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40022)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晓涛邹学慧张芳肖任飞赵雷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用法
  • 3篇相通性
  • 2篇特指问
  • 1篇代词
  • 1篇选择问
  • 1篇疑问代词
  • 1篇疑问句
  • 1篇疑问用法
  • 1篇用法考察
  • 1篇用法研究
  • 1篇语境
  • 1篇语义相关
  • 1篇语义相关性
  • 1篇是非问
  • 1篇问句
  • 1篇命题
  • 1篇非疑问用法
  • 1篇否定用法
  • 1篇词汇化

机构

  • 6篇哈尔滨师范大...
  • 4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张晓涛
  • 4篇邹学慧
  • 1篇刘超
  • 1篇马骥葵
  • 1篇肖任飞
  • 1篇张芳
  • 1篇赵雷
  • 1篇李睿

传媒

  • 2篇北方论丛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是非问与否定的相通性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2年
是非问表"否定用法"不单单以句子有否定的衍推义为标准,而是看说话人的"态度",如果态度是否定的,即只要是对命题的非肯定,不论它的衍推义是肯定还是否定,都视为否定用法。是非问句常常借助于一些特殊的词类或语调、语气等表示否定,人们把这些词类看成是有标记的,语调等看成是无标记的。是非疑问句与否定的相通跟是非问的"命题"关系密切,对命题的非肯定成为是非问和否定相通的机制。
张晓涛
关键词:是非问命题相通性
疑问表否定用法考察
2012年
沈家煊(1999)指出:疑问和否定是相通的;张晓涛等(2011)则对"谁"、"哪"等特指问以及选择问与否定的相通表现及动因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考察。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汉语疑问表否定的用法作进一步分析。
刘超李睿马骥葵
论特指问与否定的相通性被引量:5
2011年
特指问与否定的相通十分明显。就"哪"特指问而言,一方面,"哪里"和"哪儿"表否定时既可言他,用较强的否定语气表达不满或不屑等感情色彩,又可曰己,用较弱的否定语气表达自谦。另一方面,"哪+动"已词汇化为话语标记,成为表达否定的一种固化格式。"哪"作为疑问焦点的功能渐趋弱化,而否定的语用功能却越发凸显。这种由表疑问的功能,衰变成表否定语义的格式固化现象,源于"哪+动"否定用法的高使用频率。这不但诠释了词汇化的固化格式的形成原因,同时也体现了疑问句跟否定句在对命题真值否定功能的一致性,这一共性建立起疑问和否定的内在联系。
张晓涛邹学慧
关键词:特指问词汇化
“谁”特指问与否定的相通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从疑问和否定两大范畴的宏观角度入手,以"谁"为疑问标记的特指问为例,在前人关于"谁"特指问表否定用法的基础上,通过重点考察"谁知……"式、"谁说……"式、"谁叫……"式和"谁+不/没"式等四种常见的表否定意义的句式,揭示了现代汉语两大句法范畴———疑问和否定的相通性。"谁"特指问同否定的相通源于"谁"的任指用法和虚指用法,用于反问句中的"谁",既可相当于任指意义下的"无人",又可表示虚指意义下的"无人",也就是说"谁"在特定的语境中指代的对象仅仅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已,它并不像任指那样含有"人人"的意思,因此所指代对象既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张晓涛邹学慧
关键词:特指问相通性
选择问表否定用法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选择问有时是有倾向性的,说话人对并列的项目"有所可否",使得选择问句表否定的用法成为可能。选择问表否定的用法有三种情形:否定全项;否定后项;否定前项。否定全项的选择型反问句各选项具有某种共同的性质,说话人用了类似排比的修辞手段加以表现,并通过对各选项的否定来实现对该性质的否定。非全项否定的选择问句所提供的选言,一般是封闭性的二值选言,二者在逻辑上相互矛盾。但同特指问句和是非问句相比,选择问表否定意义的使用频率要低一些。
张晓涛邹学慧赵雷
关键词:选择问语义相关性
“什么”非疑问用法的演变和发展被引量:4
2010年
"什么"的非疑问用法大致分三个发展阶段:①唐五代时期;②宋元时期;③明清时期。在唐五代时期,"什么"有了虚指用法,但任指用法还不太稳固,并且指别性虚指明显多于替代性虚指。宋元时期,任指用法趋于稳固,但还没有替代性的任指用法。而明清时期,"什么"的非疑问用法已经很完善,既有虚指,又有任指,既有指别性的用法,又有替代性的用法。总之,"什么"的发展存在两个序列:1)虚指>任指;2)指别性>替代性。
肖任飞张芳
关键词: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
语境对疑问表否定用法的制约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语境在具体上下文中对答案的显著性造成影响,因此,某一语言表达成为隐喻的第一要素是从语用角度或从语境角度看,它和语境要有明显不合之处。疑问句表否定的用法就是建立在同语境不合的基础上,所以要想真正理解其否定含义,就离不开语境。语境所包含的世界的知识、对话双方的知识、上下文知识和场景知识等因素往往是综合在一起来实现某种作用的。语境对表判断的陈述性含义、其他陈述性含义和表示指令性的含义三种答案的显著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否定句对命题的否定是显性的,一般不需要语境来实现理解,而表否定的疑问句由于形式上常常同一般问句基本一致,对命题的否定是隐性的,因此后者对语境的依赖程度很大,要理解疑问句是否表示否定,就离不开语境。
张晓涛邹学慧
关键词:语境疑问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