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07PJ14023)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胡玉侯震山李欢冯博潘珍燕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超临界
  • 4篇超临界二氧化...
  • 3篇催化
  • 2篇选择氧化反应
  • 2篇钯纳米粒子
  • 2篇纳米
  • 2篇聚乙二醇
  • 2篇二醇
  • 1篇氧化硅
  • 1篇溶剂
  • 1篇相行为
  • 1篇两相体系
  • 1篇绿色溶剂
  • 1篇介孔
  • 1篇介孔二氧化硅
  • 1篇均相
  • 1篇均相催化
  • 1篇均相催化反应
  • 1篇功能化
  • 1篇二氧化硅

机构

  • 4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4篇侯震山
  • 3篇胡玉
  • 2篇冯博
  • 2篇李欢
  • 1篇汪向锐
  • 1篇赵秀阁
  • 1篇杨汉民
  • 1篇乔云香
  • 1篇潘珍燕

传媒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化学进展
  • 1篇Chines...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介质中的选择氧化被引量:2
2007年
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具有稳定、安全、不燃、清洁无毒、黏度小、扩散快、可压缩的特殊性质,使得超临界二氧化碳非常适合作为催化反应的绿色溶剂。除此之外,多种气体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很高,这对于那些受传质阻碍和易引起安全隐患的气相反应来说,使用SCCO2作为替代的反应溶剂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指出的是:如果选择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氧化反应的溶剂,其自身不会发生反应而产生副产物,从而容易得到清洁的产物。本文主要讨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反应介质对醇、烯烃和烷烃等选择氧化反应的影响,通过与传统溶剂比较可以看出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氧化反应溶剂的优势,对近几年来以分子氧为氧化剂,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介质的催化选择氧化的反应体系做了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胡玉侯震山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催化绿色溶剂
超临界二氧化碳/聚乙二醇两相体系的性质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非均相催化过程中常常出现产物的转化率低、选择性差的问题,而均相催化过程往往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但是却受制于催化剂、产物难于分离而达到循环使用的缺点.近年来两相催化体系的发展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超临界二氧化碳/聚乙二醇参与的两相体系是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流动相,聚乙二醇作为另一溶剂之一,用于固定和稳定催化剂,进行有机催化反应.其显著特点是:可在反应的同时实现分离的操作,可实现均相催化过程的连续化.综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聚乙二醇体系的相行为及其性质,并介绍了其在催化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冯博胡玉李欢侯震山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聚乙二醇两相体系相行为均相催化反应
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介孔二氧化硅负载的钯纳米粒子催化的醇选择氧化反应
<正>本文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 CO]2/分子氧作为反应介质[1-4,杂化介孔分子筛负载的钯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反应的催化剂[5,6],利用高压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技术,进行了各类醇的选择氧化反应,反应图示(图1)如下:
侯震山Nils TheyssenWalter Leitner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介孔二氧化硅
文献传递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功能化聚乙二醇稳定的钯纳米粒子催化醇的选择氧化反应被引量:1
2009年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聚乙二醇(PEG)两相为反应介质,双齿氮配体功能化聚乙二醇稳定的Pd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进行了醇的需氧氧化反应.系统研究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苯甲醇需氧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氢气为还原剂制备的Pd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最高.反应结束后,可以利用scCO2直接进行原位萃取得到产物,实现了催化剂与产物的有效分离和催化剂的循环使用.反应中没有检测到钯的流失.催化剂经过5次循环利用后转化率仍可达98%.
汪向锐冯博杨汉民侯震山赵秀阁胡玉乔云香李欢潘珍燕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聚乙二醇钯纳米粒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