加,ET-1水平,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明显降低(P均<0.01);亚硝基组cNOS活性、NO生成量明显降低,ET-1水平、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显著增加(P均<0.01)。结论:HO-1 / CO与NOS/NO系统均有抑制再狭窄的作用,两系统作用互补且相互代偿,HO-1 /CO系统通过调节和代偿NOS、NO以及下调ET-1而抑制血管损伤后再狭窄。
刘大男吴立荣方颖刘兴德李屏何作云
关键词:一氧化氮系统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氮合酶球囊损伤一氧化碳
模拟飞行对血管内皮细胞内源性CO含量、血红素氧化酶-1活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罗惠兰喻陆
关键词:血红素氧化酶-1内源性一氧化碳模拟飞行
家兔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内皮依赖性因子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 -1) /一氧化碳(CO)系统与一氧化氮合酶(NOS) /一氧化氮(NO)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变化、相互关系及对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影响。方法 家兔予以高胆固醇饮食(n=8)以及在高胆固醇饮食的同时经饮水给予L -精氨酸(n=8)或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n=8),或经腹腔注射血红素L -赖氨酸盐(n=8)或锌原卟啉9 (ZnPP- IX) (n=8 ),共10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组主动脉NO生成量显著减少,CO生成则明显增加,NOS活性显著降低(P均<0 .01),而HO -1表达升高,主动脉斑块面积达(40. 2±8 .9)% 。与胆固醇组比较,外源性血红素L -赖氨酸盐干预组的主动脉内膜斑块面积[ (26. 6±9 .2)% ]明显缩小,主动脉CO的生成量和HO- 1表达明显升高(P<0. 01),但NOS活性与NO产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 .01),与胆固醇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与胆固醇组比较,外源性L 精氨酸显著升高主动脉cNOS活性,增加NO生成量,主动脉斑块面积[ (28. 1±7 .7)% ]明显缩小(P均<0. 01),而HO -1的表达和CO的生成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与胆固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胆固醇组比较,血红素L 赖氨酸盐干预组、L 精氨酸组的主动脉组织内c- myc及c- fos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而ZnPP组和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组则无明显差异。
牟娇何作云喻陆
关键词:内皮依赖性家兔高胆固醇饮食NOS活性斑块面积主动脉内膜
血红素氧合酶-1和一氧化碳对兔球囊损伤后再狭窄血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O-1)与一氧化碳(CO)系统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血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和卟啉锌组。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其余4组喂饲含1.5%胆固醇饲料,血红素组和卟啉锌组同时分别予氯化血红素或锌原卟啉-9腹腔内注射,2周后行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继续原方法喂养给药8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组颈动脉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一氧化氮生成量显著降低,而H0—1表达、c0生成量显著增加(均P〈0.01);与胆固醇组比较,血红素组HO-1表达、CO生成量增加,同时内皮素-1表达降低,内膜厚度和内膜增殖指数最小[分别为(442.17±59.14)μm和3.99±0.52与(281.47±21.10)μm和2.49±0.17,均P〈0.01];卟啉锌组H().1表达、CO生成量降低,而内皮素-1表达增高,内膜厚度和内膜增殖指数最大[(698.71±58.37)μm和6.17±0.52,均P〈O.01]。结论HO-1与CO系统可能通过代偿和调节一氧化氮合酶和(或)一氧化氮系统以及降低内皮素-1表达,对血管损伤后内皮功能、内膜增生和血管重塑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抑制再狭窄。
刘大男何作云方颖吴立荣刘兴德李屏严征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1颈动脉狭窄
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系统对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及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HO-1)/CO)系统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及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卟啉锌组和假手术组5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予普通饮食,其余4组喂饲含1.5%胆固醇饲料,血红素组和卟啉锌组同时分别予氯化血红素或锌原卟啉9腹腔内注射,2周后实验组行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续原喂养给药8周。结果高胆固醇饮食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组颈动脉一氧化氮生成量、cNOS活性显著降低,而一氧化碳生成量、血红素氧合酶活性显著增加(P均<0.01),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值为(0.586±0.090比1.381±0.180)。与胆固醇组比较,氯化血红素干预显著增加血红素氧合酶活性、一氧化碳生成量,显著降低内皮素1水平,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值最小(0.386±0.076比0.862±0.164;P均<0.01);锌原卟啉9显著抑制血红素氧合酶活性、一氧化碳生成量,显著增高内皮素1水平,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值最大(0.734±0.096比1.843±0.212),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胆固醇饮食加球囊损伤严重损害颈动脉NOS/NO系统,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系统通过代偿和调节NOS/NO系统及降低内皮素1表达从而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殖和不良重塑。
刘大男吴立荣方颖刘兴德李屏何作云
关键词:球囊损伤内膜增殖内皮功能一氧化碳血红素氧合酶
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对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的影响及其两系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探讨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一氧化碳(CO)系统与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系统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胆固醇组、精氨酸组、亚硝基组、血红素组和卟啉锌组。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余六组喂含1.5%胆固醇饲料,精氨酸组和亚硝基组饮水同时予L-精氨酸或亚硝基-L-精氨酸甲酯,血红素组和卟啉锌组同时分别予氯化血红素或锌原卟啉-9腹腔内注射。2周后实验组行一侧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续原喂养给药8周。结果显示:与胆固醇组比较,血红素组HO活性、CO生成量显著增加,核因子κB活性显著降低,内膜面积显著减小(均P<0.01);卟啉锌组呈现相反的结果;精氨酸组cNOS活性、NO生成量显著增加,核因子κB活性显著降低,内膜面积显著减小(均P<0.01);亚硝基组cNOS活性、NO生成量显著降低,核因子κB活性显著升高(均P<0.01),内膜面积变化无显著性。本研究表明,再狭窄形成中HO-1/CO与NOS/NO两系统显示互补及代偿作用,HO-1/CO系统可能通过对NOS/NO系统的代偿和调节并抑制核因子κB活性,从而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殖及负性重塑。
刘大男何作云吴立荣方颖刘兴德李屏
关键词:球囊损伤血管重塑一氧化碳一氧化氮
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系统预防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一氧化碳(CO)系统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2只,分为4组:对照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及卟啉锌组,每组8只。其中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胆固醇组喂饲含1.5%胆固醇饲料,血红素组及卟啉锌组在予以高胆固醇饮食的同时,分别经腹腔注射氯化血红素(HO激动剂,15mg·kg^-1·d^-1)或锌原卟啉9(HO抑制剂,45Ixmol·kg^-1·d^-1),共12周,12周末处死动物,取出胸、腹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HO-1、内皮素1(ET-1)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主动脉大体油红O染色示对照组无斑块形成,胆固醇组斑块所占面积比为(54.0±4.2)%,与胆固醇组比较,卟啉锌组斑块所占面积比[(61.14±3.5)%]显著增大(P〈0.01),而血红素组斑块所占面积比[(17.94±3.0)%]显著减小(P〈0.01)。透射电镜示胆固醇组内皮消失,代之以粥样物质,弹力层及平滑肌层结构紊乱,平滑肌细胞胞质内充满脂质空泡,胶原纤维增生;卟啉锌组上述改变加重,血红素组浅层平滑肌结构略微不整齐,余无明显异常。HE染色示胆固醇组内膜增厚[(74.64±39.0)μm],内皮细胞脱落,泡沫细胞增生明显,中膜萎缩、变薄、平滑肌结构和排列紊乱;卟啉锌组上述改变加重,内膜增厚更显著[(127.24±49.8)Ixm,P〈0.01];血红素组内膜厚度[(48.54±42.3)μm]较胆固醇组显著减少(P〈0.01),内皮细胞无脱落,少许泡沫细胞增生,平滑肌结构和排列正常。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组主动脉cNOS活性、NO生成量明显降低,HO-1表达、CO生成量明显增高(均P〈0.01);与胆固醇组比较,氯化血红素干预显著增高HO-1表达、CO生成量,而显著降低ET-1表达(均P〈0.01),锌原卟啉9显著降低HO-1表达、CO生成量�
刘大男何作云吴立荣方颖刘兴德李屏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一氧化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